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明
財務會計管理模式探究
王建明
財務會計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特別是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會計管理有了全新的內涵和意義,已經從單純的統計核算,轉向內控管理、資金科學配置等方向轉變與發展,企業必須不斷發展和創新自身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企業的資金得到合理安置,確保企業的經濟效益。
財務會計;管理模式;探究
無論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其運營的根本是要有充足的資金,因此,企業必須加強財務會計管理,制定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積極調動全體員工的力量,使之能夠有效配合財務管理。財務會計管理模式的優良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企業自身的經濟效益與經營水平,在選擇財務管理模式的過程中,一方面要結合自身的經營運營特點,另一方面則應參照客觀形勢的發展趨勢,這樣才能選出最合理的財務運營管理模式。
1.缺乏科學的預算編制模式
當前的財務預算編制多數脫離了實際,導致在預算實際運行實施中困難重重,企業下面員工不配合,預算編制無實質作用,因此,財務預算編制需結合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呼聲,企業應該以部門為單位選擇一名預算代表,負責編制每個季度、年度的預算計劃,然后再配合財務管理部門進行統一討論、研究制定企業整體上的預算計劃,這樣一方面確保了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財務管理的民主性,也有利于預算的有效執行。
當前一些企業或事業單位多數采用舊年參照法來制定預算,再結合未來的發展計劃細化預算收支,這種預算編制法不僅不具有科學性,還會影響員工配合的積極性,預算工作得不到積極的貫徹實施。
2.財務管理過于集權
現階段,一些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出現權力過于集中的現象,為了防范單位的資金風險,將財務管理權集中到財務管理部門或者其上級部門,這樣就很容易導致財務管理過程中,計劃制度、內控、預算編制等與廣大員工脫節,在沒有顧及廣大員工想法和建議的前提下盲目進行財務預算、內控管理,容易引發群眾的不滿情緒,影響了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效率。
3.權責利相分離,財務管理效果不佳
科學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需要將權責利有效結合起來,這樣才能確保有效開展業績考核,才能通過業績考核來調動廣大員工的配合積極性,維護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的高效運轉。然而,現實中的企業、事業單位卻未能做到這一點,多數單位實行財務集權管理,高層部門掌握財政大權,其他下層部門單純負責履行工作義務,不享受任何參與管理的權力,這樣無疑會影響到財務管理的科學性,一些單位即使分散了部分財權,然而,卻模糊了其職責,各部門權責劃分不明確、不科學,導致工作效率低下。
1.夯實預算管理
預算管理應該是一個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應該科學規劃預算階段,那就是:編制階段、執行階段以及控制考核階段。其中預算編制需要企事業單位上下的相互配合,本著“積極協調、相互溝通”的原則來正確地編制預算,由此來發揮預算的統一規劃與集中約束功能,使單位上下員工都能夠主動配合預算的貫徹執行。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單位應該根據預算科學設置各崗位績效標準,以此來約束并監督各崗位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防止貪污腐化問題的出現,同時高級管理層也能夠憑借預算執行情況來明確自身的經營狀況,為了進一步確保預算編制的貫徹落實,可以將單位編制的總預算分配到各個部門,落實到各個崗位,并經常檢查各個部分的預算落實情況,再結合單位自身的經營發展概況對預算計劃作出科學的適度的調整,以此來發揮預算的積極作用。
2.積極完善內控制度
財務會計管理的一大目標就是實現企業資金的合理分配,從而達到控制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無論采取哪一種財務會計管理模式都不能偏離這一大方向和目標,因此,在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中要重點加強內控制度建設,完善內控管理,可以通過制定制度、措施與加強執行等方面來積極規范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控制企業經濟活動的風險,達到加強內控、提高效益的目的。
內控制度的建設需要單位高級管理層以身作則,率先發揮節儉辦公、節儉出行的工作風格,為整個單位樹立良好內控形象,在此基礎上設立內控管理制度,將內控制度落實到各個部門與各個崗位,使整個單位全體員工都形成積極的內控意識,自覺規范自身行為,配合單位的內控管理,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以此來創造出積極的內控管理經濟效益。
3.完善固定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管理是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單位內部必須編制科學的固定資產目錄,對其進行科學有序的管理,設置固定資產卡片,明確不同固定資產的類型、特征、使用地點、負責方、保養維修等項目,有效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其中必須重視固定資產日常維護、保養、維修等工作,因為這些環節可能涉及到大量的資金投入,同時,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維修,確保其功能與作用的正常發揮,以此來有效消除其問題。
4.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
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并非某個部門的任務,需要整個單位的集中有效配合,因此,應該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明確各個崗位的財務內控分工,形成嚴格的崗位責任機制,單位需根據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原則,來正確歸類各個部門的各個崗位,對不同部門的不同崗位設立不同的職責任務與內控標準,給予各個崗位適度的權力,同時也要約束其權限,達到不相容崗位之間能夠彼此制約、相互監督,形成一種崗位間有效制約的平衡機制。同時,為了確保所選財務管理模式的科學性、合理性,企事業單位應該對自身的財務管理模式進行動態調整,結合自身的經濟發展狀況以及運營管理模式,來改革更新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確保單位全體員工都能夠積極配合貫徹落實財務管理制度,打造良好的財務管理效果。
財務會計管理是企事業單位運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積極加強財務會計管理,提高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水平,為單位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氛圍,實現資金的合理規劃與資源的科學配置,通過財務管理創造效益,利用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實現企事業單位的長遠、健康、可持續發展。
[1]劉桔林.完善“村賬鄉代理”財務會計管理模式的對策研究——基于湖南省的調查數據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1,12:17—20.
[2]趙文蔚.現代企業會計管理模式的構建及相關問題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06:201—202.
[3]金輝.可持續發展戰略環境下的財務會計管理現狀及策略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3,14:156—157.
[4]趙文蔚.現代企業會計管理模式的構建及相關問題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06:201—202.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豐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