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霞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我國小學教學條件的改善,用計算機輔助數學教學,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認知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考,獨立解決問題,減輕學生學習的負擔和壓力,降低學習的難度,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活 動中被廣泛使用,以多媒體計算機和通訊網絡為標志的信息技術必將成為教學活動的首選。利用多媒體技術對文本、聲音、圖形、圖像、動畫等為數學教學編制的輔 助教學課件,能充分創造出一個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改變了傳統教育單調模式,使學生樂學落到實處。多媒體技術的 出現和使用為我們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新的機會,產生了不可估量的教學效果。它的出現,為我們的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下面就結合自己在多媒體課例淺談 幾點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各環節中的有效應用。
一、課前引導,激發學習興趣
巧妙成功的開頭,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很快地集中到教學內容上去,讓學生在自己所熟悉的、親切的 生活氛圍中進行知識的獲取,而這些教學資源的提供,呈現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來完成。 如在《美麗的軸對稱圖形》教學導入時,我先出示了一組美麗圖形的欣賞:天安門、京劇臉譜、樹葉、蝴蝶,飛機,獎杯等。學生們很喜歡這組美麗的圖片,老師在 借助圖片講解這組圖片美麗之處在于它的對稱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出示課題《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再如,在教學《梯形的面積公式》時,在復習舊知階 段讓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面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在學生敘述的同時加上課件的演示這樣讓學生更能直觀的感受到推導過程,這樣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為學 生學習新知識降低難度。
二、教程中切入,動態演示,化難為易
在教學中根據教材的內容和教學的需要,我們必須化靜為動,變抽象為具體,應用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能成功達到這一目的。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境,將知識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實現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飛躍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
如 在教學《圓的認識》,圓心,半徑,周長、面積等概念,在小學階段中也要求學生感悟、體會圓的形成過程。如果單靠傳統教學手段,只是出示卡片、模型、掛圖或 實物等難以再現事物形成的過程。而此時就可以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采用化靜為動策略,既能活現教材內容,又能再現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教師先在屏幕展示 圓形成過程的動畫:一只小狗脖子上系著一根繩子拴在木樁上,小狗叫著,繞木樁跑一周回到起點,小狗跑動的軌跡,展示出一條封閉曲線,也就是圓。這樣直觀展 示出圓的形成過程,過目難忘,初步建立了圓的概念。接著教師播放影像系統的錄像:體育教師用一個長柄粉勺畫圓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體育教師是怎樣畫圓的。 通過錄像動畫的對照,啟發學生得出畫圓必須先定點圓心,再定長半徑,旋轉一周后才能形成一個圓。通過這樣的動態顯示,將那些靜止的事物活了起來,化靜為 動,使學生獲得正確清晰的認識理解圓的形成,也為后面圓的各部分名稱、畫圓的方法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如在推導“圓的面積公式”的教學時,讓學生用畫圖的方法把圓分成4等分、8等分、16等分 ,在進行拼接,看組成什么圖形,學生分組活動,結論不太準確。為了使學生更直觀第看到數學過程和結果,用課件演示把圓平均分成4、8、16、32、64、128等分,在進行拼接,學生通過視頻展示,很容易結論,圓可轉換成長方形,為學生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做了很好的演示。
再如教學“長方體的表面積”時,把計算機演示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把長方體盒子利用電腦動畫技術展開,直觀形象地把長方體表面各看成是長方體六個面的面積和。然后引導學生利用以前學過的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分別求出對應的3組長方體的面積,從而總結出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公式。由于多媒體技術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在課堂上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分散易化教材的難點,提高教學質量。
三、練習切入,調整學生情緒
傳統的數學授課中,教 師可利用的教學手段少,特別是在后面的練習題時很是呆板枯燥,很難激發學習動機,為了緩解學習疲勞和緊張,課堂教學依然生動活潑。如在練習過程中設計闖關 游戲,讓學生在闖關中練習,這樣能消除同學們的厭學情緒,積極投入到練習中,從中取得成功的喜悅。如在《七的乘法口訣》練習時,我就在講七個小矮人和白雪 公主的故事中,給同學們出示了一個練習題,公主要給每個小矮人2個蘋果,3朵花,5顆糖,你來幫公主算算她要準備幾個蘋果,幾朵花,幾顆糖呢?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故事講解中鞏固了知識,減輕學習壓力。
從 以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解決,其中多媒體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體技術,可枯燥內容生動化,重點內容突出化,為學生創造生 動、活潑、直觀、有趣的教學條件,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便于維持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有利于消除學習的疲勞和緊張。這樣既有助于學生良好的心理品 質的形成,又使學生獲取準確、深刻的直觀感知,從而形成完整的理性認識,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林全《現代數學教育研究概論》,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王知非等主編《現代教育技術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李瑞山《多媒體技術在小學幾何教學中的作用》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半月刊,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