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晶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人教版的思想品德內容與過去有很大的改變,更加地貼近生活,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品質、法律常識等各個方面。人在認識生活、實踐生活的過程中產生思想,因此思想品德的教學要緊密聯系生活,將學生的生活實踐與課堂理論結合起來,結合自己教學的實踐分析教學特點,提出一些生活化的教學方面,以供參考。
關鍵詞: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生活化
在改革后的新人教版教材中,思想核心是不變的,就是更加生活化,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七年級側重的是“我的成長”,八年級著重強調“人際關系”,九年級闡述的是“我和國家、集體、社會的關系”,這些內容無一不是學生生活的逐步擴展為主線,內容生活化,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更加強調學以致用,強調課堂活動化,注重情景參與。針對這些改變,教師應該如何打造生活化的教學課堂呢?
一、從學生興趣出發導入課程
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的最大誘因,沒有興趣學生學習的狀態就會由主動轉為被動,長此以往甚至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所以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和學習效率,教師要注意積極調動學生的熱情和興趣,當學生的感官進入到一個活躍的狀態,再進入新課程學習的話,學生的積極性會提高很多,課堂效率會更高。當然在這之前,教師要做好充分的備課準備,了解教材的重難點,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和認識特點等適當地取舍教材內容,為了讓課堂內容更加的生動、有趣,選課的內容要更加的靈活,貼近生活,最大限度地體現思想品德教育的生活化特征。舉個例子,在教學人教版第七冊《豐富多樣的情緒》這一課時,首先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到人的情緒是豐富多樣的,而難點就是讓學生理解這些多樣的情緒對人產生的影響有哪些,鑒于這個,筆者沒有照搬教材教學,而是帶大家玩了一個游戲——詞語接龍,讓學生說出一個能表達情緒的詞語,名詞形容詞都可,誰要是答不上來,就到講臺上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學生在這樣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僅理解了人的情緒的多樣性,而且也鍛煉了大家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加自信,更加敢于上臺。另外,在導入新課前,也可以用一個小故事或者一首歌曲帶大家進入課堂教學情境,在教學《孝親敬長是我們的天職》這一課時,在上課伊始,筆者就播放了一首《懂你》,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為什么教師要播放這么一首歌給我們聽?我們接下來要學什么呢?就像這樣引起學生感知的矛盾,鼓勵學生去積極思考,思維就會活躍,整個課堂氣氛就會迅速提升。
二、突出學生主體,創設情景化教學
任何科學都來源于生活,最后都回歸生活,而作為塑造學生思想品質的德育,思想品德課更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從課堂中獲取生活經驗。新課改中一個重要的理念就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在創設課堂情境時,要考慮如何在課堂中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通過課堂學習體驗生活、累積生活經驗,盡量跳出課堂四十分鐘的局限,有意識地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實例和場景,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生活、回歸生活,從而提高對教材理論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第八冊《友好交往禮為先》時,筆者就根據電視上選美大賽的模式設計了“最佳禮儀小姐”和“最佳禮儀先生”的比賽,讓學生參加知識問題并且有實際禮儀類的表演,在表演中,會設置一些障礙來測試學生的禮儀水平。表演結束后,由學生評委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判,選出兩個最佳獎項,學生收獲了很多禮儀知識,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當然我們也可以通過情境設定,讓學生開動自己的腦筋,發揮自己的想象,比如,八年級的《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這一課,在教授理論知識后,筆者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情境:在火車上時,你想休息,但坐在你旁邊的人一直在高聲談論,這時你阻止他,他卻說有權利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如何在行使自己權利的同時尊重維護到他人的權利?通過這類問題讓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的類似情況,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使課堂真正地貼近生活。
三、將思想品德學習延伸到課堂外
僅僅是課堂四十分鐘是無法滿足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學目的的,因此要在課堂以外的時間對課堂教學內容做進一步的擴展和補充,從而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教師要結合教材實際,結合當下熱點、生活現象,精心設計出開發的、生活化的課后作業,比如,在學完《網絡上的人際交往》這一課以后,筆者就給學生布置了這么一道題:在各個網吧至少要調查30個人,了解他們對網絡的態度及看法,以及上網的目的,筆者就只給出大概的一個方向,至于問卷怎樣設計,要設計哪些問題都需要學生自己去思考、摸索。這個時間讓學生了解到網絡是一把雙刃劍。
總之,教師在思想品德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要求,用生活化的實例去教育和感染學生,創新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更加生活化,貼近于學生,真正地讓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宋諫敏.讓生活走進初中思想品德課堂[J].新課程學習,2010(07).
[2]羅太忠.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生活化方法初探[J].新課程:教師,2010(06).
[3]楊靜博.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10).
[4]涂順琴.如何讓思想品德教學生活化[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10(Z1).
(作者單位 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八十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