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青雯
新形勢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構建與思考
馮青雯
內部控制是現代企業為了實現更有效的管理,保證企業的信息和資產安全的可靠,貫徹企業的發展戰略并且獲得可持續健康發展的一種管理手段。然而,對于我國的中小企業來說,內部控制還處于一個相對不健全的階段,甚至在大多數的中小企業中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沒有建立起內部控制制度,而是用部門規章來代替,這是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因此,筆者從中小企業面臨的內部控制的現狀及問題出發,提出企業該如何構建內部控制。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構建
我國中小企業是當前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國民經濟穩健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也得到越來越好的發展。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具有行業分布廣、組織形式多樣化、工作效率高、應變能力強等優點。據統計,當前,中小企業已占我國企業數量的99%,對于我國第三產業的發展,吸收勞動力、維護社會穩定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現代公司治理的重要方法。完善了內部控制體系及流程,中小企業更加能夠在授權審批、資金支付、風險管理等方面進一步強化,對于中小企業的穩健發展是極為有利的。
(一)內部控制意識和文化氛圍薄弱
在當今的社會經濟體系中,中小企業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大,地位也越來越高。然而,由于大多數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的科學文化素質都相對較低、眼光比較短淺,導致其無法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一味地把生產部門作為企業的重中之重。他們認為企業利潤是生產部門所創造的,所以才是企業最重要的地方。這種想法的存在只說明他們只重視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也導致他們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在他們眼中,內部控制只是書面上的制度約束,并沒有任何實用價值,也無法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并且有著良好的管理和運作僅憑自己的直觀把握就可以完成。雖然也有一部分企業經營管理者意識到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但他們也并沒有將其放在企業經營的戰略高度來考慮,而僅僅是把它作為企業的某部門的事情。
企業管理者的思想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企業員工的思想。所以,正是由于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對內部控制的不重視,導致員工們也不重視內部控制,從而在企業中存在著內部控制意識不強的問題。長此以往,中小企業便形成了無章可循、無制度可依,管理者和員工以自己喜好、習慣辦事的不良文化氛圍。
(二)風險評估體系的不完善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小企業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在經營的過程中充斥著各種風險。然而,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風險意識都比較淡薄,不重視風險的評估與控制,也不重視風險評估體系的建設,從而弱化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此外,中小企業對風險管理沒有科學依據,而是以管理者的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度為準則,一旦管理者出現判斷偏差,企業則很容易陷入困境。
(三)缺少暢通的信息溝通系統
在信息化的時代下,企業的發展受信息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說信息是企業發展的第二生產力。然而,由于信息化成本高,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中小企業無法提供各種有效的支持,致使信息系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再加上高層管理者對企業信息化的認識不足,對信息化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認識不夠充分,甚至認為只要建立了企業網站,采用了財務軟件、ERP等信息系統就實現了信息化。除此之外,企業的上下溝通也是非常缺乏的。中小企業的管理模式大多數都是片面的指令式,由管理者直接下達給下級部門,從而忽視了信息的反饋。對溝通的雙向性特征認識不足,故而無法實現上下級部門以及各部門之間的及時有效溝通和信息的共享。
(四)對內部控制缺少監督,監督體系不健全
內部審計與稽核是內部控制的關鍵要素之一。內部控制的自我評估、會計控制、內部審計監督、外部審計監督等,是我國內部控制系統的四類監督類型。其中,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一個很重要的監督方式。但內部審計對于獨立性的要求極高。根據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的現狀,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與權威性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譬如,一些企業的內部審計“歸口”在財務部門,或者沒有單獨設立審計部門。這樣既不能發揮監督的作用,也不能做到對內部控制進行有效性評價與缺陷性檢查。當前,除了中小板上市公司會披露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以外,大多數的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評價都不足,日常監督、專項監督以及缺陷報告制度都不完善,運用也不充分。
