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民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財務可持續性的精算研究
李衛民
當前,我國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制度模式上采用的是統賬結合的模式,本文圍繞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財務可持續性,介紹了相關概念,分析了面臨的挑戰以及主要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措施。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財務可持續性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指的是依照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強制性建立并實施的社會保險制度,是我國基本養老保險中最為重要的一種。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下,我國的職工及企業應當按照法律規定及時繳納養老保險金,并且在該職工達到規定退休年齡或者因其他原因退出勞動崗位之后,我國的社會保險管理機構應當依法向其支付養老金,保障職工的基本生活。
從覆蓋面來講,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一般將范疇界定為以下幾個群體:各類城鎮企業以及其職工、無雇主的個體工商戶、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以及其職工、非全日制的工業人員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我國養老保險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也具有其他養老保險同樣的特征,即互濟性、強制性以及普遍性。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財務可持續性是指在統賬結合的運營模式下,在政府、企業以及個人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圍之內,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收支所具備的能夠長期應對社會人口老齡化的能力。從財務的角度上講,就是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未來的收支不會出現資金空缺,也就是不會出現收不抵支的情況。
對于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來講,實現其財務的可持續性是確保其在統賬結合的模式下長期健康運營的最關鍵、最核心的因素。在養老保險金制度設計時應當首先確保財務可持續性得到滿足,只有這樣才能保障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操作性。
對于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財務的可持續性,面臨的挑戰有人口老齡化及隱性債務這兩個方面。
人口老齡化就是指我國總人口中年輕人口數量減少而年長的人口數量持續增長,由此所導致的我國人口比重中老年人口持續增長的態勢。按照國際慣例,通常將60歲以上的人口稱為老年人口,當60歲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超過10%,或者65歲以上的人口所占的比重超過7%時,都可以認為該國家或者地區已經步入了老齡化社會。當前我國社會已經進入了老齡化階段。老齡化加速發展勢必會導致我國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面臨著巨大的資金支付壓力。
所謂的隱性債務就是指在原先的計劃經濟條件下,職工個人對養老保險沒有任何的投保,國家承諾其養老金。但是伴隨著社會經濟體制的轉型,養老保險金實行個人賬戶,而這些職工缺少個人賬戶的資金積累,國家對這一部分養老金進行補償,這就是隱性債務。隱性債務既包含新養老保險金制度實施前退休的職工,也包括在新的制度實施前就已工作,但沒有退休的職工。如何有效化解這一隱性債務是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財務可持續性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結合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實踐,可以發現在現行的統賬結合的管理模式下,為確保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財務上的可持續性,必須強化相應的財政支持力度,假若相應的財政補貼缺失或者力度不到位,相應的基本養老保險收支在未來就會出現結余缺口,財務的可持續性就難以保障。
實施穩健增長的財政收入政策,能夠為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財務的可持續性提供有力保障,但是也應當關注可能出現的潛在風險。正是由于風險本身具有不可預見性的特征,財政性風險也應當考慮在內,為避免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財務可持續性上可能出現的財政壓力風險,避免風險的出現,應當積極采取多種措施,實施更為全面的多層次協調發展機制,減輕財政資金壓力,提高累計收支結余。
首先,實施穩健增長的基本養老保險財政收入政策,確保財政資金的補貼支持力度。為有效應對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來財務的可持續性,需要實施穩健增長的財政收入政策,提高財政補貼和財政支持的力度。確切地講,應當確保地方財政資金的收入增速高于其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補貼增速,只有在這一條件之下,才能夠切實緩解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在未來財務可持續性上所面臨的財政資金壓力,同時也可以積極負擔相應的基本養老保險轉制成本,為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未來可能出現的收支性缺口以及相應的運營型損失提供支持。
其次,實行更為全面多層次的協調發展機制,有效緩解財政資金壓力,并提高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累計收支的資金結余??梢詮奶岣唣B老金的投資收益率、合理延長城鎮職工退休時間以及進一步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參保率等三個主要的層面來進行協調規劃,在此基礎上有效減輕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方面的財政性資金壓力,依靠提高相應的累計資金收支結余,有效規避相關的財政風險。
再次,逐步擴大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面。進一步深化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制度改革,切實提升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面。當前我國城鎮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率過高,這就導致不少收入較低的職工以及工作不穩定的職工難以被全面覆蓋,影響了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面。這就需要進一步深化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制度改革,逐步降低制度性門檻,依靠設計合理的激勵機制來逐步擴大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面。同時,也應當結合我國城鎮化的實際進程,逐步將非全日制職工、個體商戶等全體納入到養老保險的覆蓋面之中,提高參保率。
最后,建立完善職工就業保障機制。確保就業是推動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財務可持續性的重要內容,相關部門應當進一步完善再就業政策,并確保政策落實到位,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勞動者就業服務機制,積極發揮就業服務體系的保障作用,依靠健全完善職業介紹機構,強化我國職業介紹相關服務機構的信息化建設,提高再就業培訓的服務水平,并適度降低擔保的門檻和條件,提高相應的貸款額度,積極鼓勵失業人員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加強勞動監察的管理力度,規范單位用人行為,全面推廣勞動合同制,完善用工制度和勞動合同制,有效規范用人市場的運作,在此基礎上有效提高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面,為財務的未來可持續性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1]王敏.基于戰略風險管理模式下的養老保險公司風險管理分析[J].保險研究,2010(10).
[2]歐陽越秀.論中國養老保險體系的改革——基于和諧管理理論的思考[J].河北學刊,2010(03).
(作者單位:龍口市社會勞動保險事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