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隨著高職學院的擴招,高職學生人數劇增,使其成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中間力量不可缺少的群體。本文筆者講述了當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一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理想信念 ;對策
2004年8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更是提出,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高職學院更應注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筆者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不同系部、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5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數據和資料,顯示當代高職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表現如下:
一、高職大學生理想信念現狀
當代高職大學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相信共產主義一定能夠實現。但是還是存在部分高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缺失。
1. 對社會理想信念認知存在偏差。我院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明確指出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科學理論,是我國改革開放和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源泉。但在調查中,發現有13. 9%的學生認為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是“基本結論已經過時,不適應時代要求”,甚至還有5.2%的同學認為自己“說不清楚”,故不作答。這說明有一部分高職大學生意識不到科學理論的現實指導作用及重要性,不能夠很好地學習運用科學理論,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2. 缺乏對社會理想實現的信心。使高職大學生堅信黨的領導歷來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內容,只有堅信黨的領導,相信黨的領導能力,才會正確看待社會主義特色建設之路。 而有一部分高職大學生只看社會的陰暗面,學習、生活、社交活動存在消極應對的思想。在調查中,針對社會中腐敗現象,所以別調查者都是深惡痛絕,對于“黨和政府能否根治腐敗”這一問題,有29.4%的同學表示 “沒什么信心”。這說明黨中央和高高職學院非常重視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雖取得一定成效,但還有一部分學生在政治立場上不夠堅定。
3. 存在社會理想踐行的功利化傾向。高職大學生大部分在順境中長大,沒有遭遇過什么挫折,甚至有個別學生把大學里面的失戀認為是人生的最大挫折。在調查中發現,有79.2%的學生認為上大學的目的在于將來謀到一份好工作,多賺錢;14.3%的銅須而認為申請入黨僅是為將來好找工作,把個人利益的實現作為自己入黨的最終目的。這說明高職大學生普遍存在追求個人利益的思想,一小部分學生對黨和政府缺乏足夠的信任。
二、造成高職大學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
1. 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必然會引起人們在思維方式、思想觀念、價值觀念、人生態度等方面的一系列變化,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這場社會變革,,增強了人們的競爭意識、效率意識、民主意識和開拓創新精神,為我們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創造了很好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但是,市場經濟對高職大學生也具有負面的消極影響,其盲目性、自發性和利益原則、等價交換原則的消極方面,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大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對高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造成重大的影響,會使他們只顧個人利益、局部利益,出現極端個人主義傾向,不少高職大學生表現出來自私自利,不關心集體和他人,陷入一種脫離社會和集體的極端的“自我”之中。
2. 學校和家庭理想信念教育的不足。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建立,以往存在對青年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單調、內容僵化、針對性不強等問題,對大學生中表現出來的不良思想傾向,缺乏從根本上解決其深層問題的有效機制;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只強調抓學生分數而忽視思想品德的培養,,只重視專業教育和科研,而忽視思想政治教育等不良傾向,這都不利于促進當代大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此外,家庭理想信念教育作為一種非正規的教育,主要是指父母對子女的一種言傳身教,因此,父母的教育觀念是否正確對教育效果有很大的影響。高職大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長注重物質上滿足子女,卻忽略精神需求,尤其是缺少理想信念方面的相關教育,導致部分學生生活實踐能力差,遇事不愿意將父母當做思想交流的對象,不與家長溝通,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加劇高職大學生理想的信念缺失。
3. 自身存在的不足。高職大學生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的成長受現代社會思想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環境影響,接受新生事物較快,他們更多地強調個人價值、個人設計,自我意識很強,較敏感,心理波動較大。由此也會使他們的信仰、價值取向也相應地發生變化。
三、加強和改進高職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對策
1. 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理想信念教育內容要隨著形勢、問題的變化做出及時的更新和完善,使其保持現實性、針對性和科學性,才能使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最大化。理想信念教育必須要加強理論學習,堅實理論功底,使理想信念牢固地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上。理想信念是世界觀的核心,是人生觀、價值觀的高度凝煉。我們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是幫助高職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以高職學院要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大學生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為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供正確理論指導和強大精神支柱。
2. 充分發揮高職學院思想政治教師的重要作用。理想信念是高職學院學生素質的關鍵要素,高職大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不是自發產生的,必須靠教育和思想灌輸,這就離不開思想政治教師的理論講授,針對高職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把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擺在重要的位置,針對學生思想上產生的困惑加強理論研究,并作出科學回答,使其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3. 全面加強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高職大學生正確的理想信念教育離不開校園政治性文化建設。我院注重校園文化建設,在學院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我院通過開展業余黨校、團校、黨史知識競賽等組織學生學習黨的基本知識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開展“三湘讀書月”鼓勵學生讀原著名著,以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五四青年節、九一八紀念日等特殊的節日,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心;每天早晨廣播當天的國內外新聞,充分利用大眾傳媒進行理想信念教育。
作者簡介:劉竹(1983—)女,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基礎課部,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