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慧
摘 要:信息技術為英語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創造了良好的交際環境,豐富了英語知識,為教學質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貢獻。用一句名言來形容,便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關鍵詞:多媒體;英語課堂;重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逐漸走進了人們的生活。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年代,多媒體技術被廣泛應用在圖書、教育、醫療等諸多行業,因為它融計算機、聲音、文本、圖像、動畫和視頻等多種功能于一體。作為中學英語教師,我們更要把這種具有現代化標志的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服務,這就是所謂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一、多媒體創造了良好的交際環境
多媒體技術為中學英語提供了直觀的教學模式。教會學生一門語言最重要的還是要讓他能夠學以致用,因此,傳統的教學只是讓學生看著書本上抽象的英語單詞,聽著老師口中枯燥的重復朗讀,很多學生因此不明白學習英語有何目的,導致不敢開口,甚至是不愿開口。而多媒體卻很好地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形象的、可視聽的內容,讓學生在視頻或者歌曲中領悟英語的生動、美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置相關情景對話,結合相關音樂,創設良好的交際環境,讓學生大膽讀、放聲讀,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完成一次對話交流。
二、多媒體有利于豐富知識點
傳統的英語教學容量不足,這讓學生的英語水平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的階段。為什么我們總說單純的機械化背單詞只會讓學生越來越“笨”?為什么我們總說如果你身處美國,你的英語水平會突飛猛進?這就在于書本只是為學生提供語法、詞匯等較抽象的知識,我們真正的學習還是來源于生活。有了多媒體,我們就可以多看英語節目,多聽英語廣播,多了解西方文化,把英語融入我們的生活,從而拓展信息面,提高詞匯量,豐富知識點,使學生對知識的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
三、多媒體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單純用語言描述抽象的理論和概念時,有時會因為教師對此背景不理解,導致難以講得清楚,甚至把學生帶到錯誤的怪圈中。如果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一方面教師可以從網絡學習中學到更多在師范院校中或者工作經驗中所未接觸到的知識,擴充自己的教學閱讀面,從而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將課本上枯燥乏味的文字活化為生動有趣、富有意境的圖像或話語,讓學生從無聲世界走向有聲世界,從而加強學生的興趣。比如,說到西方的萬圣節,有些山村教師本身未接觸過,那就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尋找其文化歷史背景,結合一些影片片段,在課堂中以講故事、“看”故事的形式,增強學生的聯想,發揮寓教于樂的多媒體教學優勢,讓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學會對“萬圣節”概念的把握。
多媒體教學是新東西,這“新”主要不在于它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形式,重要的是在于它突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全方位學習英語的交互環境,學生不但可以閱讀文字,聽錄音,看圖片、動畫,做練習,還可以回答問題,加入對話,幫助學生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交際環境,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點,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使學生在輕松、愉快、自由的45分鐘里完成一次有趣的“西方之旅”。可是“他山之石”是否真正“可以攻玉”,還需要我們繼續努力、繼續探索。
(作者單位 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雙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