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媛,周 英,羅艷華,郝燕萍,高 云
手術室護理是《外科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專科理論、技術與能力具有顯著的專業化、獨立化等特點。近年來,隨著手術室護理專業的迅速發展,對手術室護理人才的整體素質與專業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高質量的學校護理教育是培養合格護理人才的重要環節,針對手術室護理專業的特點和對專科人才的要求,如何改革傳統教學體系,建立以崗位任務為引領,執業要求為導向,培養適合時代與社會需求的護理人才是護理教育者亟待探索的重要課題。臨床實習是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手術室帶教教師作為護理本科護生臨床實習的引導者、啟發者,在幫助護生將理論與實踐相銜接、學校教學與臨床實踐相銜接的環節中均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從手術室帶教教師的角度,對本科護生的能力進行評價并提出相關期望,旨為今后學校手術室護理教學改革提供啟發與參考。
1.1 對象 2013年1月—2013年6月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廣州地區5所三級甲等醫院承擔本科護生手術室實習帶教工作的108名手術室護士作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在查閱文獻[1-3]的基礎上自行設計調查問卷,通過專家的多次審閱、修改,并在正式調查前進行了預調查,Cronbach’sα系數為0.851。問卷內容:①一般資料,包括手術室帶教教師的工作單位、性別、年齡、職稱、手術室工作年限、手術室帶教年限。②手術室帶教教師對本科護生的能力評價及期望,包括能力評價5個條目,知識與技能的期望10個條目,素養的期望7個條目,共22個條目。采用“同意”“中立”“不同意”作答方式,“同意”選項的百分比越高表示該條目所調查內容的認同率越高。
1.2.2 資料收集 在征得手術室帶教教師所在醫院護理部同意后,在護士長的協助下,問卷由經過嚴格培訓、熟知本研究的研究者現場發放。使用統一指導語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及問卷的填寫方法,問卷以不記名、自愿的方式填寫,填寫完畢后現場收回。共發放調查 問卷1 2 0份,回收有效問卷1 0 8份,有效回收率90.00%。
1.2.3 統計學方法 通過 EpiData 3.1軟件建立數據庫,由雙人重復錄入并核查。采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頻數、百分比表示。
2.1 一般資料 承擔本科護生手術室實習帶教工作的手術室護士共108名,其中男13名,女95名;年齡25歲~48歲(32.6歲±5.3歲);護士13名,護師67名,主管護師28名;從事手術室護理工作4年~30年(11.92年±6.17年);從事手術室實習帶教工作1年~27年(7.74年±5.45年)。
2.2 手術室帶教教師對本科護生的能力評價(見表1)

表1 手術室帶教教師對本科護生的能力評價(n=108) 人(%)
2.3 手術室帶教教師對本科護生的期望(見表2、表3)

表2 手術室帶教教師對本科護生知識與技能的期望(n=108) 人(%)

