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凌
在學校的東南角有一面用22種文字鐫刻著“你好”的石墻。“你好”兩個字,也是學校“榮融”為核心價值的體現,是學校“具有中國情懷、國際視野的芳草學子”育人目標的體現。22種文字,體現了無限的國際關注。不同語言,不同符號,抒發著同樣的情懷!
隨著“地球主題探索課程”的開展,我們五年級開展了這次“草地景觀”綜合實踐學習活動,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這都是一個充滿著樂趣和好奇的課題。“你好”景觀學生們天天會看到,究竟對這處景觀學生有哪些了解,大家圍繞這個景觀想研究些什么?對這個研究小組又有哪些期待?
課堂上,孩子們熱烈地討論。周子順是一名優秀的游泳運動員,自己覺得會有機會參加國際比賽,學會多種語言的“你好”可以更好地與其他人熟悉從而更好溝通。班世坤剛剛結束短期的留美游學活動,參觀了聯合國總部,希望了解更多國家文化,為世界人民服務,參加這個研究小組很期待有研究成果。“我喜歡法國,法國人熱情浪漫、開朗而不失風度。所以,我要了解法語你好怎么說、法語的歷史!””我喜歡研究俄羅斯,因為俄羅斯是中國的鄰國,而且俄羅斯的人們很熱情,俄羅斯的民族服飾也很漂亮。”“之所以我想學會德語的‘你好,是因為假如我以后當上鋼琴家,我想用‘你好跟我的觀眾交流。”
我帶領五年級地球探索小組的學生以學校的“你好”墻為研究主題,透過不同文字的“你好”,認識小小地球村,從學習“你好”這句問候語開始,引導學生展開探索研究,探討這種語言的歷史、風土人情、民族文化等。通過地球主題探索課程,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開放性,實現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改變。師生一起通過網絡協作學習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學習、探究學習、實踐學習,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變被動為主動,自主獲得知識經驗,綜合運用知識,在“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中提升綜合素質,“熱愛中國、關愛世界”“自信樂群,充滿活力”“善學樂思、充滿好奇”。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