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可靜
摘 要:新課程改革如一縷春風,席卷中華大地,它以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出現在人們面前,為課堂教學找到了力量的源泉,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沐浴在新課程改革的春風里,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真切地體會到“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核心理念,真切地感受到新課程改革的時代氣息,耳濡目染了課程改革中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的巨大作用。
關鍵詞:整合性;開放性;張揚性
下面談談我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體會,與各位同仁共勉。
一、課堂目標整合性
語文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目標具有整合性,它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有機結合。它要求教育目的觀從“智能觀”向“素質觀”轉變,“關注學生的語言積累以及語感和思維的發展,幫助學生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增強語文應用能力,培養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它是適應社會發展,不斷完善教育功能,促進教育更好地培養現代人的必然結果。
二、師生關系開放性
新課標中對教師角色有了新定位,教師應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在教學中,我真正成了學生的朋友,成為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引導者。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調適、自我選擇,幫助學生在課堂中找回自信。在一次課堂上,我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時,點了班上性格內向的小男孩文威(化名),開始這個小男孩站起來半天都沒讀出一個字,我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引導他——“你肯定行,老師跟你一起讀,好嗎?”“你先試試,輕輕地讀給老師聽。”“真不錯,聲音稍微響亮一點,同學們就都聽見了。”“老師就知道你肯定行,這不,讀得多流利、多響亮啊!”小男孩最后終于戰勝了害怕的心理,流利地朗讀了課文。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小男孩滿懷喜悅地坐下了。這個男孩子在以后的學習中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上課積極發言,按時完成各種作業,成績也明顯地提高了。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真心呵護,用“心”施教。
三、學生個性張揚性
新課程的改革把學生從“學生聽、教師講”的枯燥課堂中解放了出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地選擇學習內容。另外,學生也可以根據教師的引導,大膽地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課堂中學生可以根據學習內容的需要、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選擇學習伙伴,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來學習課文。在口語交際訓練時,我放手讓學生大膽想象、大膽說話。給孩子一份想象的空間,他們將插上無盡遐思的翅膀!給孩子一點自由的空間,他們會給我們一個偌大的驚喜!學生在課程與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真正的確認和尊重,在課堂中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個性得到最大限度的
張揚。
總之,新課程改革中,真正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教學行為發生了變化,整個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讓學生在課堂中自主探索、相互合作、充分研究,整個課堂教學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作為一線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尊重教學規律,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地做好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新課改給了我們機遇,也使我們面臨更大的挑戰,讓我們本著一顆真誠的心,腳踏實地地走好課改之路,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永遠煥發青春活力。
參考文獻:
劉金芳.淺議新課改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10(06).
(作者單位 重慶市大足區西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