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益民
摘 要:教育的真諦在于用真愛喚醒心靈。真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施教者所必備。教育藝術方法是教育成功的先決條件。耐心是教育成功的保證。
關鍵詞:反思;教學方法;真愛;藝術;耐心
《再塑生命》是人教版八年級語文教材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課文,作者是美國著名女作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海倫·凱勒。選自《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教學中,海倫的家庭教師莎莉文的愛心和獨具魅力的教育藝術深深地感染著師生,同時如一道電光射入我的心靈。我無比慚愧地審視自己的教學,并對從傳統教學到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改革進行探究,莎莉文的教學和海倫的成功,無疑向人們宣告了一個教育永恒的主題,即教育的真諦在于用真愛喚醒蒙昧的心靈。
眾所周知,海倫在出生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腦充血病以致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喪失語言表達能力,成了一個集盲、聾、啞于一身的殘疾人。但她卻通曉英語、法語、德語、荷蘭語、雅典語五中語言,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世界著名的高等學府——美國哈佛大學。海倫的成長與莎莉文的名字緊緊地連在了一起。試想,一個人在無聲無光的世界里,想要與他人進行有聲語言的交流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每一條信息出口都已向她關閉。但是海倫竟然奇跡般地從地獄走到天堂。莎莉文老師是照亮她天堂之旅的燈塔。
請看莎莉文老師教學的幾個片段:
【片段一】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師帶我到她的房間,給了我一個洋娃娃。我玩了一會兒洋娃娃,莎莉文老師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寫doii這個詞,這個舉動讓我對手指游戲產生了興趣,并且模仿著在她手上畫畫。當我最后能正確地拼寫這個詞時,我自豪極了……從此以后,以這種不求甚解的方式,我學會了寫針、杯子以及作、站、行這些詞。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名字,我是在老師教了我幾個星期以后,才領悟到的。
【片段二】我們沿著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頂上盛開的金銀花芬芳撲鼻。莎莉文老師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噴水口上,一股清涼的水在我手上流過。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寫water——“水”字,起先寫得很慢,第二遍就寫得快一些。我靜靜地站著,注意她手指的動作。突然間,我恍然大悟,有一種神奇的感覺在我腦中激蕩,我一下子理解了語言文字的奧秘了。知道了“水”這個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過的這種清涼而奇妙的東西。水喚醒了我的靈魂,并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
上述的教學案例中,莎莉文老師無疑是成功的。洞悉她貌似平凡的教育藝術,我感慨頗深。
一、真愛無我,光破黑暗
莎莉文不僅是一文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更是一位杰出的特殊教育家。她對特殊教育的熱愛,使她忘記了自己,她把自己獻給了特殊教育事業,獻給了海倫的家庭教育生涯。她絲毫沒有關注自己生活待遇的優厚,也并不單純地關注海倫學習成績的提高,她站在另一個高度,關注的是生命的復活。她的教學活動無時無刻不在注重一個黑暗生命的喚醒。再看時下許多學校,特別是小學低年級教學,為了追求所謂的教學目標,為了打好基礎,乏味地重復練習,鋪天蓋地的練習試卷,可以說不顧摧殘學生身心,許多孩子和家長已是叫苦連天。面對飛速發展的21世紀,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怎樣培養人才是每個教育工作者刻不容緩的需要思考的問題。
二、注重方法,講究藝術
當海倫無法辨清“水”與“杯”時,不耐煩,發脾氣,并且覺得她的世界是黑暗的、寂寞的,根本不會有溫柔和同情。這時的莎莉文老師并沒有強制地生硬地教她練習,而是拉著小海倫的手到大自然里去散步,走到井房,拉著海倫的小手在噴水口感受清涼的流水從手上流過的感覺,并在海倫的另一只手上拼寫“水”字。這一舉動的確無比高明,海倫的感受勝過一切比畫、講解,莎莉文老師不但巧妙地引導海倫自己發現水、感受水,更可貴的是喚醒了海倫的心靈,給予海倫走向成功人生的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激發了海倫求知的強烈欲望。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面對學生的困惑時常發出學生愚鈍的慨嘆,面對記不住的單詞、背不會的文言文,司空見慣的是無盡的責問和頻頻的竹板打手式的責罰。面對學生由于基礎差而難以和老師交流互動時,取而代之的是教師侃侃而談的說教和滔滔不絕的講解。
三、充滿耐心,攻堅克難
對于一個學習語言發音的人來說,在海倫而言是極度困難的。她學發聲,要用觸覺來領會發音時喉嚨的顫動和嘴的運動,而這往往是不準確的。為此海倫不得不反復練習發音,有時一個音一練就是幾個小時。失敗和疲勞使她心力交瘁,一個堅強的人竟為此流下過絕望的淚水。可她始終沒有退縮,終于流利地說出“爸爸”“媽媽”等詞語。因此,對于一個教師來說,一堂課的精彩,一次耐心的輔導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長期地、有計劃地、耐心地付出,這才是成功教育的真諦。
面對時下教學改革的浪潮,反思課堂教學的困惑,莎莉文老師的案例是一劑良藥。愿我們從《再塑生命》中找回再塑課堂的靈感,讓課堂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參考文獻:
[美]海倫·凱勒.假如給我三天光明[M].李漢昭,譯.華文出版社,2002-01.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