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克衡
從善于引導學生,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和品德影響學生;積極融入學生,尋找讓學生易于接受的工作方法;了解欣賞學生,挖掘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的特長;關愛尊重學生,給予學生關愛的溫暖與被重視幾個方面探討了初中班主任與學生的互動管理。
初中班主任學生互動管理初中生正處于思想多元、性格叛逆的青春期,很多學生缺乏人生目標和自我價值認同,無法正確對待學習和生活問題,這樣的年齡特點和這個階段學生的心理變化無形增加了班級管理的難度。作為與這些學生學習生活朝夕相處的班主任老師,如何定位,如何指導和管理,以造就大批合格的新型人才,值得我們給予相當的注意和研究。就這一問題,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一、善于引導學生,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和品德影響學生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老師的實際行動和品德對學生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一切表現都是學生直接學習的榜樣。因此,班主任應以良好的道德、完善的人格、高尚的情操來影響和陶冶學生。要學生成材而且成為對社會有用之才,道德教育必不可少。
然而德育往往被學生認為大而無物,也讓很多班主任不好入手。實際上,德育完全是從小事開始,從小事體會,從小事總結。劉備教育兒子劉禪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讓學生知道愛衛生是一種良好的品質,而不愛衛生是為人所嫌棄的;愛好體育鍛煉,是獲得健康身體的保證,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對家人和自己的負責;插隊是無素質的人才去做的,愛護環境是良好道德的體現。讓學生看到老師在鍛煉身體,讓學生看到老師在公共場合不抽煙,讓學生看到老師在課堂不接電話,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就會逐漸模仿從而形成習慣。
而如果班主任在這些小事上要求學生做到而卻不能自我要求,那么學生不會遵守,就不會對班主任產生信賴,甚至會對班主任本人的行為品質產生懷疑。班主任應以自己的身教,讓學生深刻理解:做事先做人,做人先守禮的道理!
二、積極融入學生,尋找讓學生易于接受的工作方法
所有的學生都不愛聽單純的說教,他們更注重實際。然而實際工作中,很多的班主任,都容易把自己定位為“單純的管理者”,不經意間就會形成居高臨下的“紀律執行者”。
初中生的年齡大多在13至16歲之間,他們思想活躍,無論是思想上還是生活上都有一定的獨立能力。在學習和生活中,如果班主任采用單純批評和說教,即便學生心里知道自己的錯誤,但叛逆也會導致嚴重的逆反心理,不能接受班主任的處理方式,從而演化成不認可班主任本人。這在實際工作中常表現為:班主任往往覺得很無奈,覺得自己為了學生考慮,卻得不到學生的認可。
這就像在部隊一樣,盡管有嚴格的紀律條令作為約束的根本,但是一個優秀的指導員或政委,也不會單單的用紀律條令來管理士兵。如果戰士犯錯了,他們往往會以兄長,朋友,長輩的身份用談心的方法去為戰士剖析問題和影響,讓戰士知其錯,知其所以錯,讓戰士接受他們的處理方法,從而接受他們,然后建立威信。因為,人與人之間,絕大多數代溝的產生,并不是因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為大家對處理事情所使用的方法產生不同的理解和看法而形成。
所以班主任也應讓學生感到班主任不單單是“單純的管理”,而是“理解的管理”,先從接受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從而接受班主任本人,一旦班主任的威信建立,就會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三、了解欣賞學生,挖掘學生的優點肯定學生的特長
現代的學生是一群個性張揚的孩子,他們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動手能力很強,有很大的可塑性。可是因為在中學,學習的基礎薄弱,長期得不到認可,多少隱藏著自卑心理。于是,在升入初中后,忽然覺得他們的很多行為不可思議,但是站在他們的立場去看就覺得他們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吸引人的注意、為了得到別人的欣賞。作為班主任要好好地利用這一點,要學會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學會賞識他們。
如何去做到這一點呢?首先,鼓勵他們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這樣既充分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而且激發了他們的熱情。其次,充分肯定他們的特長,比如唱歌,體育,書畫,演講等興趣特長,使他們得到認可。并且鼓勵他們參加相關的活動,無論成績,都要肯定并呼吁大家給予關注和支持,使之得到信心和歸屬感。最后,充分發揮他們不同的才能,參與班級的日常管理,營造班級積極向上的學習生活氛圍。
作為初中生最信得過的貼心人,班主任一定要善于挖掘孩子自身的優點,多鼓勵學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充分肯定學生的行為,要知道,對于教育者而言,學會賞識,也是一份不可估量的正能量。
四、關愛尊重學生,給予學生關愛的溫暖與被重視
“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教育的靈魂——愛,永遠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價值。作為一名班主任老師,我們只有對學生具有一顆強烈的愛心,用滿腔熱情去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引導他們健康成長,走向“更高處”,用自己寬容的心態去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所犯的幼稚錯誤。
在日常班務管理中,我們特別是對那些所謂的“差生”更要進行認真的心理輔導,在他們取得一點進步時,不斷鼓勵,因為,賞識與鼓勵始終是學生前進的最大動力。學生的進步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教師對他們的愛,所以說,教育的最佳藝術境界就是用愛來融化學生心頭的堅冰,讓教師的那顆熾熱的心走進學生迷惘的世界,這樣,學生才能感覺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我們只有給學生以充分的尊重,學生才能感受到一種心底里的師生平等。學生永遠是教育的主體,只有引導學生去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實現,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展示。在教學的每一個細節里,班主任更要尊重學生的人格、意愿、隱私權等等,采用一切方式充分肯定學生,與學生心連心,使學生真正信任你,這樣才會建立起師生平等的話語體系。
陶行知先生提倡并一生踐行的“兼容并包”,應該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工作的準則。作為一個班級的引導者、指路人,影響到的是數十個學生,甚至是他們的將來的人生和家庭。所以,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用自己的言傳身教去引導學生,用自己寬廣無私的胸懷包容學生,做學生的生活上的貼心人,學習上的指路人,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與學生形成互動,打成一片,則班級管理工作就一定能取得與付出相應的回報成績,就能建設快樂學習,健康向上的積極學校班集體。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