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麗蓉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課堂教學作為主渠道的功能日漸受到重視,“向四十分鐘要質量”已成為共識。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關鍵詞:教學效益;課堂教學;教學質量
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我在教學中作了如下探索:
一、發(fā)揚教學民主,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
教學活動是在師生雙向信息溝通中進行的,它是在平等基礎上展開的特殊人際交往活動。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揚民主、尊重學生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使教學活動充滿師生的激情,涌動著靈感,彌漫著人情味,成為一種具有生命意義的活動。在教學中我積極做到:
1.廢除坐姿必須始終挺胸直背的規(guī)定,允許在身體自然放松狀態(tài)下的坐姿,并允許根據自身情況和時間長短做適當體位變換。
2.提倡有錯必糾的風氣。對于教和學中的錯誤,包括教師、教材、權威的錯,都必須糾正。同時提倡有疑就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解疑。
3.對各類學生不吝鼓勵、贊譽。如,“別著急,你會說好的”“真能干,你比老師還會說”“你太聰明了,連老師都沒有想到”等會使他們樂于參加到學習中。老師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個肯定的手勢、摸摸頭、拍拍肩,都會使學生感到親切和安全。
二、激發(fā)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習的最佳動力。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實踐證明,興趣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處于活躍、興奮狀態(tài),強化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為此,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采取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教學活動。
1.開展競賽,展開爭論。在課堂教學中,我允許學生對某個問題展開討論。學生在爭論中明白的問題將會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比教師“硬塞”進去的效果好得多。爭論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將已有的各方面知識迅速重組,能提高表達能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樹立榜樣。榜樣激勵是激發(fā)興趣的有效方法。其做法是在寫字、朗讀、閱讀等語文學習的各個方面樹立一大批典型,激勵其他學生學、趕、超,引導典型更加努力學習,熱情幫、帶其他同學,更好地使每一位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自主地發(fā)揮作用。
三、創(chuàng)造條件讓全體學生參與活動
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這是成功課堂教學的一個標志。要在有限的四十分鐘內做到這一點,必須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教學過程,科學地安排好教學活動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1.把盡量多的時間交給學生。留足學生參與訓練的時間,要敢于甩,敢于讓。在教學過程中找準訓練點著力訓練,甩掉許多無關緊要的環(huán)節(jié),導語、過渡語、總結語等力求簡短明了。一堂課講解時間不超過總時間的三分之一,做到三讓:學生會讀的讓學生自己讀;學生能說的讓學生自己說;學生會做的讓學生自己做。這樣就留足了學生實實在在學習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時間。
2.促使課堂教學中多向信息交流形式的形成。在課堂教學中靈活利用集體學習、小組學習、伙伴學習、獨立學習等形式,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學習、獲得訓練的機會,同時有利于學生間信息的交流,也在師生雙向交流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成為課堂教學中信息的多向交流,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
(作者單位 四川省石棉縣新棉鎮(zhè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