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芳
行政單位財政資金監管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謝文芳
近年來,隨著政府預算、“三公經費”的逐步公開,行政單位財政資金使用所取得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但其使用過程中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為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一兩撥千斤”的作用,國家有關部門需要對行政單位財政資金使用的情況進行監管。
行政單位;財政資金;監管;問題;對策
(一)資金監管意識淡薄,與依法治國的精神不符
隨著黨中央提出依法治國的理念,任何組織和單位的資金使用都要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符合人民的要求,經得起審計。而目前一些單位的資金監管意識薄弱,沒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和服務觀,隨意挪用資金,這與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依法治國理念不符,違背了中央的決定和法律法規。
(二)專項資金管理不善,資金挪用和侵占現象嚴重
專項資金是行政單位重要的資金來源,目前很多行政單位的專項資金使用非常不規范。首先是預算編制上對專項資金不夠嚴謹,一些單位的專項資金預算編制不到位,預算管理不完善,很多單位的專項資金管理制度不統一;二是有些單位的執行人員知法犯法,法制意識薄弱,違反法律法規,截留、挪用現象嚴重。三是專項資金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范圍,很多的執行人員意識不強,在使用資金的時候隨意擴大使用的范圍,利用辦公用品的采購報銷其他工作的開支等,造成資金的浪費。四是專項資金核算不到位,會計賬目不完整,容易造成資金的長期挪用和侵占,造成腐敗、浪費等不正之風。
(三)考核機制和核算方法不到位,資金管理存在漏洞
領導意志會影響財會人員隊伍的穩定性,同時也導致了財會隊伍的整體素質不夠高。現實中,很多的財會人員也會在經濟利益和行政權力的壓力下,做出了一些違反財經紀律的事情,財政部門也無法對行政單位的財會人員進行有效的指導和考核,很多的財會人員沒有足夠的責任心。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執行不到位等問題也影響了財政資金的管理。行政單位內部不嚴格執行經費審批流程,超標支出現象明顯,有的單位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不明確,沒有專款專用,對項目資金的使用沒有有效的監督和考核,嚴重影響了行政單位和政府的公眾形象。
(一)強化預算管理并逐步公開政府預算,接受公眾監督
預算對行政單位有重要的意義,是行政單位推動自身監管的重要利器,行政單位要利用預算做好對資金的管理。首先,預算的編制要細化,做到科學預算,對未來的資金使用要細化到具體的項目、科目,提升其可操作性。其次,預算的執行要嚴肅,保持其剛性。行政單位的資金使用要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對于超出預算范圍的支出要嚴格執行審批程序并履行后續的審計。對預算執行的差異要嚴格分析,對違規現象要進行懲罰。再次,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對于預算的內容和執行情況要實行公示制度,落實“三公經費”公示的要求,以公眾的監督和媒體的監督推動行政單位的管理提升。
(二)樹立依法理財的理念,糾正“重撥付、輕管理”的不良傾向
首先要強化單位負責人依法理財的理念。行政單位負責人要深刻領會和學習黨和國家的相關文件精神,認識到財政資金監督的意義和作用,以自身的行為引導和規范單位內部的不良風氣和作風。上級主管部門也要加強對行政單位領導的組織指導,加強對其財政資金監督效果的考評,并將考評結果與單位負責人的職業升遷掛鉤,對符合要求的監督考核進行獎勵,對違反相關紀律的行為進行懲戒。另外,單位內部的員工也要認識到財政資金監督的重要性,單位要組織相關的展覽、學習等,引導員工認識到自身角色,避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發生。同時,行政單位也要不斷總結自身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結合最新的政策導向進行修正,加強與上級主管單位的溝通,確保資金的順利到位和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財會隊伍的素質和道德修養
首先,要嚴格財會隊伍的準入機制,并加強相應的學習和教育。財會人員的選拔需要保證財會隊伍的專業性,嚴格按照相應的要求和程序選拔人員。同時,在后續的教育和培訓上,行政單位要加大投入,可以通過外派學習、聘任經驗豐富的人員進行授課等方式進行,增設專門的講座或者課程學習相關的財經政策等。其次,行政單位要調動個人的積極性。由于財會工作相對比較枯燥,行政單位需要考慮個人的興趣、性格、專長等進行安排,創造讓員工可以深入挖掘自身工作潛力的環境。再次,合理設置獎勵方案,提升員工工作的動力。由于行政單位的薪酬和績效有其特殊性,行政單位可以考慮在合理的范圍內設立一些工作成果獎項等,以加強員工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四)發揮制度作用,健全完善專項資金的管理制度
行政單位要提升專項資金的監管意識,由于專項資金具有規模大、范圍廣的特點,因此行政單位更需要重視對其的監管,杜絕浪費、挪用和侵占的現象。行政單位要針對不同項目的專項資金使用,結合項目的特點設計相應的管理制度和使用程序,嚴格按照程序和制度確保專項資金“專款專用”,提升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在專項資金使用完畢后,行政單位內部也要進行相應的績效考核和評價,及時總結可行的經驗,對不足的地方進行反思,避免后續類似的問題。總之,行政單位必須強化自身對專項資金使用的管理,并針對性進行分析和總結,及時提升使用的能力,加強內部的考核。
(五)加強對固定資產購置、使用、管理和處置,避免資產流失
首先要在資產的購置上下功夫,避免暗箱操作和潛規則,購置符合要求且性價比高的固定資產,讓固定資產購置陽光化操作。其次,建立起節約高效的固定資產使用機制。良好的固定資產使用管理機制可以有效提升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效率,避免浪費和閑置的現象,行政單位要結合企業的案例,建立起符合市場、科學合理并高效運行的固定資產管理機制。行政單位要建立起全方位、多層次的資產管理機制,遵循監管分離的原則,組建宏觀管理、中間管理和實際操作三個層面的固定資產使用管理機制,提高對固定資產的監管效率。最后,在固定資產的處置上,要保證固定資產的處置公平、公正,完善合理的固定資產處置制度,防止固定資產處置中的浪費和流失,完善固定資產的交易市場,加大公開化操作的層次和范圍。
行政單位是政府面向公眾的一個窗口,其財政資金的監管是關乎政府形象和社會和諧的重要內容,需要進行關注。本文立足于此,探討相關的內容,希望能夠對這些單位有所幫助。
[1]于坤.淺議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風險控制與防范[J].經濟論叢,2010(5).
[2]楊景寶,邢超群.關于強化財政資金監管的幾點建議[J].財政監督,2011年15期.
(作者單位:金湖縣財政局(會計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