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 李相林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一直保持著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持續快速的發展,使得我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但近些年來,經濟增長速度有放緩的趨勢,隨之而來的還有環境污染和各種自然災害對民眾生活的侵害。這些侵害主要歸咎于我國長期以來的粗放式發展模式,雖然在初期能夠帶來一定程度的經濟增長,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各種癥狀伴隨而來,制約著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和民眾生活水平的質量水平。因此我國提出要發展低碳經濟,改變經濟的粗放式增長,降低能源消耗并注重環境保護。從物流角度來說,在堅持低碳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建設現代化綠色物流,既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又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需要。
一、綠色物流含義及重要性
1.綠色物流含義。綠色物流也可稱為環保物流,顧名思義,就是指在整個物流操作的所有環節和物流管理的全過程中,強調降低物流對環境的損害,提高物流資源的有效利用,最終實現整個供應鏈綠色化,以及物流與人類社會、環境的協調融合。實現物流綠色化,需要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裝卸搬運、配送以及逆向物流等所有物流操作環節的綠色化,也需要供應鏈中物流管理體系的綠色化。因此,必須要堅持低碳物流的發展思路,注重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最終實現物流業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以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統一。
2.發展綠色物流的重要性。首先,綠色物流有利于環境保護。由于我國過去30多年快速經濟增長,是以高能源消耗和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的,在享受著經濟增長帶來民眾生活水平改善的同時,也忍受著環境惡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人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物流活動的參與,也可以說物流活動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綠色物流強調將環境保護和節約能源的意識貫徹于整個物流全過程,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也有利于物流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其次,綠色物流有利于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源的消耗不是無限制的,生態環境破壞后的恢復是需要漫長的時間和付出大量的成本的,而這種高能耗和犧牲環境的粗放式經濟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只有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發展現代化綠色物流,有利于減輕環境壓力,有利于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有利于支撐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最后,綠色物流有利于降低企業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傳統物流模式中,物流投入高但收益甚微,導致物流成本占到企業總成本的很高比率。而綠色物流強調物流全過程中的低投入和環保性,通過降低物流成本,從而獲取較高的物流效益。另外,綠色物流向企業的客戶傳遞一種良好的對社會負責任的企業形象,有利于獲得客戶的認可,從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二、綠色物流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1.綠色物流意識不夠。由于我國物流業起步較晚,目前還停留在物流企業規模小,物流操作有待規范的初級階段。因此,還沒有建立綠色物流的思想,也沒有真正意識到發展綠色物流的重要意義。從政府層面上來看,尚未出臺相應的綠色物流發展政策,針對物流企業發展綠色物流的指導更無從談起。從物流企業角度來看,物流企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對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夠,開展綠色物流的意愿不足。
2.政策與制度不完善。我國給予物流行業出臺和制度的相關政策制度很多,針對環境保護方面也在不斷加強政策與制度的引導和監管,但是圍繞物流與環保相結合的綠色物流方面所制訂的政策法律還處于空白。沒有相關政策制度的引導和監管,物流企業在能源消耗過高和污染破壞環境的現象頻發高發。物流企業就算有物流操作綠色化的意識和想法,沒有相應的操作標準和規范,也就無法準確掌握綠色物流的發展方向。
3.綠色物流技術與基礎設施發展滯后。綠色物流的發展離不開相應物流技術與基礎設施的保障。沒有相關政策制度的指引,也沒有系統的綠色物流發展規劃的引導,目前所使用的相關物流技術與綠色物流的要求相去甚遠,而且綠色物流技術學習和創新不足。還有就是物流信息化和網絡化程度不高,物流資源的高度和配置水平不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綠色物流發展。在物流基礎設施的發展上,雖然興建了不少的公路鐵路線路、碼頭、配送中心等一系列物流基礎設施,但現代化水平仍有待提高,綜合利用的效率需要提升。
4.綠色物流人才缺乏。雖然我國物流發展起步較晚,但隨著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全國各高校和職業院校相繼開設了物流相關專業,培養了大量的物流人才,但人才缺口依然巨大。目前國內針對物流人才的培養以及物流相關的研究還只是集中于常規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領域。有關綠色物流的研究,以及相關人才的培養還沒有正式大規模的啟動,這都不可避免地制約著我國綠色物流的發展。
三、綠色物流發展的措施與對策
1.確立綠色物流發展思路。我國正在提倡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發展思路,向質量要效益,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從物流角度來看,就應該大力發展綠色物流,減少物流環節的能源消耗和對環境的污染。因此,上到政府層面,下至物流企業和普通民眾都應該充分認識到發展綠色物流的重要性,堅決明確向綠色物流要效益,確立綠色物流的發展思路,走綠色物流的道路。
2.制定完善的綠色物流政策與制度。明確了綠色物流的發展思路,還需要政策和制度上相配合。物流企業本身更關注短期的經濟效益,要其付出一定的努力發展綠色物流,就需要政府制定相應的綠色物流政策和制度,從全國整體角度進行綠色物流發展的系統規劃。通過環境立法、制定綠色補貼政策、稅收扶持政策、貸款優惠政策等激勵政策引導、鼓勵和支持物流企業進行綠色物流操作,讓其看到發展綠色物流能夠給自己帶來的長遠效益。通過營造完善的綠色物流政策環境和經濟環境,促進我國綠色物流的發展。
3.加快應用綠色物流技術與建設基礎設施。物流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是綠色物流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一方面要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的綠色物流技術,另一方面要結合我國國情和物流實際,有針對性的開發相應的綠色物流技術。通過先進物流技術的應用,提高綠色物流的機械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從而不斷提升物流活動的效率,降低物流操作成本。同時要注意整合整個供應鏈的資源,充分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除了充分應用綠色物流技術之外,還應該加快建設物流基礎設施,做到宏觀整合與規劃,做好各種物流環節與功能的銜接,提升物流效率。
4.努力培養綠色物流人才。物流人才是發展綠色物流的關鍵要素,只有具備了綜合性和專業性的物流人才從事到綠色物流中來,才能夠真正促進綠色物流的健康發展。因此,要加快綠色物流的科學研究工作的開展,深入分析綠色物流發展的規律和基礎理論,通過教學環節,使得物流從業人員掌握先進的綠色物流理論和知識。同時,還需要注重產學研相結合,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素養以及物流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通過努力培養綠色物流的專業人才,促進我國綠色物流產業的健康、持續的良性發展,并帶動國民經濟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