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藝
[摘要]目前高校對音樂師范類人才的培養還局限在追求專業技能上,而忽視了基本教學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就業能力不足,無法適應崗位需求。本文探討以職業需求為導向,與MS-EEPO有效教育結合的方式,從教師備課方式、學生學習方式、教師授課方式和評價方式四個方面來綜合培養高校音樂師范類人才的教學能力,為基礎教育培養具備扎實職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MS-EEPO有效教育師范類職業能力教育教學能力
[中圖分類號]G65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4)11-0078-03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其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中小學教師職業能力包含職業道德、專業知識、教學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成長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學能力,這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最基礎的能力。藝術師范類人才的培養還局限在追求專業技能的“彈、唱、跳”上,忽視了整體職業能力的培養,尤其是教學能力的培養。藝術師范生畢業后不懂得根據中小學生的特點設計、實施教學情境,需要 “回爐”進行教學能力的再培訓。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中指出:31%的大學生學非所用,就業能力不足,無論是本科畢業生還是高職高專畢業生,畢業時對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崗位要求的水平。[1]這促使我們思考:高等藝術師范院校的人才培養方式如何以職業需求為導向進行切實有效的教育?
一、MS-EEPO有效教育背景與在西部開展情況
MS-EEPO(Effective Education in Participatory Organizations)有效教育是由孟照斌教授創立的,指的是有效教育是通過組織和參與來實現的。[2]孟教授融合了國內外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把西方最擅長的個性、創造性與東方尤其是以中國最擅長的知識性結合起來,使其形成知識性、個性和創造性的完美結合,同時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互動性的教育體系。
EEPO有效教育于2004年最先在中國的西部——廣西玉林市玉州區的中小學播下實驗的種子,歷經10年的考驗和實踐,現已結出累累碩果。學生從枯燥乏味、重復單一的課堂中解放出來,教師也從繁瑣、無序、低效的備課和上課方式中解放出來,課堂效率大大提高。2013年12月,廣西玉林玉州區舉行了EEPO有效教育十周年展示活動,從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才能、教師的成長、學校的建設和發展等方面展示了MS-EEPO有效教育的成效。[3]廣西現有十幾個中小學試點基地和三個師范院校實驗基地,分別是欽州學院、廣西師范學院和廣西教育學院。EEPO以一個試點區域開始影響全區甚至全國,為實現“大學、中學、小學”聯動,一起推動師范類人才的培養和中小學基礎教育改革。
二、音樂師范類人才培養與EEPO有效教育結合的趨勢
在我國,教師的基本教學技能包含備課、教與學的情境設計、評價與反思的能力等,EEPO有效教育從備課方式、課型方式、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四大方面整體訓練教師的教學技能,第一步解決課堂效率,第二步抓住知識點和考點,第三步進行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最后達成對學生整體人格的培養。
舊有的音樂師范生能力,被簡單地定位為三筆字,普通話和彈、唱、跳,教學能力的培養只是通過教學法理論進行簡單傳授。我們的師范生在校期間對教學能力的訓練只有通過實習來實現,但是實習的時間短,只有6-8周;實踐形式單一,只有實習,缺少見習和模擬訓練。[4]師范生畢業后倉促上崗,這樣的培養流程造成大量的音樂師范生畢業后無法真正適應教學崗位的需要。EEPO有效教育要求師范院校的老師做到“知行合一”,在自己的課堂中開展各種有效教學活動,做到既能解釋理論知識,又能操作課堂實踐,這樣學生就可以直觀地進行了解和學習,將教學技能逐步掌握。
EEPO有效教育在湖南、浙江、山東、貴州、云南、重慶、甘肅、廣西等18個省(自治區、市)的多個地區呈現出蓬勃之勢。廣西今年啟動了12個縣(市、區)作為首批教學改革試點,這些試點在地域上覆蓋了廣西東南西北中各地域,[5]師范院校的學生如果不會操作EEPO技能,不會使用這種科學有效的方式上課,將無法適應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有效教育在高校音樂師范類人才職業能力培養中的運用
高師音樂專業承擔著為中小學音樂教育培養合格教師的重任,中小學音樂教師除了要掌握基礎的“彈、唱、跳”專業學科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備教學實踐能力、課堂組織能力和創新能力等職業能力。通過EEPO有效教育的以下四個方面系統、綜合的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師范生的職業能力。
(一)備課方式
EEPO備課方式有圖文結構Ⅰ型、Ⅱ型和板塊結構Ⅰ型和Ⅱ型四種,如圖文結構形似魚骨圖,簡單活潑,不僅包含課程信息、課程內容、教學步驟、課程時間、教學的方法和策略等,還包含課程的反思和評價,如此全面的內容,用一張A4紙就可以完整記錄下來。寫一個這樣的教案只需20-40分鐘,將授課者從繁重、復雜的備課任務中解放出來。從備教材轉向備學生、備方法,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同時這樣的教案還具有標準性和可控性,不僅備課者看得懂,能上課,任意一位檢查教學工作的領導或者教師都可以看得懂,可操作。師范生只要學會一種標準的備課方式就可以快速、簡明地進行備課,效率明顯提高了。
(二)學習方式
在我國長期的應試教育下,學生的學習方式基本保持“老師說,學生聽”的滿堂灌局面,這種方式只管教材而不管學生是否聽懂,學習效率低,效果差。在高師音樂舞蹈的學習中,這種方式尤為突出,主動權一直由教師把控,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和技能,課堂氣氛沉悶。
EEPO有效教育的學習方式有單元組、約定、表達呈現、板卡、合作等五大要素組成,統稱為5J。使用EEPO有效教育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發揮自身個性和特長,積極主動地學習,學會團隊合作,培養創新精神。因此,教會音樂師范類學生掌握這種學習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調控課堂,靈活設置教學情境,提高教學效果。
