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銀萍
試論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與防范
霍銀萍
隨著企業發展不斷壯大,企業財務風險這個問題越來越受到企業管理層的關注,這是因為企業各項財務活動中,有各式各樣無法想象的影響因素存在,導致了企業的實際財務收入達不到理想的狀態,這無疑增大了企業蒙受經濟損失的概率,從而使企業無法正常的運作。面對不可預測的財務風險,本文從其產生的原因入手進行分析,再總結防范和應對的方案,從而幫助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
企業;財務風險;形成原因;防范對策
企業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整個財務活動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性所導致企業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企業的財務風險貫穿于生產經營的整個過程中,可將其劃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四個方面。主要特征表現在:一是客觀性。即風險處處存在,時時存在。也就是說,財務風險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人們只能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應對風險,進而避免風險。二是全面性。即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在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積累、分配等財務活動中均會產生財務風險。三是不確定性。即財務風險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四是收益與損失共存性。即風險與收益成正比,風險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
1.千變萬化的外部宏觀因素影響
在復雜而且殘酷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難免會在其發展過程中遇到一定程度上的風險,因此造成不必要的財產損失,這是在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當然,我們不可否認這些因素對企業帶來的正面影響,但是我們也要做好充分準備來防范負面影響帶來的風險。
2.沒有形成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
事實證明,在許多企業在進行決策時,都是以管理層的“主觀決策”為主,缺乏民主和科學的管理理念,這樣很容易因為管理漏洞而造成財務風險。而且,在企業決策時,管理者往往沒有結合企業自身的發展狀況,因此所制定的方案經常會不符合企業的自身特點,影響了企業的財務收入。
3.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缺乏責任心
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管理人員對工作職責缺乏應有的責任心,沒有養成一個良好的風險意識,在這樣工作態度的管理下,財務風險的存在也不足為怪。而且企業也沒有定期的開展一系列培訓活動,這就導致了管理人員對風險知識的認知并不深,在面對風險時也無法及時做出恰當的應對措施。在這種工作狀態下,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會逐漸降低,發現企業存在的風險和問題時也會視而不見,這樣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4.企業壟資、產品賒銷問題
企業為了能夠盡快地獲得市場份額,采用先銷售后結賬的銷售方式,雖然這樣能夠快速增加企業產品的銷售額,但是,一旦資金無法在預期的時間內收回,就會影響了企業的資金鏈,從而造成不可預計的后果。
5.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
隨著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企業為了快速擴大自己的生產來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從而不顧自身企業的資金狀況向金融機構或者銀行借貸,企業的運作和發展風險加大,導致了財務風險的發生。
6.企業受益分配不合理
企業是否能夠合理的分配企業收入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如果分配方案不合理,會直接影響到投資人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反之,一個好的分配方案會提高企業聲譽和加快企業發展,吸引到更多的投資方。同時,企業的分配方案往往沒有結合實際情況,也沒有用科學的方式來完善分配結構,這就給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間接性風險。
1.在國家政策大方針下制定適當的方案
企業作為市場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要想促進市場經濟的穩步發展,企業就必須制定一個科學、有效的方案應對財務風險,從而幫助企業更加持續、健康的發展。企業在制定方案時,必須結合自身發展環境以及企業外部宏觀環境,從而實現利益最大化的目標。
2.培養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防范意識
工作人員如果具備良好的財務風險意識,就可以幫助企業更好地解決潛在的問題,從而促進企業平穩的發展。因此,企業有責任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調動工作人員的熱情,從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這對企業正常的運行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3.完善企業內部管理
企業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加強財務風險的管理與控制,從而確保企業在風險發生時不會亂了陣腳,能及時制定出一個有效的應對方案。企業在建立內部管理控制時必須立足于整體,以利益為目標,不斷改變和完善控制制度,這樣才能確保在風險發生時應對自如。
4.改善企業的債務結構
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必須了解客戶的信譽度,而且要以簽合同的方式規定客戶債務金額和償還期限,這樣才降低財務風險。同時,企業要制定好資金無法按時到位的風險解決方案,只有做好了面對問題的準備,才能更自如的進行解決,確保企業不會發生財務風險。
5.改善融資程序
資金是企業發展的必要物質條件,資金利用是否科學有效影響了企業的發展速度,所以,企業要適度的向金融機構或者銀行借貸資金。而且,在資金的利用上,不能將全部資金一股腦地投入到生產中,應該預留一部分資金來應對不可預測的經濟危機。同時,企業要與銀行進行良好的溝通,讓銀行能夠充分認知企業的發展現狀和潛力,贏得銀行對企業的信任,這樣才能更好地得到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幫助,促進企業更快的發展。
6.完善企業風險預警體制
企業的各部門應該協助完善企業財務風險機制,企業的領導者應該掌握有關財務管理、金融管理等相關知識,對所上報的資料進行專業的分析,預測企業將會發生的財務風險,提前向各部門發出警告信息,這樣才能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的影響。
總而言之,面對企業財務風險的不確定性,我們既然無法從根本上避免它的出現,那就應該做好充足的準備應對。企業必須認知自身發展過程中的不足,做好風險的分析工作,積極的制定一個科學有效的應對方案,這樣才能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才能使企業更好更穩定的發展,才能真正使企業的利益最大化。
[1]陳秀芳.論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J].科技信息,2009(27).
[2]包熙霞,王胡峰.小企業財務風險的產生及其防范[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6(03).
[3]章興利.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與控制[J].經營管理者, 2010(04).
[4]呂文利.淺析企業財務風險的特征與防范[J].經營管理者,2010(10).
(作者單位:山西潞安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