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房養老”沒必要
和很多日本人說起國內最近很流行的“以房養老”這個話題后,他們一點也不覺得新奇。
“在我們武藏野市也有類似的做法。”東京武藏野市市民田中裕子說。他們的做法是,一些有房但無子女的人,老了以后可以把房子交給市里,由市里再為其安排老人院,并支付相關費用。老人亡故后,市里將其資產收歸市有。
武藏野市是東京都最靠近市中心的一個大市,戰前很荒涼,但戰后迅速發展起來,乘輕軌到東京車站不過20分鐘左右,車票也不是很貴。一套獨門獨院的住宅,價格上億日元,甚至幾億日元,擁有如此資產的人并不多,無后代而擁有如此資產的人就更寥寥無幾了。
日本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制,不會出現房產在幾十年后收歸國有的情況,土地的價值能長久保持,如此土地房屋才能成為養老的保證。而如果人的壽命在80歲以上,資產價值卻是在70年以內,這樣的以房養老在日本是行不通的。
“后期高齡化”是日本在老齡化問題上創造出的另一個詞匯,特指年過75歲的老人。75歲以后,國家不再是發幾張免費溫泉票,也不是發一張免費交通卡,而是要進一步減少看病時個人的支出比率,由原本的30%改為20%。如果還有其他保險的話,75歲以上的老人基本上就能免費看病了,這讓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有了再度延長的空間。
另一方面,這也使以房養老不大必要了。在日本,吃飯基本上不是問題,人老了以后,主要的花費就是看病。如果看病基本免費,老年人對生活自然不會有太多擔心,也就沒有必要為了養老把房子委托給市政府或企業了。
國家、企業、個人的多重保險
養老是不是該去養老院?雖然日本的年輕人不太在意是不是該把年老的父母送進養老院,但去養老院的人并不是很多。
齋藤孝行曾是一家企業的董事,十多年前已經退休,但最近在家中修剪植物時,忽然覺得手腳麻木,趕緊給兒子打電話,隨即他進了醫院。
日本的救護車并不需要付費,但市民除非不得已是不會叫救護車的。齋藤的兒子二十分鐘后就趕到了,送他去市醫院檢查了一下。“輕度腦溢血,讓我的手腳有些不利索,說話時舌頭也趕不上我的思維了。”在醫院里,齋藤老先生苦笑著說。
日本的醫院里有不少需要住院治療的病人,但大都最長住三個星期,到了時間,病人就需要轉院,或者回家治療了。齋藤先生白天需要在醫院做康復訓練,三個星期一個療程,之后回家再等著去新的醫院繼續做康復治療。
齋藤先生特意走了幾步,看不出有多大的問題。“白天訓練非常辛苦,但不吃這個苦,就恢復不了。”他說。他一人住一個病房,但醫院離家很遠,平常夫人開車來看看他,兒子只能在周六或者周日來。“很是寂寞。”齋藤抓著手機說。能排遣寂寞的,也只有手中的這部手機了。
“我很感謝保險公司,感謝報社,真的覺得日本的老人福利還是很好的。”富崗隆夫的夫人說。
富崗先生原先在報社工作,5年前做手術的時候,因為沒有吃常用的降壓和降血脂的藥,結果手術還算順利,但一下手術臺,他卻不能行走,不會說話了。
也許這該歸于醫療事故——醫院該問清楚老人常吃什么藥再做手術的。但富崗家并沒有去追究醫院的責任,他們相信醫院不會讓一個好端端的人突發腦溢血。
這5年來,富崗先生住了幾個不同的醫院。現在不僅是不能走路說話,有一段時間還需要鼻飼來喂飯,通過造瘺來排尿,加之需要每三周換一家醫院,住著這家,想著下一家,這讓富崗夫人十分為難。
“我把他帶回家了。” 富崗夫人說。現在富崗先生已經取消了鼻飼,自己能吃一些東西了。“醫院里害怕在喂食的時候,出現誤吞食現象,就給做鼻飼,其實他自己也能吃一些。”夫人這次才有些抱怨。
現在,每天上午都會有專業人士來為富崗洗澡。“這部分費用,政府出一些,我們參加的個人保險也能出一些,這就解決了一個大問題。”夫人長喘了一口氣。日本的夏天非常悶熱,不洗澡的話,身體會出現化膿等現象,因為每天有專業人士給洗澡,富崗身體恢復了不少。
當然,齋藤、富崗都是在大企業大報社工作的人,企業給員工上了很好的保險,和普通日本人比起來,他們在老了病了以后,私人保險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家里的負擔也就要小很多。
國家財政難以為繼
日本的健康保險、養老保險制度基本上是上世紀60年代前后,日本經濟發展最快的時候設計的。那時候,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在70歲左右。制度設計者的想法是,60歲退休后,普通人大致有將近十年失去勞動能力,需要讓國家來養活。換句話說,一個人工作了40年,然后用10年左右的時間去使用40年積攢的財富。
但現在,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是83歲,大多數人在大學畢業后進企業工作,一生的工作時間為35年左右,但有23年時間需要花費自己積攢下來的財富。國家通過保險制度扶助個人,但長此以往,國家財政將難以為繼。
“每年都要增加1萬億日元以上對老齡人的各種補助費用。”一位關注老齡人問題的記者說,日本很大一部分財政支出放在了應對老齡問題上,相應的對場館、道路方面的投資就會減少很多。GDP上不去,財政赤字卻一個勁兒地躥升。
“我們的最大特點是,老年人都去投票,通過投票讓國家的各項政策能夠照顧老年人。”田中健二先生有些自豪地說。他是個在世界各地闖蕩過的人,自然知道雖然日本還不能和西歐一些國家比,但老年人的福利絕對比美國好。
但是財政赤字卻在社會老齡化以后愈發嚴重了。70年代時,日本每年的財政赤字還是幾萬億日元,現在每年都在500萬億日元以上,比當年的GDP還要高。
很大程度依靠財政赤字的日本養老制度,目前已經受到質疑,改革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