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
衛生院基本藥物左氧氟沙星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療效與安全性臨床分析
李紅
目的考察采用左氧氟沙星對社區獲得性肺炎進行治療的效果與安全性。方法84例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 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2例, 分別采用左氧氟沙星與常規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觀察臨床療效。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2%, 對照組為81.0%,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4.3%(6/42)與38.1%(16/42), 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左氧氟沙星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療效與安全性均令人滿意, 建議進一步推廣應用。
社區獲得性肺炎;左氧氟沙星;療效;安全性
社區獲得性肺炎(CAP)為呼吸科內科的常見疾病, 其具體指的是一種在院外感染的肺實質炎性疾病, 長期以來對人類的健康產生著頗為巨大的威脅。相關報道顯示, CAP的發病率在近年來愈發表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作者所在科室于近年內采用氟喹諾酮類藥物左氧氟沙星對收治的部分CAP患者進行治療, 結果顯示其療效與安全性均比較理想, 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作者所在科室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84例CAP患者作為本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根據其臨床癥狀、實驗室檢查以及X線片與CT等醫學影像資料確診, 均符合CAP的相關診斷標準, 同時均排除合并有嚴重肝腎疾病者與具有藥物過敏史者。其中包括男52例, 女32例;年齡28~76歲, 平均年齡(56.3±6.4)歲;在收治過程中按奇偶數原則將患者隨機分組, 分別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2例,組間比較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口服氨溴索行化痰處理, 在此基礎上采用常規抗生素藥物(1、2代頭孢)治療, 而治療組則選用左氧氟沙星治療, 0.4 g/d, 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至100~200 ml后靜脈滴注, 1次/d。兩組患者均在治療2周后統計療效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3療效判定標準 參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制定本次療效標準。治愈:患者CAP相關臨床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 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完全恢復正常;顯效:患者CAP相關臨床癥狀與體征大部分消失, 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有較大程度改善;有效:患者CAP相關臨床癥狀、體征與實驗室檢查結果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無效:CAP相關臨床癥狀、體征與實驗室檢72 h內查結果均無變化甚至加重??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本研究所得數據的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5.2%, 對照組為81.0%, 組間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
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均主要表現為腸道出現不適癥狀以及輸液部位出現紅腫等, 治療組與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4.3%(6/42)與38.1%(16/42),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3.051, P=0.003)。
氟喹諾酮類為一類能對致病菌DNA復制產生抑制作用的抗菌藥物, 自問世以來, 其參考臨床應用情況獲得了持續改進, 以至于在致病菌的選擇性與抑菌敏感性方面均獲得了較大程度的提升。另外, 氟喹諾酮類藥物還能有效阻斷致病菌拓撲異構酶的解旋結構, 這也是其能對致病菌滅活的原因之一。左氧氟沙星不僅為當前衛生院基本藥物品種之一, 而且也為氟喹諾酮類藥物中的重要成員。相關研究提示, 左氧氟沙星在給藥后其組織滲透效果非常好, 因此可在短時間內廣泛地分布于患者體內, 但其中又可在肺巨噬細胞與支氣管上皮覆蓋液中達到相對更高的藥物濃度, 其水平甚至高出血清藥物濃度, 故能充分到達下呼吸道感染部位。另外, 左氧氟沙星還具有非常理想的抗菌藥物后效應(PAE)效果, 一般情況下可達到3~4 h。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組臨床有效率高達95.2%, 同時與傳統抗生素藥物比較也并不會增加副反應癥狀, 故療效與安全性均有較高保障。
綜上所述, 左氧氟沙星治療CAP的療效與安全性均令人滿意, 建議進一步推廣應用。
[1]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6, 54(10):651-655.
[2] 王應強, 李鴻浩, 李幼平, 等.我國示范鄉鎮衛生院基本藥物循證評價與遴選之六:社區獲得性肺炎.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2, 12(8):895-960.
[3] 陳錦鵬, 楊輝, 湯紅萍, 等.青霉素G和左氧氟沙星治療肺炎鏈球菌肺炎療效比較.當代醫學, 2013, 34(1):13.
2014-06-30]
273503 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香城鎮衛生院藥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