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彪
農業種植的預算管理探析
祝彪
近些年來,隨著時代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科技的進步,國民經濟不斷增長,也帶動了農業經濟的持續增長。本文主要從農業種植的生產成本的預算、控制及績效評價幾個方面作了主要的探討分析。
農業種植;預算管理;控制
21世紀的今天,社會的進步發展進而使得各個企業經濟逐漸蓬勃發展,全面預算作為現代化重要的一種管理工具,是一種系統性的管理方法,主要對企業人、財以及物等戰略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并幫助企業順利完成戰略目標,進而提高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現階段農業種植作為當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保障,本文對農業種植的預算管理進行研究有一定的經濟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畝成本的控制
現代化高新技術醫藥企業的畝成本主要有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主要是農業種植過程中的一些直接成本,主要包括一些種子、有機肥料以及機械作業費等。可控畝成本在實際的預算管理過程中,主要是依據于上一年的生產水平,并結合今年的土質土壤情況,進而對目標成本進行控制。
可控目標成本在實際的制作過程中,就要做好農業生產技術部門的相關處理工作,做好用種、用藥以及用肥等相關的指導工作,并依據于近幾年來生產資料的一些參考價,并做出技術性的指導。
對于不可控成本,實質上也即是控制費用,這種剛性支出,主要有土地租金、農業生產人員工資以及折舊費等,土地租金往往是依據于總公司的基本要求進行繳納的,其費用預算主要是借助于政研部門、社保部門以及財務部門編制測算。
(二)畝產量
畝產量在實際的控制過程中,通過對目標產量進行制定,其目標產量主要有基礎目標和爭取指標。
(三)畝效益
畝效益主要是總收入和總成本之間的差值,并依據于全面合計畝效益進行的一種考核。
(一)保證高質量技術操作有著一定的規范性和與時俱進性
對于任何植物來說,其生長總有一定的規律可言,而對于高新技術醫藥企業而言,其技術操作規程相對來說有著一定的成熟性,尤其是農業經濟持續發展的階段,對其生產技術水平進行創新性處理,并對新品種進行研發,進而將操作規程的質量全面提升,2013年全年共實現銷售回款26597.79萬元,比上年增長36%,上交稅收2080萬元。
(二)對各項措施進行強化,并對操作規程進行執行
一方面就要對品種進行合理的布局,對優質、高效以及高產的品種進行選擇,并做好各項栽培技術,對播種時期進行合理的選擇,做好實時收獲,加強種苗的管理,實現精細管理,對其操作進行規范處理,全面落實各項措施的實施。
另一方面就要將農機作業的質量全面提高,嚴格的依據于農機作業的標準規范,并做好臨時工工資的管理,做好用工質量的控制,保證生產環節有著一定的質量化、標準化以及規范化,并做好成本的控制工作,在點工臨時雇傭的過程中就要充分發揮大隊管理的帶隊作用,包工的過程中,就要簽訂一定的用工協議,并保證種植的高質量控制,中長期用工就要提高工人的自覺性和思想素質,保證其工作的過程中有著一定的負責性。用工審批流程的控制過程中,控制正常用工時,就要做好書面的提前申報,經過相關管理人員批準之后開始實施,種植期間就要對用工生產農機人員進行監查,并將一式二份的派工單開出,并由相關負責人簽字,工資結算的過程中依據與派工單進行結算。不定期的抽查生產區,并將用工的準確性和質量全面提高。
(三)結合預算目標,并將監督考核力度加大
將農業種植預算管理的執行力度全面加強,就要結合預算目標,加大監督管理的考核力度,一般而言,農業生產工作不僅僅有著一定的系統性,同時也有著相對較廣的牽涉面和較大的工作量,而在農業實際的種植過程中,就要將生產技術管理的考核加強,并根據人們的考核成績,并將其和工人的收入相聯系,將每個管理人員的積極主動性充分發揮。
農業種植預算管理中,不可抗拒的影響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市場因素兩個方面。
首先就自然因素而言,對于農業種植來說,無可避免的將會受到自然條件的多方面影響,就該企業2013年的種植而言,雖然受到天氣自然因素的多重影響,但是通過科學技術,并做好相關技術性的指導工作,同樣也完成了基本的預算。鐵皮石斛的平均單價是4000元/公斤,在預算編制的過程中,是3000元/公斤,預算完成120%,畝收入完成的過程中,預算完成108%,2013年全年共實現銷售回款26597.79萬元,比上年增長36%,上交稅收2080萬元。
市場因素同樣也是農業種植預算管理中不可抗拒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市場因素的影響下,鐵皮石斛的平均售價是4200元/公斤,預算的過程中,其平均售價為4000元/公斤,2013年的實際售價高于實際的預算,這些因素同樣也是當前無法避免的。
農業種植預算管理中不可抗拒的因素并不僅僅局限于以上幾點,在實際的預算管理過程中,同樣也受到地區的影響以及國家政策上的影響。在建設制度方面要建立內部控制機制,根據內部的控制體系和相關要求進行制定,事業單位發展的實際狀況在科學有效可操作性強的管理體制下,要做到有章可循。需要嚴格制定操作體制,防止經費無節制支出和偷稅漏稅等情況。
總而言之,制度的建設過程中,要將事業單位和實際發展情況相結合,使得操作目的和制度不斷加強。及時的掌握市場產品的價格變化趨勢,并做好科學合理的分析,做好相關技術的控制工作,并將農業種植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全面提高。
農業種植預算管理作為農業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方針,更要做好立足于當前,加強技術建設工作,做好基礎設施的管理,正確把握種子、化肥、農藥以及臨時工工時費的處理控制工作,并將工人的自覺性、責任心以及思想素質能力全面提高,及時的掌握市場產品的價格變化趨勢,并做好科學合理的分析,加強會計的預算處理和控制工作,進而保證農業種植過程中有著較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根本上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謝翠英.對農墾種植業預算管理的粗淺認識[J].中國農業會計,2013,(11):16-18.
[2]舒文泉.對我國企業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的探討[J].價值工程,2013,32(2):144-145.
[3]袁淵,張世慧等.預算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核心價值及其制約因素[J].湖北農業學,2013,52(12):2973-2976.
(作者單位:浙江壽仙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