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會娟 李少功 唐兆燕
作為未來國家的建設者,每個學生都具有很大潛力,都具有創造才能。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營造積極思考、輕松愉悅、善于創新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主動自覺地投入到創新學習中去。通過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正確地引導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增強創新的勇氣,不斷提高他們的創新思維能力。
中學政治教學方法創新能力大教育家盧梭、裴斯泰洛奮、福祿貝爾等都曾表示過:教育的本質應以活動為中心,教師要善于觀察孩子的天性,激發孩子的天性,發展孩子的天性,這才是教育的根本意義所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審視思想政治課的創新教育,不僅要充分發揮“感性”的功能,重視“理性”,更要去尋求不應失落的“靈性”的價值。
一、注重教育創新,樹立創新榜樣
1.政治教師的素質要自覺提高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首先,教師要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作為政治教師不能滿足于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其次,教師要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教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須勇于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教育創新。
2.善于運用現代教育教學手段和方法,增強教學實效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發揮電視錄像以及網上教學的優勢。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和啟發學生獨立地獲取知識,運用知識,開發學生創造的潛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教學方法的藝術化、教學效果最優化的高度統一。
二、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新意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讓學生克服困難,對學生的創造活動產生積極的內驅力。實踐證明,兒童只有在學習中產生一種迫切需求新知識的欲望時,他們的創造能力才能得以發揮。
1.注重時事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欲
青少年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對國家大事非常關心。因此,教師結合時事講政治才能激發學生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可以利用課前5分鐘,開展“時事報道評論”活動,使得學生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
2.理論聯系實際,知行統一,提高創新實踐能力
理論聯系實際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課題,讓學生從小課堂走進社會大課堂,在社會教育的大環境中,使學生理解體會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去認識社會,適應社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在設問、答疑中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創新思維
教學過程中,問題是啟發學生思考的鑰匙。首先,問題的設計應有一定的坡度,逐步引導學生思辨。其次,要鼓勵學生提問、質疑、標新立異,培養創新思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于無疑之處覺有疑,善于激疑、釋疑,使問題在質疑中逐步解決。當學生發表不同見解時教師不能因為書上沒有而一概否定,或置之不理。經過思索一番而提出來的,哪怕是很淺薄的、幼稚的問題教師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進一步認真思考,大膽假設,培養創新思維品質。
三、營造學生創新的環境
1.老師要熱愛學生,關心愛護學生,尊重信任學生,要與學生平等交流,保持教學民主
如在學生提出問題或觀點、解決問題時及時表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當學生提出的問題或觀點出現錯誤時,首先在肯定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同時,啟發學生分析原因,換一個角度思考,讓學生自悟自明。這樣,學生在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中披露靈性,展現個性。
2.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允許學生有不同觀點
思想政治課的內容與社會現實、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學生會提出許多不同的問題,持有不同的見解。教師要耐心傾聽,鼓勵學生多爭辯、多提問、多發表新觀點。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1.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習興趣
楊振寧先生說:“興趣是成功的最大奧秘。”因此,在中職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把認識的對象和任務,從學生的間接需求變成直接需求,形成強烈的內驅動力,引起學生的興趣,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職生本身具有創造性,他們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創設生動豐富的、富于刺激學生新奇感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培養學生的獨創和批判精神
獨創是獨特的創造。獨創性是創新活動的本質特征之一,中職生的獨創精神主要表現在不唯上、不迷信權威,敢于向權威挑戰,按照自己的設想去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盡最大的可能求新求變,鼓勵學生直覺思維和大膽想象。
五、拓寬學生的創新能力
思想政治課教學的內容,涉及到各個學科。如心理品質的內容涉及到心理學和倫理學,經濟常識涉及到歷史、數學,政治常識涉及到哲學和法律,社會主義建設涉及到歷史,法律常識涉及到道德。為了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科方面有創新和突破,中職生就要用馬列主義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學發展觀等武裝自己。同時,還要及時了解國際國內要事,走進社會,攝取知識,拓寬知識,開闊眼界,提高政治素養。
六、造就學生的創新人格
人格包括一個人的性格、氣質、能力、個性、道德。就創新過程而言,很少一次能獲得成功,需要反復探索,反復實踐,這些需要學生有頑強的意志品質,一定的冒險素質,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加強學生創造人格的培養。
1.人格感召
選擇典型的科學家、發明家及偉人的事跡,鼓舞學生,感召學生,使其追求的方向明確,目標具體。
2.意志激勵
有目的地給學生一定難度的活動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克服困難,磨練意志,鍛煉勇氣,體驗獲得創新成果的喜悅。
七、創立新型師生關系
新課改理念下的師生關系不再是過去那種視教師為權威的理念,教師不再是學生的施令者,奉行的也不再是“教條主義”。而是“互相尊重、坦誠相待”的新型師生關系,這種師生關系,有利于提高課堂學習的實效,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情商,有利于學生開展健康的人際交往。
總之,作為一名思想政治課教師,我們應及時關注時代發展的新動向,吸收生活中鮮活的素材,充分利用課外教學資源,把它及時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學中。大膽實施教學改革,將課堂延伸到課外,拓展教學創新空間,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激發學生求知欲,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