(一)提高管理層的素質,加強管理層和治理層的內部控制意識
管理層的素質在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至關重要,管理層素質的高低,對企業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國中小企業具有濃厚的家族經營的色彩,企業經營者雖然都具有超前的戰略目光和市場意識,但是總體來說素質是不高的。他們不熟悉現代企業的科學管理和制度管理,缺乏風險防范意識,決策和戰略的實施都是以經驗為主,忽視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因此,通過提高企業管理層的綜合素質,使他們能夠及時了解到現代企業的管理方法,增強風險意識和內部控制意識。這對于建立一個完善的相互激勵和相互制約的內部控制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二)健全風險控制機制
由于中小企業并不像大型企業擁有足夠的資金、優秀的管理團隊和類型多樣的產品,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是不夠強大的。經營者的總體素質不高,對于風險的防范意識較薄弱,再加上中小企業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所以,其面臨的風險是十分大的。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強化風險意識,提高風險防范能力。首先,建立風險識別系統,完善風險預警系統。中小企業需要結合自己的業務特點,對資產的安全性、賬實相符程度、投資活動的波動等內容建立起多維度的內部控制系統,企業內部要不斷完善風險預警系統。其次,建立風險評估體系,正確評估風險水平。最后,培養專業的風險評估人才,提高企業員工的風險控制責任感和敏感度。企業要招聘一些有專業經驗的風險評估人員或者在內部培養相關的人員,及時組織相關跨部門的學習和討論,提升對風險的認識,并對業務流程進行進一步的梳理,避免未能將一些關鍵風險點納入預警中。
(三)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
建立一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不僅有助于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和效果,也有利于企業的內部控制的有效執行。因此,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措施來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一是建立企業內部辦公信息系統,定期傳遞企業的最新政策和動向,使得企業的各個階層都能獲取到最新的信息;二是定期舉行企業的運營報告大會,對當前企業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和存在問題及時向全體員工報告,讓大家對企業的運行了如指掌,也有利于為問題的解決集思廣益;三是搞好企業文化建設,增加溝通的多樣性。企業文化的建設對于企業溝通的有效進行是很重要的。企業可以通過舉辦一些文化活動來增加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的彼此了解,讓大家成為一家人,更好的為企業這個大家庭而努力。
(四)加強內部控制監督,必要時利用外部的監督力量
首先要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加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其次,要完善內部審計制度,讓得力的審計人員開展內審工作,對會計審計的合法性、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審計,讓全體員工都認識到內部審計的作用。最后,企業必須對內部控制實施嚴格的監督審查制度。對企業的每個部門、每個崗位和每項業務的實施全面的監督反饋制度,盡可能多的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由于很多中小企業的內部監督沒有發揮作用,企業可以利用外部的咨詢公司、審計公司等,以外部的力量推動改革,加強內部的控制。中小企業應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考慮收益和成本的因素,合理選擇合適的中介機構以達到推動內部控制的目的,引進一些規范的先進經驗,改造內部的流程和崗位設置等,利用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文化帶動內部文化的建設,爭取建立起適合公司發展的內部控制文化。
(五)加強績效考核,將內部控制納入考核的范圍內
由于較多的中小企業并不會特別重視內部控制,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難以在企業內真正執行,對此,中小企業必須將內部控制與考核結合起來,讓內部控制的效果與經濟利益相關,將各個崗位和部門的內部控制效果進行單獨考核,并將考核的結果與職位的升遷和工資薪酬等掛鉤,讓員工和領導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利益和內部控制效果相關,塑造企業內重視內部控制的意識。為了提升執行的嚴肅性,中小企業要對一些嚴重違反內部控制制度要求的行為進行公開批評,提升員工對內部控制的敬畏之心。
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離不開各種類型的企業組織,中小企業對于促進我國勞動力就業、帶動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中小企業的不斷壯大,建立一個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已經成為中小企業的首選任務。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內部控制,才能使中小企業更好的進行內部管理,也才能更好的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企業的利潤最大化。
[1]鄭屹川.我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2013.
[2]朱大華.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建立初探[J].會計之友,2011(26.).
[3]郭素勤.論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中國總會計師,2011(04).
(作者單位:宜興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