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純舵
學校文化建設是特色項目深層次發展的突破口,是學校品質提升與發展的契機。在進行學校文化建設過程中,如何協調學校特色與提升學生整體素質之間的關系?如何讓學校的項目特色變成核心特色,形成整體文化氛圍,統領學校文化的靈魂?我認為,將學校核心價值觀融入特色項目是關鍵。
定位核心價值與堅持特色
提高一個學校的辦學品質,需要從整體上確立學校特色發展的核心文化精神,通過學校辦學系統中各個要素的重組來建設學校文化特色項目,并加以擴展、充實和提升,通過實踐先進的、可行的辦學理念,努力實現學校的辦學理想,進而達到學校特色發展的目的。學校文化建設就是把各種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因素組織起來,最根本的目標是培養人或促進人的發展。
我校1988年建校,在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文化呈現階段性、不均衡性,有自發形成的,也有自然生成的,書法特色較突出,但核心價值理念不清晰。基于對當今教育現狀和學校歷史文化的分析,在充分調研與討論的基礎上,我校從學校自身的辦學理想和辦學信念出發,確立了“生活精神、藝術氣質”這一核心價值理念。“生活精神”是根本的育人目標,即讓師生回歸真實的生活狀態,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展現最真實的自我。“藝術氣質”既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也是一種深層次的內涵。在此理念的指導下,我校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理念、育人目標、辦學目標。“生活精神、藝術氣質”是精神動力與方向,體現主體性與創造性。實現對學生全方位的價值引領,即對“美”的追求是生活中“真”“善”的提升。在生活中追求藝術,在藝術中成就生活。
生活方式與特色尋源
學校價值觀是大家對學校核心價值或基礎價值的看法或觀念,與其他的教育觀念一起規范著、指導著或調節著教育行為,體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價值取向及相應的價值原則”。而培養具備特定素養的人才是整個學校的根本價值所在,學校的所有因素都應該圍繞這一目標。
書法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源頭,以獨特的造型符號和筆墨韻律,融入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的思考。為了改變一些學生的刻板的、毫無生機的生活,我們開設了書法特色課程。
柏拉圖對藝術的理解是“充分行為能力的一種狀態”。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就是他們不僅能做普通的事,還能夠做創新的事,在這種意義上,藝術應該是一種充分的行為能力和狀態。藝術一定是需要堅定的努力、主動的創造、豐富的想象力,如果沒有想象力,也就沒有創新。
“生活精神、藝術氣質”的提煉,就是要培養具有堅實基礎、創造能力、社會責任、生活熱情、自由情懷、自主精神的生活創造者。教育,需要成為真正的生活,這是陶行知和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師生在其中不去過多地關注能夠得到什么樣的結果,因為充實的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獎賞。要讓藝術中的踏實努力、自主創造成為一種自然,成為我們本來的生活狀態。
精心推進與精致實施
我們在任何一個項目上,都要投入時間和精力,精致、精細其過程,使其成為學校特色,承載學校文化建設。
核心價值觀的確立。首先,校長要澄清對教育的理解,思考“辦什么樣學校”的問題。其次,通過廣泛調研、訪談或問卷調查的方式,深入課堂了解學校教學常態,全方面掌握學校發展狀況。在廣泛調研、尊重學校歷史的基礎上,進行學校文化理念的創意,將學校辦學目標、育人目標、核心價值等進行頂層設計。
學校文化的指引。全體教師充分討論、認可,并由教代會通過,實現“自下而上”的管理。依托課題和日常教研,緊緊圍繞核心價值觀,規范地研究,創造性地實踐。緊緊圍繞核心價值理念進行文化建設,開展學校各項工作。梳理文化建設工作,多方位展示學校文化品質。樹立學校全體成員成就美好生活方式的信念。
學校的特色項目不能成為文化建設的沼澤地,我們應該抓住核心價值觀,將其融入到特色項目中,成為學校師生的一種生活方式。
■ 編輯吳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