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強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到:“高中英語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要有利于學生優化英語學習方式,使他們通過觀察、體驗、探究等積極主動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英語教師應該好好把握這一評價過程,有效地利用批改作業的機會,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英語作業的形式和功能
英語學科作業的形式可分為書面作業,(如聽寫,默寫,書面表達等)和口頭作業(如朗讀,背誦及口語交際)。首先,英語作業具有所有學科作業的共同功能,即:一是幫助學生復習、鞏固、深化知識;二是矯正教學。這一點毫無爭議,課堂上教授的內容,還需要學生們課后加深理解,所以布置作業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鞏固教學的手段。同樣的,作業不僅是對學生“學”的效果的檢測,也是對教師“教”的效果的檢測,教師可以從學生作業中獲得大量的反饋信息,便于及時調整,改善教學效果。那么,英語教師應該怎樣批改和評價學生的作業,才能真正發揮英語作業的功能,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作用呢?
二、作業的批改方式
傳統的英語作業批改方式大多為單一的教師包辦批改,形式單調,缺乏新意。而且因為工作量大,教師往往不能及時批改,作業也就失去了它的時效性。怎樣才能在常規性作業批改中有所創新,讓作業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作用,真正建立起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呢?
(一)教師批改
1.教師精改,要巧用符號和評語。高一新生正處于初高中英語學習的銜接過渡時期,師生處于相互熟悉的過程中,對學生的作業應該以精批細改為主。一方面有助于教師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基本情況,熟悉每個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另一方面有助于幫助學生盡快適應高中學習,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在批改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作業中的拼寫、語法和詞匯等方面的錯誤一一劃出并標注,批閱后書寫評語。結合英語單詞的意思,錯誤之處采用符號的形式一標出:√( 優點) ; ∧少詞; /多詞; S 拼寫錯誤(spelling mistakes) ; T: 時態錯誤(Tense mistakes);G 語 法 錯 誤(Grammar mistakes); V: 語 態 錯 誤(Voice mistakes);W: 單詞錯誤(Word mistakes); WO: 語序錯誤(Word order) “R”(Repeat)表示重復。這種方式需要老師先在黑板上進行演示,教會學生每種符號的意思,以便教師精改之后學生對照符號進行訂正。
同時,教師應該把批改作業的過程看作是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的一個過程,巧用評語,教師應該用一些風趣、委婉方式來指出學生的缺點。學生做好了,更要毫不吝嗇贊美的語言。例 如: ①對于字跡工整, 作業認真卻有錯誤的學生可給予評語:“How beautiful your handwriting is! If only you were more careful! ( 多漂亮的書法! 要是作業仔細點, 就好了。) ②當學生取得進步時:“Im so glad to see you have made such great progress in your exercises.”(很高興看到你取得這么大的進步。)。評語是英語老師用“心”在跟學生交流,自然會得到學生的喜歡,他們會努力做得更好得到老師更高的評價,作業的效果自然好了。
2.教師抽改,要作好記錄。教師抽改,即只改部分,其他學生的作業在講評時或講評后由學生自己批改。教師可以根據特定教學目的抽批一組學生、抽批小組長或抽批優生、中等生或學困生等的作業,也可以隨機點名或按學號抽批部分學生的作業。這種批改方式主要用于批改以鞏固語法知識為目的的半主觀型作業,如詞型變化、句型轉換、填空、改錯等。對于學生錯誤率高的題目,教師要記錄下來并在課堂上集體討論和講解點撥。例如, 在學習定語從句這個語法項目時,我讓學生做一個填空題:Is this research center the one_____ you visited some modern equipment last week?學生們固定思維“visit (參觀)”后常常接的是表示地方的名詞,認為先行詞在這里作visit的賓語了,所以很多都填了關系代詞which,其實要填的是where。抽改之后我明白學生對先行詞在從句中作成分的問題還沒明確,于是講評時又針對性地進行了補充,變換句子進行操練,現在學生再做定語從句練習時都會對先行詞進行推敲分析,掌握的情況大為改觀了。
2.教師面改,要態度親切。這種方式應該用于難度較大的練習或針對學習較為滯后或者學習困難的學生,尤其是針對英語作業中的語法,造句等練習,需要學生完全理解掌握。老師可以適機把學生叫來當面批改, 把批改作業和個別輔導結合起來。當面批改時,教師要盡量語氣親切,態度和藹,要營造輕松的氛圍,消除學生單獨面對老師批改作業的緊張情緒,讓學生多發表他們的看法,聽聽他們為什么會那樣做,讓他們意識到錯在哪里以及如何改正并避免。
(二)學生批改
如果一味地采用教師批改的方式,作業的反饋就完全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批改意見,缺乏主體的意識。老師不防偶爾“偷偷懶”, 讓學生體驗一下當老師的滋味,互相批改作業,尤其征對高二高三年級的英語作業。具體說來,可作如下操作:
1.小組互相批改作業。英語學科的朗讀,背誦等作業,最好采用小組互相批改的方式,組員之間互相督促。當然具體情況具體操作,每個學生能夠背誦的段落量是酌情考慮的。檢測的時候只需要隨機檢查一位,如果沒能完成預期的任務,教師還可對全組成員作個適當的懲罰。比如我曾經讓沒完成任務的小組現場給大家來一段《江南STYLE》的騎馬舞,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促進了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助協作。課堂練習的批改,也可小組完成。教師提出批改要求,由組長主持,先以某一人的作業做“示范作業”,大家逐題研究,集體批改。批完“示范作業”,然后逐個自批、互查。小組批改的過程,是一個互相傳遞信息的動態過程。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既有彼此之間的橫向交流,又有與教師之間的縱向交流。這種信息交流,可以把學生的思維逐步引向多向性、靈活性和創造性。小組批改的方式還可以鍛煉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是《英語新課標》提出的要培養學生“發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的需要。
2.自批自改,同桌互改。對于難以收上來的作業,如Workbook或教輔上的練習,可采取先自批自改。在教師的監督和指導下,學生對自己的作業先作出判斷,認真檢查和驗算,發現錯誤立即作上記號并及時改正。然后由同桌學生互相檢查批改,最后老師講解完以后,互相檢查更正的錯題,檢查完后匯報給教師。高二高三的英語書面表達偶爾也可以采取這種方式。
3.班級交換批改作業。如果同一個教師教同一年級的兩個班,可讓兩個班的學生互相批改作業。這樣做,既有利于兩班學生在同一學科方面互相促進和了解,也有利于增強班級之間的競爭意識。即使同一個教師教不同的年級,也可以讓高年級的改低年級的作業,幫助高年級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知識,溫故而知新。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起到明確的引導和監督作用,確保每個學生都是很認真地在批改,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對所批改的作業寫出簡單的批語。
三、結束語
英語學科的作業聽,說,讀,寫都要涉及,作業批改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有效地批改作業,既能把教師從“作業堆”里解放出來,提高批改作業的功效,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致力于教改,又能有利于學生優化英語學習方式,解放了教師,發展了學生,一舉兩得,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