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堆倉
目標成本法在我國生產企業應用研究
盧堆倉
在經濟全球化的改革大潮下,生產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目標成本管理在整個生產企業的運營管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目標成本法是普遍應用于生產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本文以生產企業的實際經驗為基礎,重點分析了目前使用目標成本法管理我國生產企業時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對應解決措施。
目標成本法;生產企業;應用
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國的生產企業也面臨來自全球的競爭環境和競爭壓力。單純依靠技術水平領先來提高企業產品的質量這種傳統競爭手段,已經失去了它原本的優勢地位,無法適應現有的競爭環境。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質量、成本和時間三要素的控制,已成為21世紀生產企業運營和發展所必須重點關注的“鐵三角”降低企業成本是提升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綜合實力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而目標成本管理是普遍應用于生產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和手段。筆者結合生產企業的實際經驗,首先詳細分析了目前使用目標成本法管理我國生產企業時存在的問題,然后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
(一)目標成本管理意識不足,成本核算方法有待改善。目標成本的管理,是指以生產企業的預算和預期經營目標為前提,以對所需經濟成本的預測、決策和對目標成本的測定為基礎,通過分解、控制、考核和評價等方法對目標成本進行深入分析和管理的一系列工作。但是隨著生產企業面臨的外部環境改變和內部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生產企業的目標成本管理意識不足、成本核算方法有待改善是最突出的問題。一方面,成本降低難度日益擴大;再加上少數企業管理干部和職工在畏難情緒的引導下,出現了不負責和不作為的行為,導致“潛力挖盡”和“指標到頂”的現象泛濫。另一方面,目前多數生產企業使用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夠全面,時效性和準確性也有待加強。這些都嚴重阻礙了生產企業推廣成本管理的深度和廣度。
(二)企業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不足,成本責任管理體系和考核機制不健全。目前,我國有些生產企業的基礎工作中仍然存在著眾多問題,例如:計量器的計量不準確、統計標準及口徑有差距、物料達不到平衡等。這些問題又會直接對企業的成本管理產生進一步的不良影響:物料消耗、分攤不符合企業實情,統計數據有出入等,并最終導致企業成本核算失真,企業精細化的成本核算無法達成,生產成本的管理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此外,多數生產企業的成本責任管理體系和考核機制也不夠健全,嚴重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
(三)企業成本管理缺乏現代化管理手段,其系統性和戰略性地位體現不足。現代化管理手段是目標成本法得以在生產企業中完美應用的最根本前提和基礎。如果缺乏現代化管理手段,不論企業使用的成本管理方法多先進、多完善,都很難真正得以實現。而目前我國的生產企業在實施目標成本管理時,普遍使用的多還是傳統的管理手段,直接阻礙了企業目標成本管理效率和質量的提高。與此同時,企業目標成本管理的系統性和戰略性地位體現也不足。具體體現在兩方面,其一,沒有對企業生產成本的發生全過程進行非常嚴格和細致的管理,導致目標成本管理作為系統工程的重要地位得不到體現;其二,目標成本管理的戰略地位不夠突出,沒有體現它對整個企業的健康運營和長遠規劃的重要指導作用。
(一)提高企業管理干部和員工的目標成本管理意識及素質。首先,作為企業的管理干部,要成分認識到目標成本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才能將生產企業的目標成本管理落到實處,并增加對其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其次,通過定期培訓教育等手段,增加企業員工的會計職業道德素養,并使他們樹立起強烈的經營意識、競爭意識和主人翁意識,使員工能夠真正融入到企業的生產和管理中去,提高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再者,配備既懂得成本會計,又熟練掌握了企業生產技術和現代化目標成本管理理念的,具有專業素養的目標成本管理人員,這樣更能促進目標成本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和實施。此外,生產企業在成本核算中還應該摒除傳統、落后的核算方法,盡量使用具有全面性、時效性和準確性等顯著優勢的核算方法進行核算。
(二)將企業成本管理基礎工作規范化,不斷深化成本責任管理機制改革。首先,應該實施科學化的企業管理提升全體員工的素質,并將企業生產中所需的各個生產要素進行合理,組織,讓物力、人力和財力均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使企業的經濟成本效益最大化。其次,加大對新技術、設備和材料等的人力物力投入及其在目標成本管理基礎工作中的應用比例,深化企業改革。然后,針對計量、定額和原始記錄等基礎工作制定統一的工作規范及核算制度,確保數據采集的高效性、真實性和統一性。除此之外,還應該結合全面預算管理的方法,進一步深化企業成本責任管理機制改革,預測和決策為基礎,在預定目標及內容指引下,以計劃的形式具體、系統地反映生產企業未來的銷售、生產、成本和現金流入支出等,從而使企業所有的生產經營活動都被有效地組織起來,完成企業經營目標。這樣不僅可以很好地協調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關系,還可以在預算體系的基礎上進行經營管理和控制,使生產企業控制的資源收益率最大化。
(三)健全企業目標成本管理現代化手段,完善目標成本的控制方式。現代化企業經營需要的會計核算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單純依靠人力和手工很難完成,計算機和電算化在企業目標成本核算中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它不僅可以極大地節約成本核算的時間,還可以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壓力,讓會計人員能夠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事前成本決策、日常成本控制和分析上來,使企業目標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細致和全面,使目標成本管理工作得到不斷深化和完善。作業成本管理可以通過對作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進行分析,消除那些無效的作業,從根本上解決成本降低難的問題,有效克服目標成本控制法存在的一些缺陷。將目標成本控制法與作業成本管理法結合起來,可以有效提高生產企業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增強成本管理的優越性和普適性。
在全球化經濟競爭瞬息萬變的大環境下,生產企業要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制定具有自身特點的發展戰略,這樣才能確保企業穩定、平穩地發展,并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目標成本管理是生產企業實施戰略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對提高生產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和整體市場競爭力具有突出作用。通過提高企業管理干部和員工的目標成本管理意識及素質;將企業成本管理基礎工作規范化,不斷深化成本責任管理機制改革;健全企業目標成本管理現代化手段,完善目標成本的控制方式可以使目標成本管理工作得到不斷深化和完善。
[1]張立娟.目標成本法在供應鏈成本控制中的應用[J].現代商業,2011(32).
[2]尹云閣.目標成本法的研究綜述[J].金融經濟,2014(04).
(作者單位:安徽古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