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楊鋒磊
回望過去一年,一系列的中外合資合作事件貫穿始終。這其中,東風、北汽對外的合作合作風頭正勁。
2013年12月16日,東風集團與法國雷諾在武漢舉行簽約儀式,組建東風雷諾合資公司。這意味著,目前唯一一個沒有國產化的跨國汽車品牌雷諾將在中國落地生根(詳見本刊本期報道)。同時,這也為2013年中國汽車行業風起云涌的合資重組潮劃上了一個圓滿句號。
2013年1月22日,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等12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到2015年,前10家整車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90%,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而行業集中度的提升能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和提升行業競爭力,資本運作具備充足空間。由此,有關中國汽車行業兼并重組的大幕隨之也悄悄拉開。
實際上,國內車企之間的兼并重組并非最為熱鬧,國外車企與國內企業的合資合作似乎更加引人注目,而有關放開合資車企股比限制的討論也一直沒有停息。長期以來,汽車整車合資中外資占股不得超過50%且外資合資伙伴不得超過兩家的限制是汽車產業政策的一道“紅線”。雖然外方對此頗有看法,行業內也存在著諸多爭議,但在此之前一直沒有解凍的跡象。2013年11月商務部有關人士關于“將進一步放開汽車等一般制造業領域的外資準入限制,其中也包括股權比例”的言論則讓這種外資投資準入有了松動跡象。11月中旬召開的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放寬投資準入”。隨著中國市場的逐漸開放,汽車行業中外資準入限制放開已是大勢所趨。
回望過去一年,一系列的中外合資合作事件貫穿始終。這其中,東風、北汽對外的合作合作風頭正勁。
1月26日,東風集團與沃爾沃集團在北京簽訂戰略聯盟協議,以資本為紐帶,正式構建起全球最大的商用車戰略聯盟。與通常的在華成立對等股比合資公司不同,東風與沃爾沃分別持有新的合資公司55%與45%的股權,東風成為大股東。新公司設立董事會,由7人組成,東風集團委派董事長,沃爾沃委派副董事長,東風經營層初期有八人構成,東風和沃爾沃各推薦4名,東風方面推薦總經理,沃爾沃方面推薦財務副總。
據悉,東風與沃爾沃聯盟內將共享產品平臺、制造資源、供應商資源和國際銷售渠道等,降低全價值鏈領域的成本,實現戰略聯盟的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新的東風商用車公司將研發、生產、銷售“東風”品牌汽車。產品覆蓋中、重型卡車,客車,專用車及底盤,發動機,變速箱等。新的東風商用車公司將利用雙方的技術和專長,對中、重型商用車產品平臺進行持續的改型升級,全面提升東風商用車的商品規劃和研發能力,建成世界級先進的商用車技術中心和商品規劃體系,構建滿足海外戰略需要的海外制造體系和海外銷售基地。
點評:東風與沃爾沃合資的消息已經“炒”了七年之久,這場可稱謂馬拉松式的談判如今塵埃落定,除了對東風集團的內部板塊格局乃至世界商用車的格局產生影響之外,也將中國商用車合資帶到了新的高度。
2月1日,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與其合作伙伴德國汽車制造商戴姆勒公司在德國斯圖加特簽署重大股權協議,這項被北汽內部人士稱為“北戴合”的戰略重組,架構分為三個層面、四項合作。其中,戴姆勒投資入股北汽集團旗下自主品牌乘用車板塊北汽股份12%的股權,為北汽自主品牌業務的發展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雙方對合資企業北京奔馳進行股權重組,重組后北汽股份持股比例增加到51%,實現對北京奔馳財務報表的合并。同時,戴姆勒在雙方的銷售合資公司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到51%。
除了資本合作外,在技術層面,戴姆勒無償將梅賽德斯-奔馳E級車平臺有關技術許可給北汽股份,用以開發北汽自主品牌高端車。在業務合作層面,北汽與戴姆勒合資將重組北京奔馳銷售公司。北汽與戴姆勒的戰略合作涵蓋了資本、技術和業務不同層面,包括戴姆勒向北汽乘用車提供車型平臺和技術,設立專業服務平臺整合現有北京奔馳銷售服務管理職能等。此次戰略合作將使北汽和戴姆勒形成更緊密的利益體,北汽發展自主品牌乘用車將能得到戴姆勒的全面支持,而戴姆勒在中國的發展也將更加穩固和深入。
點評:這無疑是一個雙贏的決定。“戴姆勒持股北汽股份將有利于在資金、技術、管理、品牌等各個方面促進北汽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將提升奔馳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表現。這一攬子涵蓋廣泛、意義深遠的合作,不僅創下國內汽車合資合作的先例,更重要的是實現了中方在合資公司的控股和主導權,為中國汽車合資合作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局面。同時,戴姆勒的入股,也將推動北汽股份實現上市。在融入北京奔馳資產,并且自主品牌得到戴姆勒全面支持之后,北汽股份將提升自身的投資價值,增強自主品牌項目競爭力,這將支撐上市后的股價表現。
5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與東風汽車公司在福州市舉行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字儀式,標志著雙方合作邁出了實質性的重大步伐,通過雙方的戰略合作,東風汽車公司將積聚集團資源,在乘用車、商用車、動力總成、汽車關鍵零部件以及汽車水平事業等方面,全力支持福建基地汽車事業發展。根據框架協議,東風汽車公司將以增資方式受讓福建省國資委持有的45%的福汽集團股權,實現在福建省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層面的合作。與此同時,東風汽車公司與福汽集團以組建投資公司的形式控股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投資公司持有東南汽車50%股權,東風公司以受讓的福汽集團持有東南汽車部分股權和增資方式出資,占投資公司2/3股權,由福汽集團占股1/3。