表3 手術室帶教教師對本科護生素養的期望(n=108) 人(%)
3.1 強化“三基”教學,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融合,提升學習自主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室帶教教師認為本科護生的專科基本操作技能、專科理論知識薄弱。這與戴紅霞等[4]指出的國內手術室護理人才發展存在的問題之一相吻合。郭莉等[5]對手術室護士評價實習護生各項能力需求的研究結果顯示,手術室帶教老師對實習護生認知領域能力要求最高。手術室護理具有實踐性強、專業知識涵蓋面廣等特點,因此,今后學校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應不斷加強學生對手術室護理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教育。
本研究結果也顯示,手術室帶教教師認為本科護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中的能力以及應變能力薄弱,且依賴性較強,工作缺乏主動性。近年來,部分護理教育者的研究顯示,護生存在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脫節,不能融會貫通等問題,原因可能與現行教學方法和護生學習方法有關[6,7]。提示,今后護理教育者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應積極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探索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8-12],不斷探索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途徑,引導護生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提升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不斷激發護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3.2 結合專業發展與臨床需求,不斷充實、豐富、拓展教學內容 本研究結果中手術室帶教教師對本科護生知識與技能期望的前5項均為手術室護理的基礎知識,目前國內護理本科相關教材中手術室護理的章節內容也主要是圍繞以上5個方面進行闡述,大部分院校的手術室護理教學內容也主要是基于上述內容。而隨著手術室護理專業的迅速發展,關于手術室職業危害及防護、手術后處置、圍術期安全管理、手術室應急情況基本處理、手術室護士專業發展和職業規范這5項內容手術室帶教教師也期望本科護生能基本掌握。2005年,衛生部醫政司啟動手術室護理師資培訓項目。同時,手術室護理工作具有涉及面廣、工作節奏快、病情復雜且變化快、意外情況發生率高等特點,很多知識未體現在現今的教材中,從而使本科護生進入手術室實習后往往難以適應[13]。因此,今后學校的護理教育者在保證本科護生在“三基”扎實的基礎上,應基于手術室護理專業特點及專科人才能力要求,更新觀念,并且結合現代化教育技術[9,14],不斷充實、豐富、拓展教學內容,革新教學模式,保持教學與臨床實踐、專業發展的無縫銜接。
3.3 加強人文素養的培育,提升綜合素質 本研究結果顯示,相比扎實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手術室帶教教師更期望本科護生具備良好的敬業品德、溝通合作能力、適應能力與人文關懷精神。郭莉等[5]調查顯示,手術室護士對護生各項能力需求中護生的溝通合作能力、思想品德和綜合能力應為高水平,而專業發展和臨床護理能力處于中等水平。護理教育不僅要培養護生精湛的護理技術,更要求其具備良好人文素質,諸如良好的職業道德,不斷探索、鉆研的科研能力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等。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文關懷和人文精神越來越顯示出其獨特價值[15]。護理人文素質的教育需要貫穿、覆蓋護理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因此,今后護理教育者不僅需要適當增加人文課程,還需將人文素質的培育滲透到手術室護理專科教學中,適當采用類似情景模擬教學等可以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教學方式[10-12],不斷提升護生的人文素養及綜合素質。
總之,學校護理教育者應結合本科護生存在的問題及手術室帶教教師的期望,在今后的學校手術室護理教學中進一步強化“三基”教學,不斷完善教學內容,使理論與實踐無縫銜接,并且加強人文素養的培育,不斷提升本科護生的綜合能力。
[1]羅先武,姜小鷹.護理專業本科生臨床能力評價指標的建立與論證[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25):10-12.
[2]楊玉美,王麗波,李艷雙,等.手術室專科護士核心能力現狀調查[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3):335-338.
[3]趙愛萍,周嫣,胡文娟.手術室護理[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4-17.
[4]戴紅霞,林愛貞,劉新蓮.國內外手術室專科護士的培養現狀[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5):415-418.
[5]郭莉,王爍,周惠,等.手術室護士評價實習護生各項能力需求的調查[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3):14-16.
[6]李君.102名臨床護理專業應屆畢業生招聘考試試卷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7):91-92.
[7]李鳳苓.河北省6所醫學院校護理專業學生技能統考成績評析[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1,28(2):96-99.
[8]賴英桃.手術室護理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J].當代護士,2008(4):98-99.
[9]潘素云.循證教學法在手術室輪轉護士臨床帶教中的效果[J].護理研究,2012,26(6C):1714.
[10]趙嘉,文素芳,李曉玲.情景模擬教學在手術室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09,16(7):30-31.
[11]饒靜云,劉蓮,梁雪貞.項目驅動教學法在手術室護理綜合技能教學中的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0,9(7):62-64.
[12]倪國華.以PBL為導向的手術室護理綜合性實驗的教學實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18-19.
[13]彭玉紅.影響手術室臨床教學效果因素及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1,26(9):94-95.
[14]梁宗強,蘭欣,施秉銀,等.一種雜交手術室數字化手術示教系統的構建模式[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2,36(3):321-324.
[15]陳榮鳳,吳嫣,邵美紅,等.護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0A):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