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峰 ,杜廣超,賀湘瑾
(1.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03; 2.61413部隊43分隊 湖北 襄陽 441052)
3MZ3220B軸承外圈超精機主要用于外徑130~200 mm、寬度22~42 mm深溝球軸承和角接觸球軸承外圈溝道的超精加工,主要為降低表面粗糙度,改善溝道圓度、波紋度,以滿足低噪聲、高精度軸承的生產需求。機床的(全自動)加工步驟為:工件旋轉→上料→壓輪壓緊工件→擺架箱進入加工位置→油石壓緊工件溝道→(擺頭擺動)溝道超精→油石上抬→擺架箱退回→壓輪退回→下料。如此反復,實現工件溝道的超精。但由于原機床電氣和結構部分有不合理之處,加工過程中常會出現端面支承損傷、電動機和變頻器故障率高、油石斷裂等現象,急需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超精過程中時有工件軸前端面支承的合金環被撞斷的現象。觀察發現,設備加工輕型產品(工件厚度小)時,壓輪設計的行程較大,且壓輪裝置無前限位功能。當自動加工中壓輪壓緊工件和端面支承時,工件與端面支承為面接觸,端面支承不易損傷;當出現無工件的情況時,壓輪會直接壓到端面支承上,因壓輪自動調整回轉余量,使壓輪與端面支承接觸往往為一端的線接觸,且壓力較大,導致端面支承上脆性合金環斷裂、破碎。另外,無工件時,機床會自動空循環,造成能源的浪費。
為解決上述問題,增加了無料電氣保護裝置,在進料槽中安裝接近開關,并入PLC(圖1)并更改程序。當料槽有料時,接近開關感應并發送信號至PLC,PLC控制程序往下運行;當料槽無料時,接近開關未感應不發送信號,自動循環不啟動,直到料槽有料后才能繼續循環動作。改進后,無料時能夠很好地保護端面支承不被后續動作損傷,并有效控制了無料時的機床空循環,節省了等待過程的能源消耗。

圖1 增加有料檢測后電器原理圖
原機床設計為開機后工件軸一直旋轉,若調整不當容易造成壓輪壓緊時工件的壓偏或飛出,而且影響電動機、變頻器的使用壽命。
因此,對自動加工電動機控制方法進行改進,將原工件軸一直旋轉改為當壓輪壓緊工件后工件軸開始旋轉;當超精結束后擺架箱退回原位時工件停止旋轉,如此循環反復(圖2)。在壓輪下座處安裝一個接近開關并調整好位置,當壓輪壓緊工件時,壓輪上座和接近開關感應,通過感應開關控制中間繼電器,接通變頻器以控制工件軸旋轉;當超精結束后壓輪座退回,此時接近開關控制中間繼電器斷開,繼電器控制變頻器中斷,工件軸停止旋轉。改造后設備自動加工正常,安全性提高,電動機、變頻器使用壽命延長。

圖2 改進后電動機控制原理圖
原機床油石壓抬部分采用液壓杠桿原理控制油石的壓緊和抬起,杠桿部分經常嚴重磨損;油石抬起和擺架箱退回基本同步,液壓經分流造成油石抬起較擺架箱退回動作稍慢,容易產生干涉,使油石還未完全脫離工件溝道而被擺架箱退回動作拉斷。
改進后將油石壓抬改為氣動控制,利用氣缸帶動小導軌副控制油石的壓抬,使油石壓抬動作與擺架箱退回動作分別為氣壓、液壓控制,互不干涉;在程序上增加延時功能,確保油石抬起2 s后控制器再控制擺架箱退回。改造后徹底解決了原杠桿部分容易磨損的故障,有效避免了發生油石斷裂的問題。
通過對機床增加電氣保護裝置、改進電動機控制方法和對局部不合理結構進行改進,有效降低了機床故障率,節約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