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利
【摘要】目前,技校德育課教學仍然只重視德育教材,忽視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學生的課堂信息、師生的和諧關系、校園的文化氛圍等隱性課程。我的德育課教學圍繞展示教師人格魅力,捕捉學生課堂信息,建立師生和諧關系、營造校園良好氛圍進行了大膽探索,收到了明顯的效果。
【關鍵詞】技校德育課 隱性課程資源 挖掘 利用
技校德育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學生的課堂信息、師生的和諧關系、校園的文化氛圍等都是技校德育課的隱性課程資源。雖然他們不能構成課堂教學的直接內容,但卻能持久地、潛移默化地影響技校德育課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隱性課程資源不僅能促使顯性課程資源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科學人文知識,而且對學生的道德、態度、價值、個性、情趣等人格方面有著重要的塑造作用。所以,挖掘和利用技校德育課的隱性課程資源,會使學生更容易受到感染、暗示、同化和激勵,從而改變情緒情感、行為規范和生活方式,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產生積極而久遠的影響,提升德育課的育人功能,培養德育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提高德育課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展示教師的人格魅力
教師的人格魅力是主要的隱性課程資源。教師的人格魅力不僅取決于教師本人的人格修養,還涉及教師的業務水平和工作態度等,具體體現在其一言一行上。教師的人格魅力對正處于成長階段的技校學生的人格會產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影響,會不自覺地根植于學生心靈之中,甚至于教化其一生。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對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發展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者的一切。”由此可見,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不是一種暫時性的教育因素,它像種子一樣撒播在學生的心田,時刻在學生的精神世界里綻放出的美麗的花朵。
課堂不大,但是學問很多。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不僅應考慮教學任務如何完成,更應該思考課堂如何展開,如何使自己的人格魅力的發揮在課堂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使自己的教學有與眾不同的風格。因此,技校教育課教師一方面要加強品德和人格修養,愛崗敬業,樂于奉獻,不斷提高自身道德素質,修煉自己誨人不倦的非凡愛心和耐性;另一方面,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精于專業,不斷汲取各專業學科、各方面的知識,拓寬知識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素質,設法使自己具有一流的教學水平、嚴謹的治學作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高超的教學藝術。
二、捕捉學生的課堂信息
學生的課堂信息也是重要的隱性課程資源。它產生于師生交流互動的變化,發展過程中,它產生于師生交流互動的變化,發展過程中,包括言語信息和非言語信息。具體包括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雙向互動引起的思維碰撞、觀點交鋒和情感交融,進而迸發出思想火花;學生的各種困惑、困難和障礙以及進而產生的一些謬誤;學生遇到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或提出一些富有建設性的想法等。教學過程中的各種信息并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活動中形成的師生互動過程中傳遞的信息。要使這些互動的反饋信息對教學的調整與優化產生影響,教師必須對這些信息有意識、有目的、盡可能多地進行捕捉,從中篩選有效的信息,排除一些干擾信息或者與課程無關的信息。教師應根據各種反饋信息,有效調整課堂節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學生的課堂信息雖不是教學的直接內容,但對教學有間接性和隱蔽性的影響。因此,教師面對學生的課堂信息要學會傾聽;面對學生的一些奇特的想法或古怪的問題,應盡可能地回應,不能以不屑一顧的態度,輕易做出判斷,要防止挫傷學生創造激情。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課堂信息,實時調整自己的預設,重新組織教學,使學生的思緒飛揚,使課堂和諧非凡,使教學朝著有序的方向前進。
三、建立師生和諧關系
師生和諧關系也是重要的隱性課程資源。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原動力。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對提高課堂效率十分重要。所以,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牢固樹立起學生主體觀,把學生視為課堂的主人、發展的人、有潛能的人;要熱愛每位學生,相信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要把微笑帶進課堂,把激勵帶進課堂,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為學生自主學習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
如在講《職業道德與職業指導》第一課第二節“職業與專業”時,筆者積極地參與到“專業學習的重要性在哪里?如何學好專業知識?你打算將來選擇什么職業?所學專業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有哪些?如何才能考取這些資格證書?”等小組討論中。筆者用自己的身心去影響學生,激發其討論的激情;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使其與自己心心相印,協調一致,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使這節課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營造校園良好氛圍
校園的良好氛圍也是重要的隱性課程資源。它包括校園的各種物質資源和精神文化資源。
物質資源主要是指優美的整潔的校園環境,它不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抑制人的不良行為,而且還能消除正面教育所引起的學生逆反心理,收到意想不到的育人的效果。
精神文化資源主要是指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技校德育教育課教師要努力營造有利于學生德育提升和人格塑造的校園環境和氛圍。例如,利用黑板報每周為全校師生刊出國際、國內要聞;利用校廣播臺和報刊,由學生定期對重要時政進行點評;利用宣傳窗,第二天更換各類報紙;利用教學樓的走廊、過道墻壁,懸掛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等,特別是本校優秀畢業生的典型介紹;在學校顯眼、重要處樹立保護環境的“溫馨提示”牌。這樣,既可以拓展和豐富教學資源,也可以使學生養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習慣,增強其責任感和使命感,還可以使學生把保護環境的“溫馨提示”內化成自己的品質,特別是可以把本校優秀畢業生作為自己成長的榜樣。
另外,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文化傳統也是德育課可挖掘和開發的隱性課程資源。
總之,技校德育課教師應該重視德育課隱性課程的挖掘和利用,做這項工作的有心人,以積極、樂觀、向上的精神投身于教學實踐,隱性課程資源便會自然而然地進入技校德育課堂中,使德育課教學更有效率。
參考文獻:
[1]吳剛平.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 [J].全球教育展望,2001,(8):10-12.
[2]王鑒.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多元化模式 [J].教育評論,2003,(2):2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