點評:東風與福汽的聯姻,是繼上汽收購南汽、長安整合航天系之后我國汽車行業最大跨區域戰略重組,此次重組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模式——有條件、階段性股權受讓:東風以增資方式受讓福建省國資委持有的福汽部分股權,并沒有采取一次性控股的方式,而是先參股后控股。先以增資方式受讓福建省國資委持有的福汽集團45%股權,實現在福汽集團層面的合作。如果后續在福汽產銷規模達到30萬輛時,將增持至60%。這種先參股再有條件控股的模式,為其他企業重組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例。
8月23日,沃爾沃汽車集團正式宣布,沃爾沃汽車在中國的國產化工業布局已經正式獲得中國政府批準。這一布局包括四個項目,大慶建立整車制造基地,張家口建立發動機制造基地,上海建立中國研發基地,以及在成都建立整車制造基地。8月27日,沃爾沃成都工廠正式開工,在成都工廠生產線啟動儀式上,沃爾沃汽車集團生產與采購高級副總裁拉爾斯?韋伯表示,成都工廠投產對于沃爾沃而言,是一個“里程碑事件”。
三年前,吉利成功并購沃爾沃。但礙于沃爾沃的外資企業身份,按照政策要求需要成立合資公司才能國產。李書福或許怎么也不會想到,已成為中國在跨國公司的沃爾沃在華國產竟然要走合資的途徑,事情就是這么離奇,以至于李書福自嘲“政府要求沃爾沃和吉利合資,等于我是左手和右手簽了協議”。這一項目審批歷時三年,最終通過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批準,成為了汽車合資項目的獨特案例。
點評:李書福曾對外宣布到2015年沃爾沃汽車在中國的銷售目標為20萬輛車,占領中國豪華車市場20%的份額,基于中國市場的良好預期,沃爾沃汽車計劃2020年全球銷售80萬輛。沃爾沃國產化項目終獲得批準,將為沃爾沃和吉利以及李書福打開通向成功之門,作為首家成功收購著名汽車品牌的本土汽車公司,他們的成功也對中國本土企業起到了示范作用。
2013年11月25日,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親自趕赴南昌簽署收購協議。江西省委書記強衛代表江西省省屬國有企業資產經營(控股)有限公司(簡稱“江西國控”)出席。本著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北汽集團收購昌河70%股權,江西國控持有江西昌河30%股權。根據雙方簽訂的協議,第一階段2014-2017年,北汽與江西國控共同投資130億元人民幣,將新昌河汽車打造成具有50萬輛整車、30萬臺動力總成產能的生產基地。對景德鎮、九江生產基地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并將新建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整車基地一期;新建零部件物流基地一期。重組之后,將帶動零部件、汽車服務貿易、汽車金融等上下游產業發展,昌河汽車將實現銷售收入500億元。
第二階段2018-2020年,投資將擴大至140億元,屆時,昌河將具有100萬輛整車,60萬臺動力總成產能。新建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整車基地與新建自主品牌、合資品牌整車基地將擴建至二期。按照北汽與江西國控的計劃,昌河將實現全產業鏈銷售收入1000億元。進入“百萬千億”企業級別。
點評:2013年北汽集團兼并重組的動作可謂大刀闊斧,8月與鎮江市人民政府在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華東基地落戶江蘇省鎮江市,計劃總投資150億元人民幣;10月26日,北汽集團云南產業基地(瑞麗)合作協議在昆明簽約,項目計劃總投資36億元。按照北汽集團的規劃,首先要完善全國性合理化產業布局,隨著對重慶銀翔、廣東寶龍、鎮江汽車等一系列的戰略收購,北汽已經完成了在西南、華南、華東及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布局,11月19日,與戴姆勒在全面戰略合作交割書上簽字,目前已經進入實質性全新合作時期,加上收購昌河汽車,徐和誼“一起走”的發展戰略將支撐北汽2015年實現整車產能400萬輛,營業總收入4500億元,進入國內汽車行業第一梯隊的目標。
作為法國第一大車企、歐洲第二大車企的標致雪鐵龍集團(PSA),在過去的2013年里,因陷入嚴重債務危機欲出售部分股份的消息一直與中國的東風汽車緊密相關。
曾被寄予厚望的通用與PSA的結盟并沒有使PSA的整體出現好轉,反而是花了3億歐元收購PSA7%股權的通用,目前面臨股值縮減一半的損失。截至目前,PSA集團仍舊面臨每天700萬歐元的虧損。
實際上,東風集團擬入股PSA的消息早在2013年5月份就已在業內流傳,但一直不太明朗。2013年7月,有媒體報道,東風集團擬入股PSA或快將成事。市場傳聞東風將購入PSA集團30%股權,隨后這一數字被降至20%。而在最新的報道中,PSA已與東風就深化合作達成協議,最可能的持股結構為:東風與法國政府各持股17.6%,并列為最大股東,而當前最大股東標致家族持股16.5%,通用汽車持股4.5%。按照PSA的思路,其希望在2014年一季度和東風達成最終入股協議。合作一旦落實,標致將“借東風”進軍快速增長的中國及東南亞小型轎車市場,東風則可分享法國車廠造車技術及全球分銷渠道。雙方皆大歡喜,各得其所。
點評:最新的消息是:12月12日,通用將持有的7%股份拋售,短短數日內P S A股票市值蒸發約10億歐元。近日又傳出新進展,神龍汽車有意收購P S A位于上海的研發中心,這意味著雙方的收購合作有可能從中國邁出第一步。東風和P S A兩者間的收購合作,內有通用集團這個前第二大股東,外有法國政府的影響,談判過程紛繁復雜,2014年伊始,二者能否求同存異、加快步伐迎來全新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