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青春
摘 要:在新課改的形勢下,教學模式形式多樣,最終落腳點都要落實到學習高效上,數學閱讀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正確理解其特點、作用、方法,并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多反思、多創新,相信課改的成果一定是豐碩的。
關鍵詞:數學閱讀;高效學習;新課改
近幾年從我省課改來看,非常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環節,我校采用了學案導學“3+3”的教學模式,學生自主預習,課堂展示,評價交流。經過長期的實踐體驗,發現學生在對數學概念、定理的理解上出現一些琢磨不清的現象,具體體現在實踐練習的過程中出現計算,或對題目理解出現偏差而導致錯誤,歸根到底主要是由于在數學閱讀時出現障礙而造成的,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曾說:“數學教學的本質就是數學語言的學習,而語言文字的學習是跟閱讀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所以我們說,數學閱讀在數學學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數學語言的特點
1.具有抽象性
在閱讀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因為在數學教材編寫過程中,編者力求在文字上簡潔、規范、概括、準確,所以要對教材中的概念、定理,以及題目的條件有一個深刻、準確的理解,更需要我們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
2.具有準確性
教材中的相關概念、定理,甚至包括練習題目的設置中,都要求準確表達知識的本質,題目的條件中不能出現邏輯上、數字上的錯誤,否則學生無法利用現有的條件進行題意的理解與計算。一字之差,符號的錯亂都會使題意有所出入,導致解題錯誤。如,當反比例函數k>0時,在每一象限內,y的值隨x值的增大而減小,如果漏掉“在每一象限內”這個條件,則出現理解偏差,由此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3.具有轉換性
一般我們認為數學語言有三種形式: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在具體的一些概念的理解時,可以多種語言綜合使用,有助于我們對知識的準確把握。如,勾股定理的內容:文字敘述為,在直角三角形中,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符號語言敘述為,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用a,b分別表示兩直角邊,c表示斜邊,那么a2+b2=c2還可以記為b2=c2-a2,a2=c2-b2,通過符號轉換,可以對定理進一步理解。所以,語言轉換能力有時成為了數學水平高低的一個標志。
二、數學閱讀的作用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研究,表明一種觀點,學生對數學語言能力的掌握和運用水平就決定了他今后的智力發展和接受能力的高低,尤其在學生評價反饋中占有著很大的比重。
1.有助于數學交流能力的發展
在小組合作、生生互動、師生交流環節中,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增強運用意識,最終實現生本交流、生生交流、師生交流,逐步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數學、應用數學的平臺,為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2.有助于探究能力的培養
數學的根本是不斷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難免遇到一些問題,便會不斷地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然后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問題,在這樣的一個學習過程中,也就鍛煉了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符合新課程理念。
3.有助于個性化學習
因為學生的教育背景、數學基礎、個性差異,每位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是不同的,有些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處理能力非常強,在平時自主學習方面就做得很好,而有的學生自主學習后,在合作交流后也未必對知識的理解有多么深刻,所以有效學習便成了有效閱讀,閱讀能力的有效培養便成了有效學習,這也符合近幾年省教育廳的以課改促考改,以考改促課改的指導思想。
三、數學閱讀的方法
數學語言的特性決定了學生必須要多動口、多動手、多操作、多書寫,才能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1.多動口
多動口指的是在課堂回答問題,在與學生交流時,不能只傾聽不互動,要注意多動口多交流,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增強知識的理解,有助于學習水平的提高。
2.多動手
多動手指的是有些不同的思想碰撞時,要注意及時筆記,圈畫知識的疑難點,尤其在文字敘述題、應用題、閱讀理解題、材料分析題中,注意圈畫重要信息,以便準確高效解題。
3.多操作
多操作指的是在新課程形式下,出現了一些動手操作的知識探究和知識應用,這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除了需要一定的空間想象力外,仍需學生進行實踐操作,如,勾股定理的剪拼驗證過程。
4.多書寫
多書寫指的是有些學生眼高手低,不注重解題格式的規范書寫,最后導致書寫表達不清,混亂或錯誤的現象,其實書寫的過程便是對平時數學閱讀的一個評價。
四、閱讀能力的培養
教材的編寫已經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生理、現有的知識經驗,以及數學素養等方面的因素,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所以在平時學習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讀書,勤于讀書的好習慣,逐步提升學生數學閱讀能力。
1.抓關鍵詞,注意細節
數學概念一般不要求像語文那樣背寫,但要理解,要抓關鍵詞,注意細節條件的變化,否則就會出現概念理解不深刻,做題審題不清的現象。
2.合作交流,敢于質疑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陣地,在經過自主學習后,難免有一些待于解決的問題,在課堂中需要教師科學指導,學生間多交流,在質疑中多培養他們不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個人一種思想,兩個人的交流可能碰撞出更多的思維火花。
3.理清聯系,數學建模
無論數學閱讀還是應用,最終我們要解決實際問題,只有理清聯系,合理有據地構建數學模型,方程、函數和不等式是三種重要的數學模型,注意已知條件和題目中的關鍵詞,從而準確建立模型,解決問題。
總之,數學閱讀在當今課改形勢下既是高效學習的一個條
件,也是一種手段,多了解閱讀的特點,多體會閱讀帶來的收獲,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數學閱讀能力,以提高閱讀能力促高效學習,以提高閱讀能力促課堂改革,以提高閱讀能力促學生素質的提
升,最終實現高效課堂,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靳玉樂.新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創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06.
編輯 魯翠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