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華
(上海市寶山區海濱中學,上海 200940)
在處理電學問題時,等效電源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等效電源法,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從近3年各省份的高考試題分析來看,等效電源法一直深受命題者的青睞.本文采用等效電源法解答2014年上海卷中的3道電學試題.

圖1
引例.如圖1所示,電源電動勢為E,內阻為r,定值電阻為R1,滑動變阻器為R2,其最大阻值為Rm,且r>R1,Rm>R1+r.則當滑片P從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過程中,
(1)電源的輸出功率P出隨滑動變阻器阻值R2的變化將如何變化?
(2)滑動變阻器R2消耗的功率P2隨滑動變阻器阻值R2的變化又將如何變化?

解析:(1)電源的輸出功率為

由(3)式得P出隨外電阻R1+R2的變化關系曲線如圖2所示.
當且僅當R1+R2=r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最大值為


圖2
又因為r>R1,所以P出隨外電阻R1+R2的變大而先變大后變小.
(2)采用等效電源法,將原電源與定值電阻R1構成新電源,如圖3所示.則新電源的電動勢為

新電源的內阻為

滑動變阻器R2消耗的功率P2即為新電源的輸出功率P出′,有


圖3

圖4
由(7)式得P出′隨外電阻R2的變化關系曲線如圖4所示.
當且僅當R2=r′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最大值為

又因為Rm>R1+r,所以P出′隨外電阻R2的變大而先變大后變小.
(3)由圖1可知,理想電壓表V1測量的是原電源的路端電壓,其示數U1隨電流表示數I變化的函數表達式為

由(9)式得原電源的外特性曲線,如圖5所示.
由圖5直線方程的特征可知,直線斜率的絕對值與原電源內阻的關系為

圖5


圖6
由圖6直線方程的特征可知,直線斜率的絕對值與新電源內阻的關系為

結論:(1)閉合電路中,當內、外電阻相等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當R外>R內時,P出隨R外的變大而先變大后變小.(2)閉合電路中,電源外特性曲線斜率的絕對值等于電源的內阻.
(2014上海高考卷第15題).將阻值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熱敏電阻Ⅰ和Ⅱ串聯,接在不計內阻的穩壓電源兩端.開始時Ⅰ和Ⅱ阻值相等,保持Ⅰ溫度不變,冷卻或加熱Ⅱ,則Ⅱ的電功率在
(A)加熱時變大,冷卻時變小.
(B)加熱時變小,冷卻時變大.
(C)加熱或冷卻時都變小.
高校科研成果是國家科研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高校已逐漸成為國家科研戰線的生力軍,在各個研究領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科研管理的科學和高效對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想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化科研為力量,需要用科學管理的思維來創新機制、完善制度,建立科研成果轉化的全鏈條管理閉環。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走好科研成果的“最后一公里”。
(D)加熱或冷卻時都變大.

圖7
解析:若熱敏電阻Ⅰ和Ⅱ的電阻值分別用R1和R2表示,若將電阻R1與原電源構成新電源,如圖7所示.由于開始時Ⅰ和Ⅱ電阻值相等,即R1=R2,由圖4可知,此時新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即熱敏電阻Ⅱ上消耗的電功率最大,無論將熱敏電阻Ⅱ冷卻還是加熱,其消耗的電功率均減小.所以,本題正確選項為(C).
(2014上海高考卷第18題).如圖8所示,電路中定值電阻阻值R大于電源內阻阻值r.將滑動變阻器滑片向下滑動,理想電壓表V1、V2、V3示數變化量的絕對值分別為ΔU1、ΔU2、ΔU3,理想電流表A示數變化量的絕對值為ΔI,則
(A)A的示數增大. (B)U2示數增大.
(C)ΔU3與ΔI的比值大于r. (D)ΔU1大于ΔU2.

圖8

圖9
解析:畫出圖8的等效電路圖,如圖9所示.由圖9可知,電源與電阻R和滑動變阻器串聯,理想電流表A測量的是干路總電流,理想電壓表V1測量的是電阻R兩端的電壓、V2測量的是電源的路端電壓、V3測量的是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
當滑片向下滑動的過程中,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小,回路中的總電阻變小,導致總電流增大,所以選項(A)正確;由于U2=E-Ir,其中E和r均不變,I增大,所以V2示數減小,所以選項(B)錯誤.

綜上,本題正確選項為(A)、(C)、(D).
(2014年上海高考卷第28題).“用DIS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
(1)將待測電池組、滑動變阻器、電流傳感器、電壓傳感器、定值電阻、電鍵及若干導線連接成電路如圖10(a)所示.圖中未接導線的A端應接在_______點(選填:“B”、“C”、“D”或“E”).
(2)實驗得到的U-I關系如圖10(b)中的直線Ⅰ所示,則電池組的電動勢為_______V,內電阻阻值為________Ω.
(3)為了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應在圖10(a)中將“A”端重新連接到_______點(選填:“B”、“C”、“D”或“E”),所得到的U-I關系如圖10(b)中的直線Ⅱ所示,則定值電阻的阻值為_______Ω.

圖10
解析:(1)根據電路實驗的分析可知,電流傳感器應該串聯在電路中,電壓傳感器應該并聯在電路中.另外,本實驗是利用DIS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采用電壓傳感器測量電路的路端電壓,所以A端應該連接在C處;若A端連接在B處,則當開關斷開時,電壓傳感器仍然有示數,這與實驗U-I圖線不符合.


在解答有關電路的具體物理問題中,采用等效電源法求解,注重對等效替代思想本質的理解,思維過程簡潔、形象和直觀,避免了復雜的數學表達式和繁瑣的運算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