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海燕
選擇性剖宮產對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的影響
杜海燕
目的 探討選擇性剖宮產對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的影響。方法 選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兒1268例納入本次研究,根據分娩方式及剖宮產的時限將其分組,比較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根據胎齡將選擇性剖宮產組的足月新生兒分組,比較不同胎齡患兒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結果 選擇性剖宮產組的發病率明顯高于自然分娩組及非選擇性剖宮產組的發病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于不同胎齡的足月選擇性剖宮產兒,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隨胎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要慎重考慮是否采用選擇性剖宮產,若條件許可,可盡量推遲剖宮產手術的時間,以減少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
選擇性剖宮產;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影響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最常發生于早產兒。患兒發育不完全,肺容量較小,且肺內功能殘氣量很小。當某些因素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質減少,肺泡表面張力增高,導致肺內分流增加,肺內通氣量及換氣量不足引起動脈血氧分壓降低,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壓增高,而出現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亂綜合征。患兒會出現呼吸困難、呻吟、三凹征、皮膚青紫等缺氧表現,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治療困難,病死率高,在臨床已引起醫務工作者的高度重視[1]。但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增加,尤其是選擇性剖宮產率的不斷增加,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在足月新生兒中的發病概率也在逐漸升高,已引起婦產科和新生兒科醫生的廣泛重視[2]。現將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1 268例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分析選擇性剖宮產對足月新生兒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1月至2013年9月于我院分娩的足月新生兒1268例納入本次研究,其中,男766例,女502例,胎齡37~40周,平均胎齡(38.6±0.8)周;新生兒出生體重2 500~4 000g,平均出生體重(3 250±220)g,無低體重兒;陰道自然分娩620例,非選擇性剖宮產265例,選擇性剖宮產383例。所有患兒均為單胎,排除先天性呼吸道系統疾病,并與患兒家屬仔細溝通征得同意且簽訂知情協議書。
1.2 診斷標準 參照《兒科學》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標準[3],即出生后12h內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加重、中心性發紺等表現,X線平片示支氣管充氣征、毛玻璃樣改變等特異性表現。
1.3 方法 根據分娩方式及剖宮產的時限(分娩有無啟動)將所有患兒分為自然分娩組(620例)、非選擇性剖宮產組(265例)和選擇性剖宮產組(383例),比較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根據胎齡將選擇性剖宮產組的足月新生兒分組:36~37+5周組、38~38+5周組、39~39+5周組、40~41+5周組,比較分析不同胎齡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詳細的分析處理,其中,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分娩方式的發病率比較 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比較結果顯示,選擇性剖宮產組的發病率明顯高于自然分娩組及非選擇性剖宮產組的發病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分娩方式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病率的比較(n,%)
2.2 不同胎齡的發病率比較 不同胎齡的足月兒采取選擇性剖宮產,其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隨胎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各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胎齡選擇性剖宮產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病率比較(n,%)
當前,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而選擇性剖宮產是導致新生兒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的一大誘因[4]。剖宮產的胎兒未經產道擠壓,肺液清除不徹底,容易發生肺液潴留,引起呼吸系統的并發癥[5]。宮縮發動前進行剖宮產的新生兒頭盆未經碰觸,娩出前給予產婦鎮靜劑使胎兒中樞神經處于功能低下狀態,延遲建立正常呼吸反射,易出現窒息,且減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與分泌,抑制肺成熟。胎兒未經過宮縮,無法建立有效的應激反應,肺內堆積部分未成熟物質,導致胎兒娩出后抵抗力及適應性低下[6]。本研究結果表明,選擇性剖宮產組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明顯高于自然分娩組和非選擇性剖宮產組,進一步證實了選擇性剖宮產是誘發足月兒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重要因素。而足月兒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除了與分娩方式密切相關外,也受胎齡的影響[7]。本研究亦表明,不同胎齡的選擇性剖宮產足月兒,其發病率隨胎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因此,如何正確選擇剖宮產的時機,對于足月兒至關重要,且關系著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
綜上所述,選擇性剖宮產對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生有著重要影響,且其發病率隨胎齡的增長而逐漸降低。因此,要慎重考慮是否采用選擇性剖宮產,若條件許可,應盡量推遲剖宮產手術的時間,以減少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發病率。
[1] 程秀永,萬玉,郝志成.選擇性剖宮產對(近)足月兒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6(2):114-115.
[2] 陳瑞華.選擇性剖宮產與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40例分析[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0,30(6):941-942.
[3] 沈曉明,王衛平.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102-104.
[4] 易海英,徐舒,楊樹杰,等.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病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1,26(5):319-321.
[5] 龍小雅,崔紅.選擇性剖宮產與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J].中國醫刊,2010,45(12):21-23.
[6] 鄭梅,劉亞玲.足月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2,27(3):210-210.
[7] 劉桂芬.選擇性剖宮產對足月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發生的影響[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1,2(20):1583-1584.
R719.8
A
1673-5846(2014)06-0092-02
汝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河南平頂山 46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