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洪蘇
摘 要:個性化教學是素質教學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目標。為了體現出學生個體差異,加強差異教學與美術的互動性,需要了解差異教學結合的必然性,并且分析初中美術課堂運用差異教學需要使用的策略。
關鍵詞:差異教學;初中美術課堂;個性差異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061-01
新課改后素質教育取代了正常的傳統應試教育,學習科目重點從基礎的數理化逐漸擴散到其它科目。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觀與價值觀,但是人都有不同的天賦,如果采取統一教學法將阻礙學生發展自身潛能,通過差異教學發揮學生自身優勢,最終獲得全方面發展。
一、差異教學的意義
1、個性差異理論
個性差異又稱為個別差異,主要表達為個人在知識、情感、意念等心理活動與外在表現出穩定但又獨特的生理、心理特點。個性差異由體內差異與體間差異組成,它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也表達了個人素質結構的不同,其主要表現形式為興趣、學習風格、智力等發展上的差距。根據加德納多元理論發現,智力核心主要在于針對性差異對待,根據此項研究,提出了個性教學方法,這種方法非常重視個體差異,主要強調在可控范圍內使用不同種類的教育方法,使學生的個性差異得到解放,降低智力因素在學習方面的影響力。
2、美術教學學生個性差異
初中課堂主要幫助學生進行基礎美術教學,雖然需要學生掌握一些專業知識,但是知識專業程度低,美術技能使用簡單,關鍵是培養學生審美意識、能力、情趣。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標準答案,可以有效放開學生的思想,充分表達個人特點,是學生表達自我的重要舞臺。美術差異教學通過教學實踐,面對所有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知識基礎、興趣、風格、智力調整教學目標,并且根據學生喜好設計組織一些趣味性教學活動,實現有差異的教學方法。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尊重、保護學生發展個性差異,并且調整學生的發展方向,使學生正確的進行發展與成長。
二、目前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其一是美術差異教學與美術個性化教學容易混淆,因為美術教學本身具備較強的個性色彩,所以很容易認為個性化教學就是差異教學的體現。但是差異教學主體目標是面對學生,而個性化教學面對的主體是課堂,觀念發生混淆,就無法做到針對不同學生進行獨立輔導,無法做到差異教學,這個問題是教學認知上的錯誤。
其二是美術教學過程中并沒有重視學生個性差異,由于美術活動中就算采取統一教學,最終學生呈現的作品也會出現差異,這種情況并不是教師使用差異教學得到的結果,而是學生個性差異的體現。但是正常的美術教學過程,只有學生表達出明確的個性差異才會得到鼓勵,雖然后期會對學生進行保護與培養,卻忽略了學生學習初期展現出的細微差異,這一點才是學生真正具備的個性差異,只有重視學生個性發展,才能表現出學生自身特點。
其三是統一教學還是主要教學手段,雖然會在課堂之中使用一些針對輔導方式,但是并不重視。這種情況主要受到課堂時間影響,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教師無法解決所有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內心存在疑惑,抑制了學生表達自我特點。
三、差異教學實施策略
1、建立層遞式教學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生自身興趣、學習態度、能力水平、發展意愿都會產生較大的差異,只有量身定制不同的課堂學習目標,才能滿足學生想要表達個性的學習需求。在實際進行差異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需要,利用教材創造出獨特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分層次的學習資源,增進內容與學生的互動。分層次布置作業可以最好的體現出學生個體差異,例如在學習《未來的我》時,可以結合學生自身的電腦基礎,將本課重點表達出來,制定出不同層次的目標。使用剪貼的方式完成未來的我,或者利用粘合的方式完成未來的我,如果電腦水平足夠可以采用合成的方式完成未來的我。
2、表現學生喜好
美術教師需要安排留有發揮空間的作業讓學生完成,學生根據自我喜好選擇作業完成方式,這也是美術教學中最能體現個人差異的重點。我們可以在學生學習《手繪線條圖像的表達》課程后,要求學生選擇喜怒哀樂其中的一種表情進行繪畫表達,通過作業表達形式可以看出學生個性特點。就算選擇同一表情,根據形象的寫實度與色彩搭配也能看出學生內心,一些學生會使用線條表現,也有的學生以寫實為主,甚至會有學生以抽象風格進行繪畫,其中會表現出非常多的特色,應當根據特點發揚學生自身愛好與天賦,創造自由的學習環境,體會美術學習的快樂。
3、拼圖教學法
這種教學方法主要基于學生興趣差異,將全班學生根據愛好方向不同分成小組,然后再分配給每個小組一個小任務,最終整合小組完成共同任務。小組間互相交流學習,將自身學到的知識與同學分享,通過共同學習加強團結互助精神,通過完成任務達成學習知識的目的。例如在學習《在美術世界中遨游》的時候,可以合理安排教學結構,調查學生的興趣愛好,之后使用拼圖法分為幾個小組,分別完成繪畫、雕塑、建筑、工藝美術、電腦美術,并且提前一周布置學習任務,留給學生充分的空余時間自主學習。課堂指導過程主要以教師引導為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美術成果來展示其多元化的特點,在享受美術帶來的樂趣時,培養學生熱愛美術的情感。
參考文獻:
[1] 夏正江.一個模子不適合所有的學生——差異教學的原理與實踐[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5).
[2] 鐘啟泉,崔允廓,張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J].上海華東師大出版社.2010(8).
[3] 尹少淳.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解讀[J].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