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通
摘 要:在建筑施工中,項目的質量是工程控制管理的重點,而施工作為項目中形成建筑產品的重要階段,其控制對于工程質量的影響十分巨大,因此被看做是施工控制的重點。文章主要針對這一方面的內容展開了探討,并針對如何更好的管理控制施工階段的項目質量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建筑施工;質量管理;措施
1 控制程序分析
工程施工中,只有對整個項目進行全面合理、科學的管理控制才能夠有效保證工程的質量,通過實物監控以及過程監督,實現對工程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其主要內容包括三方面,首先是施工前的項目準備階段的管理,其次則是在施工過程中針對項目實施的質量管理,最后則是針對項目完成后的各個單位以及項目整體的質量管理。通過上述系統的有效控制可以實現工程質量的基礎目標,但是三大管系統需要相互配合,不能孤立分離任意一個系統,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完善的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2 施工階段分
施工項目是具有階段性的,因此為了加強質量控制,明確各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在這里將質量控制以項目階段為基礎分成三個部分,即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個控制階段。
2.1 事前的質量控制
事前主要指項目還未實施,僅僅在準備階段,針對這一階段的質量控制主要通過以下幾點進行。
2.1.1 首先需要對建筑的實際狀況進行調查,主要的內容包括項目的位置以及占地面積,并對建筑施工自然以及技術經濟條件進行了解,確定項目施工所需要使用的組織方案和技術方案,并在此基礎上為施工做準備。項目部需要將施工隊伍有效地組織起來,為施工做好準備,發揮相關人員的技術優勢,并利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對準備工作進行整合。以此在后期的施工中充分發揮管理以及技術優勢,并通過充分地準備管理工作,在工程項目中運用更多先進的技術經驗以及管理方法。
2.1.2 對材料進行事先控制。項目所需要的材料是建筑的基礎,因此材料的事前控制對于整個項目而言屬于重要的基礎工作。首先需要加強人員配備管理、并在此基礎上針對原材料的組織以及檢測手段進行管理,明確施工所需要的材料的技術標準,并保證材料能夠符合質量要求。在這里必須著重提出鋼材以及水泥等管件材料的質量控制。此類材料將會對工程質量造成直接性的影響,因此必須具備質檢報告以及合格證和復檢報告。針對一些進口材料,除了具備上述材料外還需要化學成分分析以及商檢報告。建筑施工所需要的材料都必須具備合格證明,通過使用認證地加強,杜絕不合格材料地使用,防止不合格材料對工程質量地影響。
2.1.3 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并提高設計交底工作質量。在工程施工前,需要對設計圖紙進行會審,這是施工前必須進行的工作。技術人員應當通過識圖審圖對施工圖紙進行細致到分析,從而提出一些有利于工程施工的意見。
2.2 事中質量控制
所謂事中的質量控制,即在施工過程中對工程質量予以有效控制的方式,具體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2.1 施工方的自我控制。這一方面首先需要施工單位對自身的工作進行控制,因此發揮其對工程項目的自我檢測作用,保持期工作始終為最佳狀態。另外,令每一道工序的質量都得以完善,并消除施工過程中會對工序造成影響的問題,將所有的不利因素進行綜合考慮,納入控制管理范圍中,并針對一些管理復雜的重點項目進行控制加強。
2.2.2 對質量進行實時追蹤。在施工階段必須對工程的實施狀況進行全面詳細地掌握,從而對可能影響施工質量的因素進行管理,并且能夠了解到施工過程中是否出現了不利于質量管理的因素。另外通過工序交接工作,能夠檢驗工序之間的銜接,以及對上一道工序的質量予以控制。針對核心工序以及重要的工程,其檢查需要在規定的時間,若是其質量不達標,那么下面的工序則不能夠實施。
2.2.3 施工過程中會出現項目變更的情況,若是需要對工程進行變更或者對施工圖紙進行修改,那么必須進行審查,通過嚴格的分析討論以及研究確認后才能夠對變更后的指令進行發布實施。
2.2.4 重視檢查驗收工作。首先對產品以及工序的驗收和檢查應當依照相關規定記性,并且在此之前需要進行嚴格的自檢,確認無誤后提交質量驗收通知于建立工程師處,接到通知后,建立工程師需要在規定時間內對工程項目繼續擰質量檢驗,確保工程質量符合合同要求后簽發驗收單,然后才能進行下步工序。其次,針對工程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材料以及產品配件、施工設備需要進行現場驗收,即凡是會涉及到施工中有關安全施工的產品都必須予以檢驗,另外各個專業的工程質量驗收還需要進行規范性的復檢,并且需要得到建立工程師的認證。
2.2.5 在質量控制上實行樣板房制度。通過該制度有效體現項目中可能出現的質量隱患。
2.2.6 針對項目經理部需要相應的考核評價制度以及項目責任制度予以規范,以此保證項目經理會對項目質量負責,有效保證質量控制工作質量,并增加每一道工序工作人員以及崗位工作人員的責任心。
2.2.7 開工前的檢查工作需要予以重視,針對工序交接的檢查以及隱蔽工程和復工檢查等工作必須予以重視,從而避免由于交接工作所引起的質量問題。
2.2.8 采購物資的質量控制。工程施工的所有物資都來自采購行為,而采購質量的有效管理控制主要包括對采購產品的控制和供貨方的控制,通過采購要求的制定以及采購產品的驗證等手段能夠對此進行有效的質量控制。
2.3 事后的質量控制
事后的質量控制應當針對產品做出以下幾方面的管理:
2.3.1 分部、分項工程的驗收。第一,對于在施工過程中形成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中期驗收。第二,根據合同要求,對完成之分部、分項工程進行中期驗收的同時,還應當根據建筑工程項目的性質,按照有關行業的工程質量標準,評定相應的分部、分項工程質量等級。
2.3.2 組織單項工程或整個建筑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在一個單項工程完工或者整個建筑工程項目完成后,首先施工單位應進行竣工預驗收。在預驗收合格后,向監理方提出最終的竣工驗收申請。
2.3.3 當建筑工程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按照要求及時整改。經有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鑒定,仍達不到設計要求時,應會同設計單位制定技術處理方案。
3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階段質量控制的途徑與方法
3.1 在進行每道工序施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對施工班組長進行書面的技術交底。
3.2 質量檢驗員進行跟班實時質量監督,及時處理發現的質量問題,對不符合建筑工程項目設計及要求的施工,要求其立即停工并限期整改,采取質量一票否決制度。
3.3 做好上下工序和交叉工序的交接驗收。如果前一道工序不符合質量要求,下一道工序不能施工作業。
3.4 各個施工工序要堅持自檢、互檢以及專檢的質量檢查制度,要做到逐級檢查,層層把關。要求所有隱蔽工程必須經監理或業主驗收,做好隱蔽記錄,在業主或者監理簽字后才可進入下一道工序。
3.5 通過有效的質量審核工作對工程質量做出正確地判斷,若是在審核過程中發現潛在的不合格問題或者顯性的不合格問題應當予以及時的糾正,使得質量體系運行更加穩定。
4 結束語
文章主要針對工程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相關問題展開了探討,并在此基礎上深入研究如何有效的提高管理工作質量。質量控制體系是貫穿于項目始終的,因此其十分復雜,以此在實踐中還需要進一步的予以完善。
參考文獻
[1]呂志濤.新世紀我國土木工程活動與預應力技術展望[A].新世紀預應力技術創新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
[2]劉益偉.建筑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探討[J].現代裝飾(理論),2011.
[3]李麗.論施工階段質量的控制要點[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8卷)[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