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祥元
武威市涼州區第一幼兒園創辦于1952年,是涼州區第一所“省級示范性幼兒園”,溫暖馨香的校園,典雅整潔的環境,功能齊全的設施,內涵豐富的教學,無不吸引著眾多幼兒,成為幼兒向往的幸福樂園。涼州區第一幼兒園有一群充滿活力、朝氣蓬勃、極富凝聚力的好教師,有一位能吃苦、敢想敢干、敢做敢為、關愛幼兒、體貼下屬的好園長。2014年,該園被甘肅省總工會授予“省五一巾幗獎”。
有了好老師,才能成就一流幼兒園
“好的幼兒園首先要有好的老師,要有一流的教師團隊,有了一流的教師團隊,才能成就一流的幼兒園。”從事多年幼兒教育工作的劉曉燕,對此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
工作以來就從未離開過幼兒教育一線的劉曉燕知道,要有好的教師隊伍才能成就一流的幼兒園,自2006年擔任園長開始,她便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全力打造思想作風實、師德修養高、創新精神強、業務素質好的一流教職工團隊,讓每一位教師都把愛崗敬業作為做好幼教工作的首要條件。
職業道德水準是衡量一個團隊整體素質高低的重要標桿,也是隊伍建設的核心。為了提高女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培養全體員工愛崗敬業,愛幼如子,樂于奉獻,敢為人先的精神,劉曉燕和領導班子一起率先垂范,積極履職,將師德師風建設放在首位,引導教職工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帶動幼兒園黨、政、工共同攜手,形成合力。
幼兒園采取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深化師德教育。每周開展一次以關愛成長為主題的教研活動,每月組織教師進行一次教師形象大討論,每半個學期做一次家長問卷調查,每一個學期舉辦一次師德演講比賽,每一年開展一次“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先進個人”評比。副園長管軼鐘告訴記者說:“活動的開展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積極性,增強了榮譽感和使命感,讓‘心中有目標,眼里有孩子成為每位教師遵守的自覺行為。”
在重視職業道德規范的同時,涼州區第一幼兒園還鼓勵教師積極參加省、市、區組織的教學能手競賽、保育員技能大賽、論文評比、教育教學反思評比等活動,讓保教人員在競爭中逐步提高。幼兒園引導廣大教師樹立終身學習思想,鼓勵教師參加繼續教育,通過各種渠道繼續學習,提升學歷水平。
幼兒園經常性地開展教學練兵活動,包括教育觀摩研討、專題教學觀摩研討、創造性游戲觀摩研討、青年教師講故事比賽、“五項全能”競賽、保育員知識競賽、技能大賽等活動,在全園教師中形成了比、學、趕、傳、幫、超的良好氛圍。
春華秋實,付出總有回報。教師的全方位成長,為幼兒園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善于愛孩子,才能成為好老師
以愛為圓心,涼州區第一幼兒園提倡對幼兒個性的培養、人格的塑造以及能力的鍛煉,讓孩子從幼兒園開始就打下做人的基礎。保教主任王彩霞說:“教師要對孩子少一些要求,多一些包容,少一些苛責,多一些鼓勵。教師只有多愛孩子一些,才能算是一名好教師。”
記者從幼兒園一日活動工作流程看到,園里對大中小不同年齡段幼兒、老師、保育員都有具體而明確的要求,指出了每一個環節中幼兒、教師、保育員分別要規范的各項行為,細化了每個活動環節中教師、保育員的關注點,細化了帶班過程中的安全問題,使教師心中清晰明確如何組織一日活動,每一個細節都突出了管理的規范,突出了教師的拳拳愛心。
在涼州區第一幼兒園教師的眼中,這里的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貝,教師都會用充滿愛意的、欣賞的目光,探求每個孩子的長處。在這里,孩子們被賦予了學習、生活、成長的自主權。“讓孩子快樂,才是成功的教育,也是我們推崇的幼教理念。幼兒園應該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幫助孩子快樂成長。”幼兒園工會主席張俊山說。
“高尚的師德,讓我們的女教師為了幼兒健康成長,不計報酬,犧牲大量的休息時間,自覺加班加點來布置教室環境、準備教學教具、召開教研會、進行家訪。”王彩霞對記者說。
這樣的努力,也讓全體女教師擁有了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獲得了社會的尊重認可,贏得了家長的普遍贊譽,更贏得了孩子們的無限愛戴。
有了好環境,才能牢牢地吸引幼兒
站在涼州區第一幼兒園的門前,就仿佛看到了童話般的世界,走進這方小天地,就能看見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臉。
