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鳳
摘 要:班級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單位,班主任則是班級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一個班級學生思想覺悟的高低、組織能力的好壞、學習成績的優劣、學生素質的高低,多半與班主任的工作態度、教育的藝術水平、組織管理能力以及自身修養有關。但有時即時前者都具備,只因在工作中遇到方方面面的矛盾,導致班主任在工作中常常左右為難,甚至停滯不前,同時也可能造成教育的偏頗,最終使工作事倍功半,甚至南轅北轍。那么,班主任怎樣把握工作中的尺度呢?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威信;細心教育;信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9-169-01
一、樹立威信與過渡威嚴
班主任的威信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力量。樹立班主任在學生心目中的崇高威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條件。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深刻體會到:班主任的威信要用廣博的知識、扎實的專業底子去"征服學生";用崇高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去"感染學生";用真誠、愛心和無私奉獻的情感去"打動學生";用以身作則、表里如一的人格魅力和榜樣去”影響學生。”記得,剛接一個班時,師生之間還不熟悉,當我第一次同他們講話、上課,他們的注意力是那么集中,布置的任務是那么順利的按時完成,這就說明學生都想進步,都想在老師面前留下美好的印象,同時,他們也不知不覺的洞察老師的言行。基于這一情況,我特別注意在各項活動中發揮自身特長,去"征服學生",讓學生體會到老師是他的朋友,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去感染每個學生,在工作中注意言行一致,與學生相處做到言而有信實事求是。同時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適時提出適合其特點的要求。學校、班級所定的制度更要堅決執行。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因此,在工作中我不僅對學生要求嚴格,管理嚴格,更是嚴得有理,嚴得有度,嚴得有方。
二、充滿信心與過高期望
作為班主任,我們有必要樹立做好班主任的信心,不僅對教育事業要有信心,對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有信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培養不好的兒童,沒有哪個兒童天生不可教;只有不能教的老師,沒有不能教的學生。”中學生有極大的可塑性,學生的進步與退步、品行的良否、能力的高低,與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有極大的關系,只要方法得當,教育是能成功的。有了這個信心,才能認真耐心地探索合適的方法。對學生有信心主要表現在要充分信任學生,特別是對后進或犯過錯誤學生,更要有信心,更要給與充分信任,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他們的轉變。
但是,對學生充滿信心,并不等于全部放手,也不等于抱以過高期望。在應該教育背景下,班主任易出現強求學生得高分,爭第一,考名校,為此不惜采取各種"激勵措施",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勢頭。可是,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班主任確按單一的目標和方向去追求、去努力,最終事與愿違,以此完全對學生失去信心,甚至"恨鐵不成鋼"。作為一名班主任如果完全忽視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識能力的差別,強求學生接受教師過高的期望,則是一種"拔苗助長"的行為。部分學生始終品嘗不到成功的滿足與喜悅,會產生自卑心理,甚至誤入歧途,出現逃學、出走等極端行為。因此,要有基礎定起點,由現實定目標,只有讓學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的果子解渴,學生才會有興趣去努力,若目標太高,則會使人產生挫折感,進而失去信心。
三、悉心教育與過細教育
首先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思考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對于班主任工作,我們也要勤動腦思考,古人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班主任要勤于了解學生情況,勤動腦想班級的事情,更要勤動腦尋找比較好的教育契機和方法措施來教育管理學生。其次,要勤于疏導。要求班主任有一張"婆婆嘴"。要經常表揚先進,指出問題,以正確的人生觀教育學生,還要經常找學生談話,個別疏導。對學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這樣才能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同時又能增進師生之間的信任和感情,對方都受益匪淺。再次,勤于調查。班主任不是統帥千軍萬馬的大將軍,而只是幾十個孩子的"孩子王"。這就決定了當班主任不能運籌于帷幄之中而決勝于千里之外時,只有和學生摸、爬、滾、打在一起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接觸到學生的真實思想。因此,班主任要勤下班級看看,無論是自習、間操還是其它活動。
四、培植愛心與過分關心
愛心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心是培養良好師生關系的重要途徑。如果班主任不從內心深處熱愛自己的學生,沒有父母般親昵的溫存和睿智的嚴格要求相結合的那種愛,那么就很難教好、管好自己的學生。要愛護學生,就要了解學生,不僅要了解其學習,工作,思想,還要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生活狀況。只有從內心真正愛護學生,與他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才能增強了解,縮短距離,教育好學生。當然,教師的愛,要愛的有方,愛的有度,還要把愛無私奉獻給全體學生,全面關心他們的成長,要讓每一個學生都真切地感受到這種愛。
但是,有些班主任對“愛心”理解很膚淺,認為那只是在學生生病期間或生活有困難的特殊情況下偶爾一顯“師恩”,我認為那不是愛心的真正含義。同事過分的關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嚴重誤區,有的班主任對學生的大事、小事都操心。例如:天冷了,叮囑學生多穿衣服;生病了,親自送水送藥;受了挫折,立即安慰;學生有困難,馬上解囊相助。這種過分的關心和愛護,更加強了學生在家庭中“以自我為中心”,更加滋長了學生貧圖安逸,不敢吃苦。我認為,班主任不能溫情的剝奪學生接受生活考驗的機會。相反,要利用各種契機,讓學生適應不同的生活環境,獨立照顧自己,不斷磨練經受風雨襲擊后的頑強意志品質,培養心理承受能力。
總之,從實踐中我體會到,班主任工作就如同調味品中的“味精”,在疏散中放的有過少則淡無味,放的過多則苦難食,只有放得適量,才能烹出美味佳肴。一位老師說得好,教師愛學生,師生感情好,老師表揚學生,學生認為是鼓勵;老師批評學生,學生認為是愛護。如果師生關系緊張,表揚學生認為是哄人,批評學生認為是整人。所以,只有真正的愛生之情,才能掌握成功的教育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