自從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奠定班級教學理論的基礎后,班級制的集體教學在全世界推廣。班級制有一定的優勢,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不能充分地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照顧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19世紀末期,出現了分組教學甚至個別教學等組織形式,這就是最早的單元組合作學習。在小組的分工合作中,學生共同完成小組任務,學習團隊合作,共享成果。在筆者的實驗課堂上,單元組學習改變了音樂舞蹈課堂以往集體跳的局面,分成小組跳,這更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歸屬感,組內學得慢的學生得到了協助,學得好的學生得到了展示,會寫會畫的學生負責板卡呈現,能說會道的學生負責口頭表達,充分照顧到了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在學習方式的學習和傳授中,教師不要操之過急,而要在自己熟練操作之后,再讓學生慢慢熟悉、掌握這種學習方式。第一,學習、創造幾種靜態和動態的約定,用來調控不同的組。第二,訓練各種不同的表達形式,如口頭表達的朗誦、相聲、演講、演唱、廣告語等;肢體表達的舞蹈、雙簧、造型等;戲劇表達的啞劇、小品等。第三,訓練板卡的合理使用和教室資源的充分運用。當分項逐步訓練到位,學生就可以綜合使用這五種要素,從一節20分鐘的小課開始,結合教師的評價和指導,慢慢過渡到一節標準課,通過不斷地實踐、鍛煉,提高課堂組織能力,直到掌握這種有效的課堂學習方式,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上才能靈活使用。
(三)課型方式
課型方式是教師授課的基本方式,EEPO課型方式是目前推廣、應用較多的要素組合方式、平臺互動方式、哲學方式和三元方式等四種。
要素組合方式是最簡單、最常用、最易于操作的EEPO課型方式,它由“看、聽、講、想、做、動、靜”七個要素組成。根據教學實踐證明,我們傳統的課堂中大多只使用了“講、聽、看”三個要素,課堂學習效率只有30%,如果加上“想”,開發學生思維,課堂學習效率就提高到了50%。如果適當地順應學生心理和生理特點安排動靜轉換,調節疲勞,改變“一坐到底”的學習方式,將七個要素有機組合,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將課堂學習效率提高到90%。
平臺互動方式分為標準性平臺和倒置性平臺,由教師構建的平臺稱為標準性平臺,由學生構建的平臺稱為倒置性平臺。平臺互動方式主要用于考點和知識點的講解和強化,是一種神奇有效的課型方式。筆者在講解兒童舞蹈編創的知識時,使用了平臺互動方式,由一個“V”元素編創隊形,學生們天馬行空地聯想到了很多,最后總結出了英文字母、數字符號、圖形符號、動植物符號等元素,利用這些創新的思維編創出來的隊形形態各異,新穎獨特,使“隊形”這個知識點得到有效解決,學生們的創新能力也得到了訓練。
哲學方式是一種訓練思維的課型方式,它不與學科內容相聯系,僅單純地訓練學生的思維,包括直覺、辯證思維、極端思維、跳躍思維等。三元方式指“想、排序和做”,是將理論聯系實際的一種課型方式,讓學生“想到就可以做到”,極大地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際動手操作能力。如果說要素組合方式解決了基礎教育課堂學習效率的問題,平臺互動解決了知識性的問題,那么三元方式就可以解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問題。
針對音樂類師范生,傳授課型方式一定要扎實,防止形式化,寧精勿濫。原則上沒有掌握要素組合方式就不能傳授平臺互動方式,依此類推。
(四)評價方式
評價是對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學進行檢測、反思和評價,沒有檢測和評價,教學的效果就無從驗證。EEPO的主要評價方式有經典性評價、流程性評價、項目性評價、學科性評價和單要素評價。通過這樣的檢測和評價,可以了解課程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掌握情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解決存在的問題,有效提高教學水平。
EEPO有效教育“備課—教—學—評”四位一體的完整體系,既完善又易于操作,是提高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和課堂組織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為基礎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保證。
四、結語
中小學音樂課是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也是基礎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提到: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實踐,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6]中小學音樂課對高師音樂專業提出了期望,呼喚具有扎實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具有創造力和實踐能力的新世紀教育人才。EEPO有效教育是一個龐大的教育體系,直指我國人才的培養模式,不僅為我國培養了大批具有一流教學技能的教師,還為我國培養了知識全面,具有創新精神、完善人格的頂尖人才。西部高等師范院校教師要抓住機遇,大膽推行教育改革,積極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踏實有效地在課堂中實踐,將理論轉化為活潑生動的課例,將師范生的教學技能落到實處,為西部基礎教育培養具備扎實教學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建華.2013年大學生就業報告透視:就業觀、教育觀、用人觀都該轉了[N].光明日報,2013.
[2]部分教研室及教研員答記者問.“有效教育如何真正有效”訪談錄[J].廣西教育,2011(1).
[3]關海芳.EEPO有效教育創立人:新教學方式實現良性循環[W].廣西新聞網,2010.
[4]黃臻曉.新課程背景下師范生教學基本技能的培養[J].教育探索,2007(1).
[5]潘靜新,盧玉華.玉州區教育局開展“有效教育”十周年展示活動[W].玉林新聞網,2013.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覃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