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婷婷
投票是公民行使權利表達意愿的重要形式,按照什么規則投票,采用什么方法投票,直接影響到選舉人或表決人的真實意思表達。除了舉手表決、選票表決之外,還有更多有趣的表達形式。
貝殼放逐法
公元前六世紀,在民主的發源地——古希臘城邦雅典,一個名叫克利斯梯尼的政治家發明了一種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民主制度的雛形:“貝殼放逐法”(又稱“陶片放逐法”)。所謂“貝殼放逐法”,就是在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會第6次常務委員會會議期間(12月),常務委員會會詢問公民大會是否需要進行“貝殼放逐法”投票,以使城邦擺脫影響力太大的人士,如果大會表決通過該提案,則于翌年的2月或3月間實施放逐投票,地點在雅典的阿哥拉。但放逐投票會議的召開并不意味著一定有人被放逐,因為雅典法律規定放逐投票須達到6000人(超過城邦公民的半數)的法定人數。
投票當日,阿哥拉中央用木板圍出一個一個圓形場地,并留出10個入口,與雅典的10個部落相對應,以便同一部落的公民從同一入口進場。投票者在選票——貝殼或陶片較為平坦處,刻上他認為應該被放逐者的名字,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如果選票總數未達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無效;如果超過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將票分類,得票最多的人士即為當年放逐的人選,放逐期限為10年。被放逐者無權為自己辯護,須在10天內處理好一切事務后離開。一旦城邦需要,被放逐者可以立即召回,恢復原來的權利。
在古希臘歷史上,曾經有多位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因“貝殼放逐法”而被流放,客死他鄉。比如著名的馬拉松戰役英雄亞利斯泰提;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地米斯托克里等。
白豆黑豆抽簽法
雅典公民把擔任公職當做一種榮譽,誰要是一生中什么公職也沒有擔任過,誰就將被認作是懶漢和沒有出息的人,那可是一生的恥辱。那么公民是怎樣擔任上國家公職的呢?通過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的選舉。
按照雅典城邦的規定,公民大會由年滿20歲男性公民參加,每9天在雅典城兩邊的廣場上召開。會上,每個公民都可以登上講臺對國家的政策和所有公職人員提出批評和建議。國家的一切重大決定必須經過公民大會討論表決后方能生效。在選舉公職大會上,每個年滿20歲的男性公民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是500人會議。議員是由10個選區從20歲以上的公民中抽簽選出的50名議員組成,任期為一年。在一年中各選區的50名議員團輪流擔任一次主席團。每天早晨,主席團還要抽簽選舉一名議員為執行主席,任期只能為一天,不得連任。雅典由于采用抽簽制度,使得每個公民都有了擔任議員的機會。而且議員任期只有一年,不得延期。
那抽簽是怎樣進行的呢?在一所寺廟里,放兩只箱子,一只放著寫有侯選人名字的名單,另一只放著白豆和黑豆。抽簽時,由最先選出的執政官從一只箱子里取出一張名單,從另一只箱子里取出一粒豆。如果是白豆,這個人就當選了;如果是黑豆,那只好等下一年再碰碰運氣了。
紅綠票 豆選法
在我國的抗戰時期,抗日根據地比較普遍的農村選舉方式是紅綠票法和豆選法。
紅綠票法屬于票選法的一種,具體施行是這樣的:發給投票人額定的紅綠票,而讓候選人坐在臺前,背對著投票者,每人背后一個票箱,紅票意味著同意,綠票意味著反對,投票人對每個候選人只能投一種顏色的票。
豆選法是根據地使用得最為普遍的一種選舉法,其法以豆粒(什么豆子都可以,已經用過的有黃豆、綠豆和蠶豆不等)作為選票,每個投票人發給一定額數的豆粒,每粒表示一票。選舉會議由大隊長主持,他在宣布會議紀律和注意事項后,提名通過了監票員、唱票員、記票員。監票員站在屋子中央,將六個碗排放在一長凳子上之后,便反復提醒大家哪個碗是哪個候選人的,投票時不要投錯。唱票員將一個大升筒子拿了出來,從里面抓出黃豆,從頭至尾依次給每一個有選舉權的人發了5粒。豆子發放完畢后,大隊長又多次問大家有沒有人沒拿到豆子的,有沒有人多拿豆子的,有沒有人少拿豆子的,接著,又宣講了選舉規則:每個人5粒豆子,條凳上是6個碗,分別代表6個候選人,這5粒豆子投在你信得過的人的碗里,每個碗里只能投放一粒,對你不同意的候選人的碗你可以不放豆子,但對任何人都不能放兩粒或兩粒以上。
投票開始,監票員等三人先投,他們將捏作豆子的手依次伸進每個碗內,與碗的內壁相碰,使別人看到投票者好像對每個候選人都投放了一粒。接著,他們站在凳子的旁邊看著大家投。大家模仿著監票員們的樣子,一個接一個有秩序地朝每一個碗里投豆子。
投豆子結束后,社員們都在原地看著,唱票員一個一個碗清點豆子,記票員在墻壁上畫著“正”字,監票員在看著,并在唱完一個候選人的豆子后,重數一遍,用紙包好,寫上名字。
兩重信封
在某篇介紹西方國家一所大學在做某項決策時進行投票的文章里,其中有個“兩重信封”的程序很有意思。方法是:選票要裝在兩重信封里:外重信封要由選舉人簽名,以證明是由有資格選舉的教員自己投的票,而不是別人投票;里重則是一只白信封,信封上什么都沒有,以保證“無記名”投票。選票裝在里重的信封里,封好后再裝入外重信封里封好。開票時,要有選民代表在場,通過外重信封確認所有的選票都是來自選民的有效選票之后,拆開所有的外重信封,將外重信封堆放一邊,然后再同時開拆所有無記名的里重信封進行票數統計。據悉,這樣的投票方式不僅僅用在國家領導人的選舉上面,而且是用在一切比較大的、或者有一定敏感性的問題的決定上面。
資料來源:知乎網;百度百科;《中共抗日根據地基層政權的選舉與文化回歸》,作者:張鳴;《從“背后投豆子”到“兩重信封”》,作者:仇春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