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莉
探析企業財政性資金的財稅處理
陳莉
現代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國家在各方面都對企業給予了支持,尤其是財政上的支持。本文主要通過國家對企業財政性資金的相關規定進行分析,從會計以及稅務這兩個方面對企業財政性資金的出力方式展開論述。
企業;財政性資金;財稅處理
企業財政性資金主要指的是企業從相關的單位或是政府獲取的專項用途的資金,例如:財政補助、國家投資或是國家對企業的相關稅收優惠政策等等。國家給予企業一些財政性資金的補助,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國家整體的經濟水平;而企業在得到國家所給予的這些財政性補助后,亦能夠提高其整體的競爭力水平,促使企業在未來社會中更加健康的發展。
1.會計方面的規定。企業所獲得財政性資金主要來自于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補助或是優惠政策。目前我國企業所獲得財政性資金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第一,國家對企業的直接注資;第二,國家對企業資金的補助;第三,企業所獲貸款的貼息優惠;第四,政府對企業的償還性資金資助;第五,國家對企業虧損時采取的資金補助。其中國家對企業的直接注資以及國家對企業的資金補助,是國家對企業實施權益性資助的主要方式,企業所獲貸款的貼息、政府對企業的償還性資金資助以及國家對企業虧損時采取的資金補助,是國家對企業的補助以及國家對信貸業的支持。
2.稅法方面的規定。國家對企業的財政性支持除了在會計處理方面所采取的資金的補助支持外,還包括在稅收處理上的優惠政策。通常情況下,企業從政府或是相關單位獲得的財政性資金基本上都能夠直接減免稅收,同時政府還會給予企業先征后退或是即征即退等稅收優惠政策。顯然,國家對企業財政性資金的補助在會計方面涉及的內容比在稅務方面涉及的內容多。
國家對企業財政性資金的規定主要分為會計和稅法兩個方面,那么企業對于國家給予的財政性資金的補助的處理方式也包括兩個方面。下面將先從企業財政性資金的會計處理方式上進行相關的論述。
1.企業收到國家直接補助的資金。例如:一些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社會的公共建設等等。當企業收到這些由國家直接進行補助的資金后,應當采取的會計處理方式是:對于政府對企業資金投入,借記:“實收資本”,貸記:“營業外收入”。若遇到政府過多的資金投入時,應當借記:“資本溢價”,貸記:“營業外收入”。
2.企業從銀行獲取貸款后的財政貼息。政府相關單位對于企業從銀行獲取貸款后收到的財政貼息,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小企業貸款中存在的問題,還能夠對企業進行特定經濟活動后所支付的成本進行補償,促使中小企業在未來社會中的更好發展。而對于企業所獲得這部分財政貼息,應當做出的會計處理方式是:當企業收到政府相關單位給予的財政補助時,借記:“銀行存款”,貸記:“遞延收益”;當企業獲得相關收益后,借記:“遞延收益”,貸記:“營業外收入”。
3.企業收到國家補助的專項資金。當企業收到國家給予的專項用途的款項時,應當由負債類科目轉向權益類科目,關于此類過渡在會計上應當采取的措施是:首先,應當借記:“銀行存款”,貸記:“專項應付款”;其次,應當借記:“專項應付款”,貸記:“資本公積”。
上述為國家對于企業給予的三種主要的補助方式,企業在接收到國家給予的這些補助方式時,應當采用正確的會計處理方式,只有這樣企業對資金的短缺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對外提供更加真實完整地會計信息,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更加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1.企業的不征稅和免稅項目的處理。企業對于國家或是相關單位給予的財政性資金補助中,對于不征稅項目和免稅項目應當進行嚴格的區分。企業所獲得不征稅項目指的是:企業直接從國家財政部獲得的資金支持或是專項資金補助。企業所獲得的免稅項目指的是:企業在投資國債中所獲得的利息收入、企業獲得的非營利組織收入、居民企業所獲得的相關條件下的紅利收入等等。企業應當嚴格的區別不征稅項目和免稅項目,相關的不征稅收入大部分是相關單位給予的補助,但是這部分的補助并不是時時都有的,也不能進行相關的抵扣,因此企業應當嚴格的區分開來,采取正確的稅務處理方式,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提升自我的管理水平。
2.企業中會計與稅法之間所出現的差異的處理。國家相關制度規定,企業在獲得財政性資金時應當以5年作為一個處理期限,對于相關單位給予補助的資金進行不同的處理。因此,關于企業中會計與稅法之間所出現的差異現象也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企業收到相關單位給予的財政性資金收入5年以內未出現余額的話,企業應當在收到此筆收入后,借記:“遞延收益”,貸記:“營業外收入”;第二種是,企業收到相關單位給予的財政性資金收入5年以上出現余額的話,應當將其計入“遞延收益”科目的月中,不能確認相關的收入。而應當從第6年起計入企業的收入總額中,并從第6年起計算企業應當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上述兩種方法中,第一種方法的會計與稅法上的處理方法是一樣的;第二種方法的會計與稅法的處理方法是有差異的。企業在收到相關單位給予的資金補助時,應當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這樣企業才能協調好會計與稅務上存在的差異問題。
3.企業中所有涉及到稅務問題的項目的處理。關于企業中所有涉及到稅務問題的項目的處理通過以下的例子加以說明。企業所獲得的財政性資金補助若是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已經被扣除,企業在會計處理上就不應進行重復征稅,并在企業所得稅的匯總過程中予以扣減;某些政府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采用一些不符合相關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使得“亂收費”的現象頻頻發生。
上述的案例中可知,企業對于所獲得財政性資金的補助應當采取正確的稅務處理方式,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現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促使企業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作為國家經濟中堅力量的中小企業在此過程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風險,為此國家及時的給予相關企業一些財政性資金支持,促使企業的資金壓力能夠得到一定的緩解,進而促使企業在未來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更加健康的發展。
[1]李鐵,于丹.關于財政性資金財稅處理的探討[J].商業會計,2010,(12).
[2]薛艷.淺析企業財政性資金的財稅處理[J].中國商貿,2012,(07).
[3]張新萍.企業對財政性資金的會計與納稅處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03).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市周鐵鎮財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