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瓊麗
摘 要:當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培養的學生不能很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本文對課程設置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并以就業為導向,對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實現課程體系的模塊化。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課程體系;模塊化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422(2014)04-0055-03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學前教育領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本科、高職、中職學校都設置了學前教育專業。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定位是培養具有幼兒教師必備的彈、跳、唱、畫、說、寫、做等技能的專門人才。但近幾年來,通過對中職學前教育畢業生的用人單位的跟蹤調查,用人單位認為畢業生的整體水平有所降低,如學生專業技能較差,缺乏教學實踐經驗,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不夠全面,無法很快適應崗位需求。究其原因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課程體系上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1.培養目標、職業定位不準確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應定位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文化基礎知識、系統的專業理論和熟練的專業技能,能從事幼兒教育一線工作,可持續發展的中級應用型專業人才。其就業崗位是幼兒園一線教師,并適當關注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當前很多中職學校存在目標定位不準確的情況。有的重理論輕實踐,強調了知識的掌握,但對技能沒有作出應有的要求,照搬本科院校的課程設置;有的重技能輕理論,雖對專業技能課作出明確的安排,但專業理論課只開設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學三門課,公共文化課卻一律不開。忽視了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使得學生的培養目標不全面,崗位適應能力較弱,導致社會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認可度下降。
2.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系統性
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分為公共文化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四大板塊,各板塊的課時比例,要開設哪些課程,課程開設的先后順序;各門課程的總課時數,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的比例,這些都是課程設置要充分考慮的問題。但有些學校未經嚴格科學的論證,就匆忙制訂課程體系,導致課程體系存在較大的隨意性、盲目性。例如,在課程設置的先后順序上,有些學校沒有清晰的理解,對于基礎課與專業課之間的順序考慮不周,出現了新生開設許多專業課,而上專業課所必需的基礎課卻在高年級開設,使許多學生學習起來很困難,無法真正掌握專業課程。在高年級開設基礎課,學生缺乏興趣,造成學生的知識體系相當混亂。有些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沒有同步進行,實踐教學不是用來驗證理論知識,而是另搞一套,與理論教學嚴重脫節。凡此種種,導致學生無法系統地獲得就業崗位所必需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在就業時缺乏競爭力。
3.課程內容與行業發展不相適應
近年來,我國幼教事業迅速發展,教育改革成果突出,主要反映在幼兒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和教師的素質方面。但目前多數中職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滯后于幼兒教育改革的發展。如有的學校開設的課程仍停留在過去幼兒園的分科教學階段,許多教材理論陳舊,脫離現階段幼兒教育發展的實際;有的學校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沒有考慮學生的就業實際,如美術課很少訓練兒童畫,卻大量訓練素描、色彩。許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設置課程時忽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沒有為學生今后的繼續學習打好理論基礎,不利于學生職業角色的轉換。例如,針對0~3歲嬰兒的早教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急需大量的早教人員。但由于目前學前教育專業在課程設置上缺乏前瞻性,導致學生畢業后,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轉崗培訓,才能真正從事早教工作,影響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二、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問題分析
1.領導觀念原因
目前,多數中職學校的專業教學計劃由教務科長直接制定,對于教務科長不熟悉的專業,只能照搬兄弟學校的課程設置。有的領導自身沒有系統的學前教育知識,對學前教育專業的社會需求和行業發展不甚了解,想當然地制訂教學計劃。有的領導好大喜功,一味追求表面光彩,沒有對本地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需求進行深度調查和科學論證,而是跟著感覺走,跟社會熱點走,削弱學生崗位和發展需要的基礎課程。
2.師資隊伍原因
首先,學前教育專業存在專業教師嚴重不足,雙師型教師少等問題。如有些專業基礎課由本校其他專業教師承擔,由于他們缺乏相關的學前教育專業背景,不了解當前幼兒教育工作對幼兒教師專業技能的要求,在制定課程教學目標時,往往會出現要求過高或過低,甚至脫節現象。其次,學前教育專業師資結構不合理。最后,有些學校最初可能有一份合理的教學計劃,但由于師資原因,在實施過程不得不調整教學計劃,取消師資缺乏的課程,改上師資充裕的課程,這種“因人設課”導致學生缺乏系統的專業知識及技能。
3.教學設施設備原因
