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興存
三年級是作文的起步階段,學生剛剛邁入寫作的門檻,而作文要求又比低年級的寫話高出一個層次,很多學生便對作文產生了畏懼心理,感覺無從下手。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我試著從以下幾點去做: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認識事物是小學生寫好作文的基礎,認識事物的主要途徑是認真觀察周圍的一切,學生只有細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才能在寫文章時有內容可寫,寫出的文章也才能真實、生動。所以,我這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就比如說,在教學生寫《美麗的秋天》這篇作文時,我給學生展示了許多秋天的圖片,讓他們自己觀察,自己寫自己想寫的,說自己發現的,最后再讓他們在我的指導下學習總結,概括自己的經驗,并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這樣,既發展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認識能力,又豐富了他們的寫作源泉,他們的思路活潑了,就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提高學生說的能力
說是一種表達方式。所以,我每次在作文教學之前,會找一些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口語交際,遵循他們的思維特點,讓學生在自然的交流過程中主動地說,積極地說,暢快地說。但有時候,我發現有的學生即使有著自己的見解和看法,也無從說起。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我不會去埋怨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低,而是引導學生,鼓勵他們發表意見。比如,在教學《回族的風俗》這篇作文時,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知道的一切風俗,結果學生都搶著說,課堂上氣氛活躍,情緒高漲,作文都寫得很好。這樣做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是提高寫作的最有效途徑。如果學生能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情感或對事物看法的話,那么他們自然也會運用文學來闡述,做到從說到寫,從述到作。
三、加強指導寫的方法
習作指導是培養學生習作興趣、激發學生習作欲望的關鍵切入點,能幫助學生打開思路,讓學生明確有什么可寫、懂得該如何去寫,如何才能寫好。在教學《元宵節》這一習作時,如,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寫,學生很難把自己看到的寫具體,寫生動。所以,我分幾步對學生進行指導:(1)展示元宵節的有關圖片,讓學生先觀察。(要求:認真、仔細觀察)(2)說一說觀察到哪些方面?(生用筆先記記,越詳細越好)(3)列提綱。(生自由暢談:先介紹元宵節的時間,然后寫燈展,再寫煙花,最后總結,寫出自己的感受)這樣的指導,學生很容易就能把自己看到的寫了出來,也就不會出現無從下手的現象。
使學生明白作文并不難,只要用心就能寫出優美的文章,我們不但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還要樹立學生寫作的自信,并長久地保持這種興趣和自信!
(作者單位 青海大通回族女子中學)
?誗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