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和昌
摘 要:海洋權益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即有助于國家拓展戰略空間;又有實在的經濟利益。而南海地區作為一個既是戰略通道功能又是能源基地的存在,在我國的海洋戰略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紹了我國在維護海洋權益時所遇到的問題,為我國對當前形勢的應對提出一些建議,以便給相關的人員提供參考與借鑒作用。
關鍵詞:中國;海洋權益
一、中國維護海洋權益所面對的障礙因素
1.印度,雖然印度的綜合國力在南亞地區和印度洋首屈一指,但正如印度總理尼赫魯說的:“印度以它現在所處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么就銷聲匿跡,中間地位不能引動我,我也不相信中間地位是可能的?!笨梢钥闯鲇《炔粷M足于地區大國。20世紀90年代,兩極格局的瓦解和一超多強的局面的形成使得印度所處的南亞政治格局也發生了變化,印度對南海地區的關注和軍事介入因素也開始進入到南海地區,并有不斷增強的趨勢。為了向海洋獲取更大的利益,印度開始將勢力伸向南海。1998年,印度開始實施“東向政策”,發展與東南亞的經貿關系。2000年,“恒河—湄公河組織”由印度倡導建立。目前印度與東盟外貿伙伴關系日益加強,為的是以經濟聯系為紐帶帶動雙邊政治關系向前發展,加強與東盟國家的政治與安全聯系,增進彼此間的信任。另外,南海地區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戰略價值,也引起了作為印度的注意,其還向南海地區滲透軍事力量,海軍活動范圍也將擴大到從阿拉伯海北部至南中國海。
2.菲律賓,冷戰結束后,菲律賓開始派兵強占南沙島礁,在占據的島礁上派有駐軍,建造各種軍事設施,并與東盟各國試圖用一個聲音說話,利用各種場合,積極促使南海國際化;計劃以武裝部隊作為后盾,在有主權爭議的南沙群島發展旅游業,把中業島開辟為度假勝地。
其次是加強輿論造勢,積極推動南海問題的國際化。菲律賓積極利用各種場合、事件將南沙爭端國際化,以混淆視聽。菲律賓為了把大陸架的范圍由200海里延伸到350海里,在南海大搞勘測。目前,菲律賓利用國際海洋的某些條款,試圖通過一項將南沙部分島礁劃入版圖的議案,并將之公布于眾。2009年1月,菲律賓參議院通過“菲律賓群島領?;€議案”,將南沙部分島礁和黃巖島劃為菲律賓領土;菲律賓上述舉動的考慮,一是抱著既成事實的心態,盡管這些島礁存在爭議,但立法以后可由聯合國來仲裁,而在2014年,據菲《馬來亞商業洞察》3月31日一篇署名文章稱,菲中已經不再是朋友,向國際仲裁庭正式提交訴狀之后,菲律賓可能從盟友那里獲得一些經濟甜頭,但與中國沖突的后果只能自己扛。文章說,中國很可能占領更多島嶼,菲律賓已經失去了黃巖島。俄羅斯《獨立報》2日發表題為“中國在南海開采天然氣”的文章稱,在美國鼓動下,菲律賓向國際仲裁法院對中國提起訴訟。在這一背景下,中國在南海第一口天然氣田開始投產?!袄鬄?”是中國第一個深水天然氣田項目,是該國開采南海深水下能源的重要里程碑。而事實上,菲律賓更看重的還是群島豐富的自然資源。他們通過“領海墓線法案”就存在有僥幸心理,認為如果聯合國支持這一要求,那么就只有菲律賓可以開發南沙群島的預計2000億桶的石油資源
第三是加強對所占島礁的實際控制和“主權宣示”,采取各種單邊行為。經過在南沙海域30年的經營,菲律賓已經形成以中業島為核心的包括3個陸軍基地和2個小型空軍基地的軍事基地群。且菲方多次在黃巖島海域抓捕我國漁民,被我國相關部門制止之后,對我國的強烈反對置若罔聞反而把勢態擴大化。通過、威游行、把黃巖島改名以及呼吁第三方介入等手段可以看出,菲律賓對南海的爭奪勢必會長期化
而另一方面加緊向美國靠攏,一同牽制中國。從2002年起,美國就大力增加對菲律賓的軍事援助。2008年,美大規模地對菲律賓3萬名海軍官兵海軍進行培訓,并對菲律賓擁有的120余艘陳舊艦艇進行現代化改裝以提高對南沙海域的控制能力。美國期望借此重返蘇比克灣,而菲律賓也樂意引入大國力量,增加自身在南沙問題上的話語權。
3. 越南,越共“九大”后,當局提出建立“海洋強國”的“海洋發展戰略”,以“奪控南沙島礁”作為軍事核心,將其軍事戰略調整為“陸守海進”并把海軍兵力擴充、縱深墓地群調整、南沙一線陣地建設作為構筑南沙戰場體系的三大支撐。為了在搶占南沙島礁行動中贏得先機,越南不斷加強空中力量。越南還把發展與美國的關系放在頭等重要的位置上,越美頻繁接觸,各取所需,真實目的旨在制衡中國,在南海問題上遏制中國。
除此之外,越南是南海爭端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還是除中國之外唯一提出對西沙、南沙群島擁有全部主權的國家。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越南活躍于對其非法侵占的南沙島礁的經營。其不斷加強島礁建設的目的是掠奪南沙油氣資源。越南掠奪我國南沙油氣資源甚多,但由于本國海上油氣勘測技術落后,為此越南不得不借助外力,積極招商引資。越南已于2007年4月同英國BP石油公司宣布在南沙群島劃定部分油氣區塊,并將于南沙修建天然氣輸送管道,中國政府就越南的做法提出嚴正交涉。中越圍繞海洋石油981平臺在西沙海域鉆井引發的爭端持續對峙。
在2014年5月26日下午,據越通社報道,昨天下午4點,一艘中國漁船在海洋石油981鉆井平臺以南17海里處,將一艘越南峴港市漁民的漁船撞沉。越方漁船上全部10名漁民已經獲救。而在之前,越南人民因為不瞞中國在南海開采而舉行反華,對中國在越南投資的企業進行打砸,一度陷入了緊張的中越關系。
二、中國加強維護海洋權益的應對舉措
中國作為一個在世界舞臺上有重要地位的大國應樹立大國風范,應樹立民族自信、凝聚民族共識、堅定民族意志,樹立戰略自信,在必要時要敢于進行堅決抗爭;在南海主權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中國絲毫不能退讓,要頂住西方的戰略壓力,把圍繞南海問題的博弈作為創新區域合作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軟硬兼施,既要做好戰斗的準備,強化對爭議的主權地區的實際控制,又要睦鄰友好,加大對東南亞國家的投資,加強對與南海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與此同時還要充分利用中國的文化資源,提升文化價值的共通性,加強文化輻射,加大對南海周邊國家在民生、創新等領域的投入,使南海周邊國家認同中國承擔的國際責任和提供的公共產品,與東南亞國家共享繁榮與和平。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南海形勢的緊張有其淵源,也反映出我國在和平崛起過程中面臨的阻力。我國歷來對南海都擁有無可爭議的主權,但自從南海油氣資源發現后,周邊國家基于利益的考慮都加快了侵占南海島礁的步伐,其本質從中國與當事國的領土爭端和資源爭奪已變成西方大國給中國和平崛起制造的阻力。南海局勢隨著美國重返亞太的腳步而變得更加復雜。因此我國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審清局勢,最大的努力去維護好我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