學前教育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本專業要開設很多校內實訓項目,使用的實訓室包括:音樂室、琴房、畫室、舞蹈室、形體訓練室、手工實訓室、語音室、微格室、電腦機房等,多數實訓室為學前教育專業專用,不能與中職學校其它專業共用。由于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校內實訓室種類、數量偏少,設備落后,急需升級換代。這直接影響實踐性教學的實施,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各門課程只好偏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只能草草過場。
三、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思路
1.轉變觀念,明確培養目標
課程設置應樹立“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理念。以就業為導向就是要適應市場需求,想企業之所想,主動適應產業結構的變化,主動與企業溝通和合作,由校內專業帶頭人和企業代表共同制訂教學計劃,使教學計劃能夠與市場需求良好對接。以能力為本位就是要加強實踐教學,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
教學計劃要包括實驗、實訓、實習三個實踐環節,教學內容不僅要“必需、夠用、實用”,還要重視其前瞻性。使學生畢業后不僅適應當前的崗位需要,還能適應該崗位的未來發展。例如,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不僅要適應目前 3~6歲幼兒教育的需要,在條件變化時,通過自學或者短期培訓,就能夠適應 0~3 歲嬰兒教育的需要。
2.加強師資和實訓基地建設
采取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師資隊伍的教學水平和專業水平。首先,定期派專業教師到幼兒教育一線崗位鍛煉,了解當前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要求,提高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實用性,把專業教師培養成為“雙師型”教師。其次,根據現有課程的教學需要,安排基礎課教師在本校聽專業課,逐步轉型為專業課教師。最后,從兄弟學校和有關單位有針對性地選擇專業人士擔任兼職教師,向社會招聘和引進有豐富專業知識和嫻熟操作技能人員到校任教,從而優化師資隊伍結構。
實訓基地建設要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以就業需求為依據,體現專業特色和水平,滿足實踐教學環節的需要。第一,學校要堅持“自力更生、爭取支持”的原則,加強資金的籌措力度,按照輕重緩急,分期分批建設和改建專業實訓室,添置和更換各種儀器、設備,并要提高實訓室的利用率。第二,學校和專業要加強與幼兒園的聯系,從眾多幼兒園中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幼兒園作為本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提前感受幼兒園的工作氛圍,縮短上崗適應期。
3.課程體系的模塊化改革
現行的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采用分科設置,這種單一的課程模式容易造成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與實際工作差距較大。因此,筆者在分析就業崗業特點的基礎上,將課程體系按知識和職業能力要求,分成崗位基礎、崗位知識、崗位技能三大課程模塊。根據不同的就業方向,各課程模塊都設置必修課和選修課,使學生學習的選擇性更大,一方面保證學有余力的學生享有更多的學習提升機會,另一方面使得某些課程學習確有困難的學生,能夠通過選修其它課程,獲得足夠的學分,順序完成學業。使教學更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更能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每個模塊相對獨立,學生每學完一個模塊就獲得一項職業崗位能力。
崗位基礎模塊包括各種公共文化課程,包括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英語、計算機基礎、政治與法律基礎、就業指導、體育、教師職業禮儀等課程,這些課程不僅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而且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視野、提升文化素質,以便在擔任幼兒教師以后,能對幼兒在生活中遇到的有關自然、社會現象做出適當的、科學的解釋。
崗位知識模塊是對學生進行系統專業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培訓的一類課程。主要包括幼兒教育學、幼兒心理學、幼兒衛生學、幼兒文學、幼兒英語、幼兒園管理、音樂基礎、美術基礎、幼兒活動設計、現代教育技術等。專業基礎課具有很強的定向性、應用性特征,專業基礎課作為專業課的基礎,其門數、教學內容以“必需、夠用”為原則,不苛求理論的完整性,而是突出理論的應用性,以實現能力培養目標。學生只有在學好專業基礎課程后,才能深入地理解崗位技能類課程的一些操作原理和操作技巧,有利于學生職業技能的掌握和提高。
崗位技能模塊是針對某一職業崗位(群)所要求的職業技能設置的一類課程,,凸顯其綜合性和實踐性。主要包括保育技能模塊(幼兒衛生與保健、幼兒生活安排、幼兒營養)、教學技能模塊(活動設計、活動組織、活動實施、活動評價)、舞蹈技能模塊(舞蹈表演、幼兒舞蹈編排)、美術技能模塊(兒童畫創作、手工教學、教玩具制作、環境創設)、音樂技能模塊(鋼琴彈奏、聲樂演唱、兒歌伴奏)、語言技能模塊(普通話、幼兒教師口語、故事表演、兒童文學創編)等,此外,前五學期都要預留一周用于各種校外實習(幼兒園認識見習、保育崗位實習、教育實習),最后一學期為頂崗實習。通過不同的模塊訓練,使學生系統的、全面掌握幼兒園各個崗位所需要的技能,實現教學內容與工作崗位的無縫對接。
四、結語
隨著社會對幼教和早教事業的重視,學前教育人才將在各自的工作崗位發揮自己的作用。因此,實現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模塊化改革,對于提高學生實際工作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鄂秦泰.關于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2008(6):142-143.
[2]山顯斌.淺析幼兒園教改背景下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0(1):144-147.
[3]田曉蒞.關于優化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的探討[J].綏化學院學報,2010(6):170-171.
[4]張承宇.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問題的思考—基于內江師范學院現狀[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5):118-120.
責任編輯 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