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新課標下的初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要求師生共同建構,提倡將教學過程作為師生雙方積極互動的過程,要從學生實際出發,研究學生的內心需要,尊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經驗,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我探究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思想品德 教學 學生創新思維 培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社會實踐能力已成為素質教育的核心。傳統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總是老一套、實行“一言堂”的灌輸,讓學生背條條框框,使學生對思想政治課學習沒有興趣。下面談談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一、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學習興趣是創造能力發展的必要條件,濃厚的興趣是一種巨大的動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驅使學生去積極思考、觀察和研究。從實際情況看,學生對政治課感興趣與否,將直接影響著思維的積極性。如果教學總是老一套,教條條、背條條,“一言堂”式的灌輸,只會使學生感到厭煩,喪失對思想政治課學習的興趣,這樣的教學由于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因而難以達到培養學生素質的目的。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應富有創新意識,設計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學生那種強烈的探索欲望,使學生處于一種積極的思維狀態,這樣才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對于教材中比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學中就要遵循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人類認識事物的規律,深入淺出,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去幫助學生進行分析理解,提高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應多運用錄音、錄像、幻燈片等多媒體直觀材料,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教學更生動、形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大大增加。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發展創造思維能力的關鍵是動腦思考。創設問題意識環境,啟發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見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疑引思,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發思維的起點,是激發思維的動力。教師應針對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巧妙地提出問題。這類問題主要是學生沒能提出而又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問題,一般是在重點、難點、社會熱點和思維盲點處提出問題。這類問題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索性,能引起學生認識的升華。在提出問題的基礎上,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沿著問題思考,引發學生去探究、思考、解決問題,從而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獨立思維能力。
如在初三思想品德課關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新科技革命對生產力因素的影響”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向學生提出:① 請同學們說出自己熟悉并經常使用的家用電器?②你還了解哪些電子產品?比如交通工具方面,辦公用具方面,教學設備方面的。③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和生產勞動帶來了哪些影響?這樣通過設疑,在學生認識知識系統中建立了新舊知識的聯系,達到了解學情,檢驗效果,糾正學習中的缺陷和不正確的思路,可以發現問題,調整教學進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三、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功能
思想政治課要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把“備”的重點放在對學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點放在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上,把“導”的重點放在學生心理、思維的疏導上,把“考”的重點放在學生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上。
1. 開設熱點評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一種既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獨斷專行的情景,讓學生在寬松、充滿情趣的教學環境中,增加教學活動的“主角”。由學生自己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熱點,通過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去回答他們自己的疑問,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這樣的教學方法,既使熱點問題得到了科學的評說,又激發了學生主動思考的興趣,使學生增加了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2. 指導學生讀書,培養思維能力。讀書方法是學習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理解知識、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的一種重要手段。科學的讀書方法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發揮其主體地位的作用,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在讀書過程中,教師可抓住學生好奇、求知欲強的心理特點,提出一些與教材內容有密切聯系的問題,讓學生思考,以此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3. 將辯論、小品、表演等形式引入政治課的教學活動中。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由于有些教師教學方法單一,使得學生聽得枯燥無味,對政治課不感興趣。如果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以辯論、小品等形式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和能力的舞臺,將課堂交還給學生,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探索,勇于創新,這樣既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將知行統一起來,完成教學目標,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我們課堂教學的目的不能僅僅停留在對知識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學知識去觀察、認識、分析、思考、解決現實生活社會中存在的問題,也就是說理論來源于生活實際,而理論又要反過來指導生活實際。師生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關心時事、關心生活、從實踐中獲得新知識、新信息。特別是要思考所學知識與當今國內外及本省內重大時事熱點問題是否相結合。例如,講到維護祖國統一時,就要聯系到臺獨分子破壞祖國統一的言行的危害等;講正確對待挫折時,就應聯系學生中遇到的學業、生活、人際關系中遇到的挫折等;在講“消費者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時,可拿出一些商品讓學生當場鑒別真偽,如仿冒“兩面針”牙膏、仿冒的“金嗓子”喉寶、仿冒的“雙星”運動鞋等,這樣學生非常感興趣,不僅學到了法律知識,而且增長了生活常識與經驗。
總之,創新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是新課程改革的中心,也是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學習,也要積極參與到討論中去,以指導者、組織者、參與者、研究者的角色進行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大膽探索、各抒己見,暢所欲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