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珍莉 胡貴勇
摘 要:高校新手教師為了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確保教師專業的良性發展,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應注入新觀念,深化新課程改革;應成為終身學習者,不斷加強專業知識;應努力實踐,通過實踐加強對理論的探索;應對學生充滿愛心;孜孜不倦,積極進取;注重言傳身教;論文、課題為兩翼。最后,高校教師應確立遠大的志向并細化為短期中期目標。
關鍵詞:新手教師;素質提升;策略
作為一名高校新手教師,如何順利的走上工作崗位呢?除了遵守工作紀律,認真履行工作職責,遵守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同時,應該加強教師專業化素質提升。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教師專業的良性發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是多元的,但教師主動認識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是教師專業主動發展的內在動力,教師應確立遠大的志向,并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不斷地完善自我。
一、高校教師應注入新觀念,深化新課程改革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已實施13個年頭了。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關鍵在于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能否與新課程相適應。教師的專業發展實際上是角色的轉變過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具備以下角色行為:從教與學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從教學與研究的關系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而中小學教師新課程理念的建立和踐行,和他們在高校接受的教育和教學理念是密切聯系的,因此,這對高校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迫使高校新手教師從第一天教學開始就應該有意識的從自身教學中去踐行新課程理念,以此來促進新課程深入發展和最終落實。
二、高校教師應成為終身學習者,不斷加強專業知識
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當今時代,世界在飛速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知識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們要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就必須把學習從單純的求知變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終身過程,既要靠崗前培養,更要靠職后的進一步學習,教師職前培養功效是非常有限的,它只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起步。高校教師終身學習能使之克服工作中的困難,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自身的價值。
因此,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強化終身學習的動力,自覺成為不倦的學習者,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底蘊和文化素養。教師的學習,還包括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學生對自己教學的反饋來了解自己在專業知識的掌握與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
三、高校教師應努力實踐,通過實踐加強對理論的探索
學習、實踐、反思是教師成長的三個動因,而教學實踐又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核心所在。只有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才能夠真正的提升教學藝術,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視課堂教學是成長舞臺,堅持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研究,在實踐中發展。
而教學反思在教師的專業成長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高校新手教師從入職開始就應該養成反思的好習慣。因為,自省是教師進步的捷徑,只有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地反思、不斷地認識,才能真正地實現進步。
四、高校教師應對學生充滿愛心
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現,并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這就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引導好每一個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地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積極的進取還要注意新手教師剛入職對人對事的積極態度,這也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因此,高校新手教師應該保持學生時期的認真態度。
六、注重言傳身教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七、論文、課題為兩翼
論文、課題是高校教師職稱評審中的重要指標,但是,高校教師不能只為了職稱而發文章做課題。專職教師接觸一線教學,并且所面對的對象是未來的教師,所以應該在教學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思考訴諸文字,從而指導更多教師的實踐。并且,就某個主題應該長期深入地進行研究,并積極地申報課題,讓科研能力提升并取得更豐碩的成果。
此外,作為高校教師,一般學歷較高,教學中表現為理論知識相對充實,而教學實踐經驗相對匱乏,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認為新手計劃可以制定未來五年計劃,逐步讓自己在教學中成長起來。以下計劃可以是一個借鑒的例子:
第一年,成為一個合格的大學教師。適應環境,培養職業熱情,樹立一切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站穩講臺。教學中,指導學生適應大學生活,并以反思學習、反思人生為主題,培養學生學會學習,指導學生認識人生的意義和自我身份。
第二年,成為一個有能力且喜歡學生的老師。大學生第二年的學習已從公共課逐漸進入專業課的深入學習。在教學中應該把廣博和精鉆結合,一方面,自身加強專業知識的鞏固和拓展,另一方面重視備課,把課堂變為老師和學生共同展現自身魅力、體驗成就感的舞臺。
第三年,成為一個學生可以當作朋友的老師。大三是大學生步入社會的準備階段,他們在友誼、愛情、找工作等方面會有很多問題,教學要有針對性地和學生交流生活的經驗。
第四、五年,成為一個有特色的老師。經過四年的教學實踐,開始嘗試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形成一定的教學特色,而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堅持就是勝利。
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要重視教學反思總結,多傾聽有經驗的老師的指導,也重視學生的反饋信息。重視備課的超前性和針對性,經過一輪的教學和學生工作的展開,對工作有一個深入的認識。這時應該有一個系統的反思,向一名優秀的大學教師邁進。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現問題,結合教學和實踐中的思考,寫一些對現實教師教學和對學生發展有意義并有一定質量的文章,對一些問題可以積極嘗試申報課題,把教學和科研結合起來。這樣循序漸進,爭取十年后成為一個有自我教學風格的優秀的大學教師。
高校新手教師的成長也要根據自身的特點綜合思考后制訂切實的發展計劃,這樣才能幫助高校新手教師更快適應高校工作。
參考文獻:
[1]李森.現代教學論綱要[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蘭珍莉.新課改背景下,高師教師教學有效性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0(22):67-68.
作者簡介:蘭珍莉,女,四川省什邡市人,遵義師范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教師教育。2008年7月畢業于西南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師從李森教授。曾在《基礎教育參考》《教學與管理》《中國成人教育》等雜志發表論文多篇。
胡貴勇,男,遵義師范學院教授,主攻方向:教育學原理、教師教育。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