記者看到涼州區第一幼兒園戶外場地布局合理,綠樹成蔭,花草蔥郁,有草坪、玩沙地、種植園,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園內處處洋溢著童心、童趣,富于現代氣息。接送孩子的家長告訴記者:“第一幼兒園的園內環境很好,孩子們很喜歡。”
多年的幼教工作經歷,使劉曉燕認識到,改善辦園條件是提高辦園質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涼州區第一幼兒園從2006年開始,加大投入力度,對整個園舍進行了全面改建和徹底修繕。改造了幼兒活動室、盥洗室,鋪設了木地板,用色彩清爽、圖案活潑的壁紙布置室內墻壁,更換了盥洗室內的衛生潔具,制作軟包墻用來展示幼兒作品,使幼兒活動室內空氣流通,日照充足,無噪音、無污染。
“如今,幼兒園的樓道里鋪的都是塑膠地板,防水、防潮、保暖、抗菌的效果很好,這樣幼兒在玩耍和跑跳的時候,就不會像跌倒在水泥路面一樣嚴重受傷。還有就是,塑膠地板顏色各異,這也可以起到裝飾和美化園所的目的。” 涼州區第一幼兒園總務主任齊典平告訴記者。
說到裝飾園所,總務主任齊典平還告訴記者,幼兒園對教學樓外墻也進行了裝飾裝修,色彩搭配合理、圖案鮮明生動的教學樓外墻,成為幼兒園無聲的老師,無形的教材,發揮了環境育人的重要功能。這些都使整個園所充滿了藝術氣息,進一步提升了整體建筑的實用性與美觀性,為打造現代化品牌園所奠定了堅實基礎。
同時,幼兒園因地制宜地利用園內走廊、樓梯角落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立體空間,還設置了公共游戲區,打造富有童趣的、充滿教育的、立體的、豐富的園內環境。各班級創設了具有開放性、操作性、多變性、實用性的活動區角環境,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擺弄、探索、表現為主的方式進行個別化的自主學習活動,充分發揮孩子的主體性,有效地促進孩子的自主發展。
涼州區幼兒園不但注重教學環境的改變,更加重視食堂的擴建。幼兒園的食堂增加了粗加工間、面食加工間、操作間、庫房、更衣室等,布局更加科學合理。除此之外,還添置了大型蒸車、消毒、保潔一體柜,增設了不銹鋼操作臺、炊具等,做到設施設備符合示范性食堂的要求及實用要求,做到了生熟分開,生進熟出,互不交叉,確保幼兒的飲食安全。
善于抓管理,才能打造精品幼兒園
當記者問孩子為什么會喜歡這所幼兒園時,天真快樂的孩子紛紛爭著回答:“好玩!”“老師喜歡我,今天老師抱了我。”“我畫的畫掛在教室里了!”“我們班有好幾個獎狀!還有獎杯呢!”……
孩子的天真折射出涼州區第一幼兒園的溫暖、可親,更反映出幼師愛生如子的情懷,而愛是可以傳遞的,這樣的情懷,更多地來自幼兒園的管理方式。涼州區第一幼兒園的管理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創新管理機制,變管理為服務,把妥善處理園領導與一線教師之間的關系當作“人心工程”來經營。為此,幼兒園營造了團結關愛、分享合作的工作環境與氛圍,給教師提供了廣闊自主的空間和自由的表現舞臺,進一步促進了幼兒園工作質量的提高。
從2006年開始,劉曉燕就帶領所有教學崗教師到蘭空機關幼兒園、省保育院、蘭州市城關區保育院等一流幼兒園參觀學習,并且讓骨干教師跟班學習。這樣的培訓學習,實現了教師思想由內而外的根本轉變,改變了保守的教學思想。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涼州區第一幼兒園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改變傳統的集體教學模式,進行開放式的小班額教學和游戲活動,并以主題活動和區域活動相結合為主要的教學模式。
辦園思路,辦園模式的轉變,給幼兒園教師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同時也為幼兒園的發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為了使教師的教學實踐得到先進教育理論的指導,涼州區第一幼兒園又陸續派出多名教師到北京、上海、陜西、山東、寧夏、南京、廈門和蘭州等地學習。外派教師回來后又在幼兒園進行園本培訓,將自己吸收到的新思想、新理念在教師間盡快傳播,達到大家共同培訓學習的目的,這樣的培訓,徹底改變了教師,改變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教師的改變又使幼兒園充滿無限生機和活力。
追求卓越是一個不斷錘煉、不斷提升的過程,這樣的努力換來的是教職員工全心全意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是教職員工心甘情愿為幼教工作無私奉獻的決心。
春催桃李,百花爭艷吐芬芳;愛灑童心,雛鷹展翅競翱翔。涼州區第一幼兒園充分發揮婦女的“半邊天”作用,用汗水澆灌花朵,用心血啟迪童心,讓每一個孩子都在快樂中成長,在成長中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