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霖
基于業務流程角度下的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研究
劉炳霖
本文從業務流程角度下分析了企業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措施。希望能為企業應收賬款管理的完善建言獻策。
業務流程;企業;應收賬款;管理
從資金管理的角度來看,我們所指的業務流程是為了支持企業戰略的實現而開展的有條理的營運資金管理活動。從價值論角度來看,一條完整的價值鏈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價值鏈上的增值活動,主要是指企業的價值創造過程,包括企業的材料采購,產品生產,商品出售,另一部分是指價值鏈上的輔助增值活動,主要有人力資源管理,組織完善等等,企業的業務流程則是由價值鏈條上各種活動共同組成。
企業的應收賬款也主要是在增值活動和輔助增值活動中得以發生,具體來說主要是以下部門能夠發生應收賬款的業務:銷售部門,財務部門,信用部門,這三個部門往往是由于某一項經濟業務串聯到了一起,銷售部門銷售了一批商品,信用部門根據以往購貨方的信用記錄允以信用,財務部門最后進行入賬,這就形成了一筆應收賬款的業務,從管理上面來看,信用部門貫穿了應收賬款的事前、事中及事后整個過程的管理,銷售部門主要是負責營銷活動,扮演著開發客戶、實現訂單等職能,財務部門則主要是做后臺支持,提供資金服務。
應收賬款事前管理就是在應收賬款發生之前就進行干預控制,主要表現在對于客戶的事前甄別,這主要依賴于銷售部門對于客戶信用能力以及償還能力的評價,同時還需要對客戶信息進行歸集分析,這樣才能對客戶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然后由信用部門對之進行評估,如果評估預計的應收賬款風險過高,則應該采取現貨銷售,銷售貨物,取得貨款,不進行賒銷,如果存在著風險較高同時收益較高的情形時,則應由企業高層進行決議定奪,應收賬款事前管理將會為以后應收賬款的收回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在實務中我們需要對應收賬款事前管理加以重視,這樣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回款困難現象的產生,在這個階段,對于購買方風險管理及審核工作可以由企業內部的信用部來完成,也可以外包給專門的中介結構進行獨立評估,在對購買方進行風險評估的時候,我們主要側重于對購買方以下幾方面的考量:首先是購買方的企業規模,規模越大,信用能力推定為越大,其次是購買方的付款能力,最后看購買方的融資能力,這幾個方面的能力綜合決定企業支付能力。
(一)銷售部門應收賬款的事中管理
毫無疑問,銷售部門是企業營銷活動的支柱力量,從客戶挖掘到完成下單,都是需要銷售部門全程跟蹤,銷售專員接到客戶訂單并經信用部審核后,在進行銷售訂單的編制,由銷售主管人員簽發銷售通知單,然后根據銷售通知單進行發貨,就完成了銷售流程,在這個過程中,對于銷售訂單的審核,銷售部門要引起重視,購買方的訂單是銷售活動的開始,銷售部門在收到訂單后,首先內部就要進行一個初步的審核,簡單分析該客戶是否具備賒銷的資格,然后再報送信用部進行二次審核,對于企業長期合作并且信譽水平比較高的購買方來說,一般來說審核訂單中的購買數量即可,與以往持平即可簡化手續,辦理審批。如果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則需要走新客戶的審核流程,相應的該流程更加復雜和嚴苛,同時信用部門則應該介入,除此之外,財務部門也會根據客戶最近一期的財務報表進行評判。
(二)信用部門的應收賬款事中管理
企業內部信用部門的一個主要職能就是制定企業的賒銷制度,根據企業自身經營情況、宏觀環境、市場反應、現金流量情況等制定出適合企業經營的賒銷制度,企業的賒銷制度除了要制定出客戶的信用判斷標準、信用情況等,還需要結合企業的鼓勵政策,包括銷售折扣,折扣銷售等,加上,企業的賒銷政策與企業的銷售收入確認、應收賬款金額、壞賬準備都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一般情況下,企業給予的優惠力度越大,客戶及時還款的動力也就越大,這樣可以盡早的收到貨款,實現銷售收入,減少應收賬款以及壞賬損失。所以企業對于賒銷政策的制定要慎之又慎。
(三)財務部門的應收賬款事中管理
財務部門在應收賬款事中管理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內部控制者,具體來說就是財務部門入賬的時候,入賬金額要以銷售部審核的銷售發票及發貨單上面注明的金額為準,而且應收賬款的總賬和明細賬最好由不同的會計人員來完成,并且在年終進行對賬,保證金額無誤,除此之外還要對發票的開具進行審核。
企業應收賬款事后管理階段需要財務部門、銷售部門、信用部門的通力合作,財務部門通過對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加上財務指標進行監控,對于非正常指標的債務需要及時往上匯報,同時,信用部門也需要開始進行貨款回收。同時對于過期對方又無力償還的賬款,企業應將其納入管理的重點,研究調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應收賬款的收現效率。對尚未到期的應收賬款,也不能放松監督,以防發生新的拖欠。必要時成立團隊進行催收,還可以采取法律手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除了這些傳統的手段以外,還可以考慮應收賬款融資方式進行解決。首先,出售債權,企業可以將自己的債權打包成資產包賣給代理商或信貸機構,由他們去向客戶收款,這本質上是一項保理服務,所謂的保理服務是一項興起的綜合性金融服務,可以幫助企業進行資金融通,除此之外,還可以幫助企業企業進行賬戶管理、催收債權,其優點就是可以幫助企業解決應收賬款問題,缺陷就是成本太高,并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負擔的起,目前,這一手段還處于興起階段,在法律上,也只有《合同法》的相關條款對彼此的代理關系進行了明晰,對于這一市場的規范還需要進一步的法律改進作為支撐。其次,還可以采用應收賬款質押貸款這種方式,具體來說就是企業將其合法擁有的對其他企業的債權作為標的物進行質押,從而得到金融機構的短期貸款,一旦短期貸款到期無法得到償還,則取得該質權的金融機構有權對質權進行處置。企業一旦取得應收賬款,其實質上就承擔了資金的時間成本,還有收賬成本及風險,我國的法律明確規定應收賬款可以設立質權用于融資,相應的金融機構也有類似的服務,但是在法律理論界,對于這種融資方式歸類于動產質押還是普通債權質押還是有著不同意見的,并且從實際的操作來看,還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還需要進一步接受實踐的磨煉和完善。
[1]張穎,常紅麗.加強應收賬款管理降低企業經營風險[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02).
[2]賈香萍,劉考場.我國應收賬款保理業務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會計之友(下旬刊),2014(06).
[3]郭紅梅,曹彥婷,李新.論網絡會計中賬款管理的風險及規避[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13(08).
(作者單位:宜康(杭州)杭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