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衛東 付 云
降鈣素原指導下抗感染措施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抗菌素使用強度的影響
郭衛東 付 云
目的 探討降鈣素原(PCT)指導下抗感染措施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患者抗菌素使用強度的影響。方法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74例VAP患者分為兩組,觀察組患者在PCT指導下進行抗生素治療,對照組患者按常規方法行抗生素治療。結果 ①治療前,兩組患者白細胞計數(WBC)、中性粒細胞比值(NEU)、C反應蛋白(CRP)、臨床肺部感染評分(CPIS)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均顯著下降(P<0.05),而兩組間上述指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②兩組患者熱退正常天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③觀察組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PCT指導下抗感染措施治療VAP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療效,還可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時間及使用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降鈣素原;抗感染;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抗生素;使用強度
機械通氣是目前臨床上搶救危重患者的常用措施,隨著醫院感染形勢愈來愈嚴峻,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在臨床上極為常見[1]。值得注意的是,在細菌感染患者體內,血清降鈣素原(PCT)水平在6~8h內可迅速升高,并且升高幅度與細菌感染的嚴重程度成正比,因此在PCT指導下行抗感染治療已經應用于多種感染性疾病[2-3]。本研究即旨在探討PCT指導下抗感染措施對VAP患者抗菌素使用強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3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4例VAP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VAP的診斷標準[4]:①機械通氣時間>48h;②胸片X線檢查可見進展性或新發的浸潤性陰影;③下列3項中任意2項陽性:血常規白細胞(WBC)計數<4×109/L或>10×109/L;體溫>38℃;氣管內可見膿性分泌物,涂片可見鱗狀上皮細胞<10個/LP,WBC>25個/LP,細菌培養可見潛在性呼吸道病原菌。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上述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7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12例;年齡37~83歲,平均(69±13)歲。對照組中男23例,女14例;年齡34~85歲,平均(68±12)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觀察組患者在PCT指導下進行抗生素治療,當患者血清PCT≤0.5mg/L時不使用抗生素,PCT>0.5mg/L時使用抗生素[5]。對照組患者按常規方法行抗生素治療,具體使用方案由臨床醫生根據患者癥狀以及血常規、血清C反應蛋白(CRP)、中性粒細胞比值(NEU)、痰培養、胸部X線等相關檢查確定。
1.3 觀察指標及其測定方法 ①WBC、NEU: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BC5800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抽取EDTA.K2抗凝全血送檢;②PCT、CRP:日本日立公司生產的Hitachi 71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海科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PCT、CRP試劑盒,空腹抽取全血送檢;③臨床肺部感染評分(CPIS):采用臨床肺部感染評分量表進行評分;④熱退正常天數:患者開始接受治療至體溫恢復至正常的時間;⑤抗生素使用率: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例數/本組患者總例數×100%;⑥抗生素使用時間:剔除未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剩余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持續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1.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成組設計t檢驗,組內治療前后計量資料比較采用配對設計t檢驗,組間計數資料百分率的比較采用四格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WBC、NEU、CRP、CPIS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均顯著下降(P<0.05),而兩組間上述指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比較(±s)
組別 時間 n WBC (×109/L) NEU (%) CRP (mg/L) CPIS (分)觀察組 治療前 37 12.5±5.2 82.4±3.1 83.5±12.4 11.9±1.4對照組 12.1±5.0 81.9±2.9 82.7±11.8 11.5±1.3觀察組 治療后 37 7.8±4.1 61.7±2.8 25.1±6.1 4.2±0.7對照組 7.6±4.2 62.4±2.5 24.8±5.8 4.0±0.6
2.2 熱退正常天數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熱退正常天數分別為(7±3)d、(7±3)d,兩組患者熱退正常天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抗生素使用情況比較 觀察組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時間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抗生素使用情況的比較
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機械通氣過程中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它是指患者在建立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24h以上發生的肺炎,亦包括建立人工氣道行機械通氣脫機48h以內發生的肺炎[6]。VAP常可導致患者撤機困難,延長患者ICU的治療時間,且VAP感染以多重耐藥菌最為常見,致使感染難以控制,嚴重感染者甚至可威脅其生命健康。
VAP的主要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并合理應用抗生素,其中如何合理應用抗生素是VAP治療的難題之一[7]。隨著醫學技術的逐步發展,PCT指導下抗感染措施逐步應用于VAP的治療。為探索其指導價值,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PCT指導下進行抗生素治療,對照組患者按常規方法進行抗生素治療。從治療效果方面來看,兩組患者WBC、NEU、CRP、CPIS與治療前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均顯著下降,但兩組間上述指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熱退正常天數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基本一致。從抗生素的使用強度來看,觀察組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PCT指導下抗感染策略可以降低VAP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強度,進一步證明PCT指導下抗感染措施可以促使規范化使用抗生素、降低醫療成本。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PCT與細菌性感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但在此需要著重提出的是,影響血清PCT水平的因素很多,切忌完全依賴PCT指導VAP的治療,這在VAP臨床診療工作中應給予重視。
[1] 袁利月,張艷,楊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醫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浙江預防醫學,2012,24(4):34-35,40.
[2] 龍威,李利娟,鐘遠,等.監測降鈣素原對早發性卒中相關性肺炎抗生素使用的指導作用[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5):513-515.
[3] 龍威,鄧星奇,張學敏,等.降鈣素原測定對危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抗生素使用的指導作用[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 2012,11(5):444-447.
[4] 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呼吸機相關性肺炎診斷、預防和治療指南(2013)[J].中華內科雜志,2013,52(6):524-543.
[5] 馬曉春,陳松.降鈣素原在指導抗生素治療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外科雜志,2012,20(3):148-150.
[6] 鮑濱.老年早發性與遲發性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病原菌特征比較[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2,31(5):393-395.
[7] 徐建國,吳紅梅,徐子琴,等.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12,5(4): 210-214.
R563.1
A
1673-5846(2014)06-0047-02
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重癥醫學科,河南新鄉 45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