劉江龍 劉娟萍 郭紅蓮
失笑散合痛瀉要方加味根治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病療效觀察
劉江龍 劉娟萍 郭紅蓮
感染性胃病 ;幽門螺桿菌 ;根治;失笑散合痛瀉要方加味
作者 2008 年 2 月 ~2012 年 3 月對 96 例被診斷為幽門螺桿菌 (HP)感染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例隨機分中藥組、西藥組治療 , 對照療效 , 現報告如下。
1. 1 一 般 資 料 96 例 患 者 中 , 男 56 例 , 女 40 例。 年 齡25~68 歲 , 平均年齡 43.3 歲 , 病程 8 個月 ~30 年。胃潰瘍 16 例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16 例 , 復合性潰瘍 8 例 , 慢性萎縮性胃炎17 例 , 慢性淺表性胃炎 39 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腹部疼痛、壓痛、灼熱感、噯氣、泛酸、納差、潰瘍患者大便潛血 2+~3+。經胃鏡檢查確診 , 并以染色法和尿素酶法檢測 HP。1. 2 治療方法
1. 2. 1 中藥組 失笑散合痛瀉要方加味為基礎方 , 藥物組成 :炒蒲黃 10 g、五靈脂 10 g、炒白芍 15 g、炒白術 10 g、姜半夏 5 g、干姜 10 g、黃連 5 g、蒲公英 20 g、砂仁 5 g、木香 10 g、柴胡 10 g、元胡 10 g。食差加谷麥芽各 15 g, 便秘加火麻仁 15 g、麥冬 15 g, 大便潛血陽性加白芨 10 g。1 劑 /d,兩次煎液 500 ml左右 , 混后分早晚服 2 次。療程 4 周。
1. 2. 2 西藥組 克拉霉素片 0.25 g、阿莫西林分散片 1.0 g、奧美拉唑膠囊 20 mg, 均 2 次 /d, 療程 2 周 , 2 周后停克拉霉素片和阿莫西林分散片 , 奧美拉唑膠囊繼續 2 周。停藥 4 周胃鏡檢查 , 并以染色法和尿素酶法檢測 HP。
1. 3 療效評價標準 愈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 , 胃鏡檢查:潰瘍愈合或僅留瘢痕或糜爛胃黏膜愈合或僅留輕度紅斑狀充血 , 萎縮性胃炎轉為輕度淺表性胃炎。大便潛血轉陰 , HP 轉陰。好轉 :臨床癥狀明顯改善 , 上腹部壓痛明顯減輕。胃鏡檢查 :潰瘍面較治療前縮小 1/2 以上 , 糜爛胃黏膜縮小 1/2以上 , 大便潛血轉陰 , HP 轉陰。無效 :臨床癥狀和胃鏡檢查潰瘍和糜爛胃黏膜無明顯改變 , HP 陽性。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8.0 統計軟件分析所得數據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 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無效中藥組愈合率 70.00%, 總有效率 90.00% ;西藥組愈合率 71.73%, 總有效率 91.41%。兩組治愈和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中藥組和西藥組療效比較
HP 是慢性胃炎、胃潰瘍致病與復發的重要因素 , 以藥物根除HP感染的治療是很重要的。
西藥三聯法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奧美拉唑 )根除 HP感染、治療胃潰瘍和慢性胃炎是臨床中常用的方法。本文中西醫治療病例的愈合率和總有效率 91.41% 與國內有關報導接近。為探討中醫藥對 HP 感染性相關胃炎 , 胃潰瘍治療效果 ,作者精心設計和采用中藥失笑散合痛瀉要方加味為基本藥方辨證施治 , 其愈合率與總有效率已接近對照組西藥四聯法療效 , 而且無明顯的不良反應 , 表明中藥對 HP 感染性相關胃炎和胃潰瘍有較好的治療前景[1,2]。
[1]陸為民 , 單兆偉 , 沈洪 .關于幽門螺桿菌感染中醫藥治療對策的思考 .中國中西醫結合脾胃雜志 , 2000, 8(4):232-233.
[2]徐州 , 周得瑞 , 段國勛 , 等 .中藥對幽門螺桿菌抑殺作用的實驗研究 .中國醫藥學報 , 1993, 8(5):25-26.
2014-05-12]
331600 江西省吉水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