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學家布魯納認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學習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的主動參與者”。學案導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更關注學生的學,關注學生學習方式、學習能力。結合六年級數學第三章《比和比例》第二節課《3.2比的基本性質》,探討在數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案導學”教學法的嘗試及反思和收獲。
一、編制導學案,搭好腳手架,為學生學習提供階梯
這節課的學案共設計了五部分。
1.智慧航標。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和學習重難點。
①明確學習目標,學生做到心中有目標。在編制學案時,首先要把教師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知識結構和認知特點轉化為學生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懂得應該掌握哪些內容,掌握到什么程度,。目標定為:(1)能通過類比分數的基本性質,理解比的基本性質(2)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運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比化成最簡整數比。(3)通過實例理解連比的概念,并會利用連比的性質。在學習目標中,有些內容更具體,比如“能用語言敘述出比的基本性質”,再比如“類比分數的基本性質”。
②指出本節課學習的重難點,明確學習的努力方向。我把這節課的學習重點定為:理解比的基本性質,并能運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比化成最簡整數比。學習的難點定為:靈活運用分數、比、除法之間的關系化簡比。設置學習重難點的目的在于:提醒學生要著重掌握的問題,明確努力的方向,激勵學生突破。
2.智慧起航。主要是梳理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引導學生預習主要是梳理課本知識結構體系,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包括思考、生活中的實例、概括、河馬博士提示。例題、小明的疑問。同時設置思考問題,引導學生邊看書邊思考。例如,在例題1中就設置了這樣的問題“針對P79例1中4個小題,化簡比的一般方法是什么?(每個題目對應一種方法)針對每道題目,把你觀察到的化簡最簡整數比的方法或規律整理出來在課堂上和同學們討論。”既引發學生思考,又告訴了學生在課堂上要準備討論什么。同時,把書上概括性的語句設計成填空,讓學生去填寫。例如,“什么是最簡整數比?比的前項和后項都是_____,且它們________.如:_______”,提示學生閱讀教材邊框河馬博士的提示。
3.智慧樂園。內容包括學生對自己預習效果的評價及在預習中遇到的難點、疑問。
4.智慧大道。智慧大道的主要內容是鞏固練習,不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完成,是在課堂教學中用來檢測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的。其中填空題為基礎題,要求全班學生都必須過關。解答題要求中等能力以上學生能完成,學習較弱學生可在小組其他成員幫助下努力完成。
5.智慧拓展。這部分內容主要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準備的。題目設置要求適度拓展,要考慮學生現有知識、技能能力。
二、學案導學,動態生成
編制好學案,僅僅是完成了課堂教學前的準備工作,如何檢測學生的預習效果?如何發揮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的引領作用?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在課堂教學中我有以下幾點做法和體會。
1.學案質量評價,引導學生充分預習。我把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設計為預習學案評價。對于學案做的好的同學進行表揚,為同學樹立榜樣。把學案得分計入當堂課的小組得分,通過組間競爭督促學生做好預習。我把學案評價分成A、B、C、D四個等級,其中A得3分,B得2分,C得1分, D得0分,把每個人的得分計入小組得分,作為當堂課的小組競賽的首項得分。這個環節的設計,把學生對待預習和學案態度的評價融入到小組評價中,每次學案發下來的時候組員之間也會互相進行評價,每個人的學習行為不再是個人行為,而是關乎小集體的榮譽,會提升每個人的集體歸屬感,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
2.展示預習效果,動態生成。課堂教學的第三個環節為預習效果展示。通過展示,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以及思考的方式,暴露學生預習中的不足,讓學生充分展示的基本策略就是任務驅動。教師要明確展示任務,小組合作要明確分工,例如例題1的預習展示前我提出以下要求:首先請負責展示的小組討論大家預習的心得,還有什么疑問,把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展示的時候提出來;其次,如何展示你們的預習結果,請在小組內討論展示方案,確定主講和輔講;再次,你們小組的所有同學都掌握化簡最簡整數比的方法了嗎?如果還有同學沒有掌握,請小組已經掌握了同學幫助你的同伴。最后,在展示的時候,希望你們能總結出結題方法或解題策略。在具體的展示過程中,學生對于的化簡就提出了疑問,例題中提供的方法是先把前后項化成整數,然后再利用比的基本性質化成最簡整數比。這是本題的基本解題思路和方法。學生的疑問是:化簡結果是2:1,為什么不把結果寫成2呢?學生產生這個疑問的根本原因是對比和比值的概念模糊。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課堂資源,教師只要引導學生回憶比和比值的概念就可以解決這個疑問。但是這時候,我并沒有急于結束這個問題,我提出了一個新的問題:能不能根據比和除法的關系,先計算出 : 的比值再寫成最簡整數比的形式呢?學生經過思考后又可以掌握一種化簡最簡整數比方法。這種課堂上的動態生成比教師直接呈現效果要好得多。
3.當堂達標,遷移訓練。新授課完成后,要求當堂進行鞏固反饋。在這節課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操作:
(1)達標要求分層。填空題為基礎題,要求學生全部達標。本節課共設計了14道小填空,覆蓋了全部知識點和基本方法;解答題四道,為中等要求,要求中上等學生能完成;對于學有苦難的學生,可在小組幫助、教師幫助下爭取完成。
(2)達標練習要限時限量,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收集學生答題信息,出示答案,小組討論,教師講評,重點展示解題的思維過程;
(3)針對學生訓練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進行矯正,補充練習,給學生針對性訓練的機會;
(4)布置適量有梯度的作業。
4.課堂小結,完成教學。課堂小結是最后一個課堂教學環節。這個環節主要由學生完成,教師補充。主要做到:整理重點內容,概括歸納方法,梳理成線,加深學生印象;指出易疏忽的知識薄弱點,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對學生的當堂表現進行評價,起導向作用。
三、學案導學課堂教學特點
概括起來,本節課體現了如下的特點:
1.以“學案”為橋梁,自主性、探究性學習為主要方式。
2.以獲取知識、應用知識,掌握科學探究方法的一般流程為基本內容。
3.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4.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積極創新和努力實踐為根本目標。
總之,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一種可行的、值得進一步研究和實驗的方法,它對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幫助學生學習和鞏固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今后我們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進一步完善,讓學案導學教學法成為提高學生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催化劑。
作者簡介:王昕(1983-8-29), 性別:女, 籍貫:河北 ,戶口所在地:上海, 民族:漢,職稱:中教二級 ,學歷:本科 ,初中數學教師, 單位:閔行教育學院附屬梅隴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