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迪
隨著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與規范,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使學生把書本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當中。比如,我們教授了“西餐正餐擺臺”這一章節,如果僅僅是把書本的內容念給學生聽,恐怕沒有幾個學生記得要如何規范地布置西餐餐臺,因為技能性的知識如果不實際地經歷一番,學生是不可能知道如何在工作中提供標準化服務的。因此,在餐飲服務等技能操作型課程的教學中項目化教學方式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一、項目化教學方法概述
項目化教學方法是讓學生在一種團隊環境(即學習小組)下進行探究性的學習,通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的實施及最終評價等環節,可以提高學生的協作溝通能力、研討、組織、演示講解等基本能力。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另外,項目化教學這種授課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項目的實現過程中,學生必須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迫使學生自己看書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也更加牢固。
二、餐飲服務課程中對項目化教學方法的實踐
項目名稱:西餐正餐擺臺
布置項目任務:學生分成四組收集材料:
西餐正餐擺臺規范;
收集宴會臺面裝飾相關要求;
查找一個西方典型節日的背景資料;
準備該節日的代表物品(以備裝飾餐臺使用)
項目實施:
環節一:導入與復習——西餐餐具識別接力賽
教師活動:監督競賽的公平與現場紀律維持。
學生活動:為此環節的主要參與者,通過競賽復習西餐餐具的種類,并為接下來的擺臺操作作鋪墊。
環節二:新課引入——西餐擺臺訓練
教師活動:檢查、指導并總結學生自主訓練情況。
學生活動:
1.各組根據書上內容與前置任務準備情況進行擺臺操作,并組內成員互相檢查、糾錯;
2.各組之間開展西餐正餐擺臺規范與要求知識競賽,加深知識點的記憶。
環節三:知識綜合應用——以組為單位進行主題宴會設計。
教師活動:維持課堂秩序。
學生活動:根據小組課前對項目資料的收集及相關物品的準備,裝飾出以某個西方節日為主題的西餐主題宴會餐臺。
環節四:成果展示與評價——小組間展示設計成果,并進行互評
教師活動:宣布評比結果,總結本節課的知識點并點評學生表現。
學生活動:
1.每組派同學講解本組的設計思路、所用物品及要傳達的意圖;
2.學生對其他組的設計成果進行點評、提問或建議;
3.組內成員討論并評出“最佳籌備小組”“最佳規范小組”“最佳創意小組”三個獎項。
環節五:課后反思——師生各自消化與反思
教師活動:從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的反應、課堂氛圍及知識內化效果來評價本節項目選題與設計的優缺點,作為日后教學的寶貴經驗(見下表)。
學生活動:填寫《實訓項目總結報告》,強化知識點。
教師教學評價表■
三、教學實踐的反思
通過實地教學,我看到了學生在項目化教學方法的模式下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在項目化教學方法中,學習過程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模式,而是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實踐活動,注意的不是最終的結果,而是完成項目的過程,學生在項目實踐的過程當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并在實踐中提升了學生的協調、溝通與合作的能力。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