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第一學段寫話的目標是:“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低年級兒童初學寫話,由于年齡小、識字量少、閱讀面窄,容易對寫話產生畏難、害怕的心理,加上不少老師拔高要求,學生越寫越怕。如何落實第一學段“寫話”教學要求,使學生想寫、愛寫,讓寫話快樂起來呢?作為學生寫作的引路人,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如下探索嘗試。
一、形式多樣,激發說寫興趣
“從低年級寫話開始,教師就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使寫話成為一種樂事,而不是負擔。”這是全國小語會理事長崔巒先生在作文教學觀摩研討活動中的一句發言。要把寫話變成一種樂事,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嘗試形式多樣的寫話形式顯得尤為重
要,要充分挖掘素材,不死守教材,積極保護學生萌發出來的說寫興趣。
1.畫一畫,寫一寫
根據低年級學生愛畫畫的特點,寫話時發給學生一張16開的白紙,讓學生利用一半的紙面把想寫的東西畫下來,另一半的紙面把想表達的內容寫下來。如布置學生仔細觀察一個人:先畫下來,再寫一寫。學生們畫得興趣盎然,寫得更是真實生動。班上一位學生這樣寫道:
我的媽媽長長的頭發,大大的眼睛,牙齒不夠整齊,愛穿花
裙子。
這種以畫促寫的形式在內容上毫無限定,既調動了孩子寫話的興趣,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新能力。
2.玩一玩,寫一寫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我經常組織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盡情地玩,在玩中學寫。這是孩子們秋游后寫的日記,極具想象力:
今天,我們開開心心地去秋游。路兩旁有很多小樹,樹葉有的綠,有的黃,風兒也跟著我們一起跑,一起笑。
這樣很真實地寫出了孩子的發現和喜悅。
3.聽一聽,寫一寫
低年級的學生最愛聽故事了,他們總愛纏著老師講故事。聽故事的時候,一雙雙忽閃忽閃的眼睛睜得大大的,全情投入。老師可以在最觸動心弦的時候,讓故事戛然而止,留給孩子充分想象的空間,讓孩子把所希望的故事的發展寫下來。如學了《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課后,讓孩子們想象:小灰兔聽了小白兔的話后,會怎么想,又會怎么做呢?任孩子天馬行空,續編故事。
二、放低要求,注重小處起步
低年級學生對于寫作方面的知識經驗少,如果非要他們注意怎樣開頭、怎樣結尾、怎樣突出中心等等,就好像剛栽下的樹苗,都不知道能否成活,卻還要每天搖一搖,再拔高一點,再怎么有生命力的樹也很難成活。我們應該從學生原有的寫話水平出發,放低要求,注重小處起步,忌急于求成。
1.從句入手
一年級孩子剛入學,對語音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因此,從教漢語拼音開始,我就有意識地進行一些句子的訓練,使學生對句子有初步認識。如學習yi的四聲:
yī衣服:媽媽給我買了一件新衣服。
yí阿姨:阿姨長得真漂亮!
yǐ椅子:我有一把小椅子。
yì意思:這個游戲真有意思。
此外,隨著漢語拼音的學習,我讓學生把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用拼音寫出來,只要話能說明白,哪怕一兩句也行。
2.從扶到放
寫話教學要盡量減緩學生寫的難度,降低寫的梯度,做到扶放結合,循序漸進。如:《觀猴》是二年級的第一次寫話,所以在教學時,我很注意教給方法,做到先扶后放,讓大部分學生能習得方法,做到有話可寫。如:出示《黃山奇石》片段,學習好詞好句,找出表示動作的詞“抱、蹲、望”,并用上這些詞介紹假山上的猴子,然后出示固定的句式讓學生說話,做到扶放有度,最后出示寫作格式、好詞好句,讓學生動筆寫話。這樣設計循序漸進,降低了難度。
3.范文引寫
仿寫是初學寫話的有效手段,是走向獨立習作的橋梁,是創作的基礎。學生讀了課文中的句、段,或多或少領悟到語言表達上的一些奧妙。這時,結合課文教學,讓學生進行拓展性的練筆,既解決了寫話時“無米之炊”的問題,又讓學生有樣可學,降低了寫話難度。如:學習了《畫家鄉》一課,讓學生用上課文里的句式“畫”自己的家鄉,學生樂在其中,寫得有模有樣:
我的家鄉在山里!我畫的山那么綠,花那么紅。山上的樹木郁郁蔥蔥,猶如一把把綠色的大傘。火紅的杜鵑花開了,猶如片片紅霞……
三、多元評價,感受成功樂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習上的成績,形象地說,如同一條小路,通向兒童的心靈深處,那里燃燒著想當一個好學生的愿望的火花。”低年級學生特別喜歡受到老師的夸獎,我在批改學生的寫話中盡量保持孩子作品的原貌,挖掘文中的閃光點,每次采用不同角度予以表揚的正面誘導激勵法。如孩子們在用“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寫話時用了生動的形容詞:教室里,同學們有的在認真地寫字,有的在開心地畫畫,還有在大聲地讀書。他們多么愛學習啊!”我會把“認真地、開心地、大聲地”圈出來大加贊賞,最大限度地激活他們寫話的興趣。每次批改完作文后我都會挑選幾篇范文讓學生自己在全班同學面前宣讀,讓孩子們嘗到寫話的甜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總之,在低年級寫話教學中,老師要根據低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開拓學生的寫話思路,鼓勵學生多閱讀、多發現,使學生在一種快樂、輕松的積極狀態下盡情地說、自由地寫、有創意地表達,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們感受到:“寫話原來如此快樂,我會寫,我愛寫。”
(作者單位 福建省武平縣十方中心學校)
·編輯 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