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梅?程群鮮
要改進作文批改方法,不斷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必須重視培養(yǎng)他們的自改能力。只有對學生加強這方面的指導,才能逐步培養(yǎng)他們批改作文的興趣和作文能力。
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常聽到不少語文教師埋怨自己的學生作文寫不好,對批改學生作文甚是費勁,也有不少教師面對學生的作文,是不惜筆墨地精批細改,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可謂是工作認真,對學生高度負責,但學生作文水平最終仍未見提高,其實,那樣批改作文也只不過是老師的思維加工罷了。而有不少教師面對學生的作文,批改起來既輕松又愉快,因此,這里就有一個關鍵所在:即教師重視小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
當前,我們還有很多教師,特別是農村小學中的一些教師,還沒有擺脫傳統(tǒng)的作文批改方法,仍然習慣于學生作文教師改的做法,而忽視了對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培養(yǎng),這樣長期以教師批改取代學生的修改,包辦代替,不僅教師很費勁,學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還使學生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各種學習能力的形成都受到怠誤。
我們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而不是“直接寫出來的”。如果學生寫了作文,不讓他自己先去查,先去改,那就等于他作文的全過程沒有完成,他們交上來的一定是任務式的草率應付,所寫的作文必然是病態(tài)百出或錯誤連篇。同時,由于教師過多包辦,當學生把作文本交給老師以后,就會錯誤地認為,改不改那是老師的事,我的任務完成了,這樣,既加重教師批改作文的負擔,又使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甚微。筆者認為,培養(yǎng)小學生自改作文的能力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把好教師的示范批改關
示范批改,即教師當眾拿一篇學生作文在班級進行公開批改,以示范例。先把要修改的作文印發(fā)給全體同學,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使大家都能看清楚內容,然后,用紅筆示范批改,要從字、詞、句以及標點符號等各方面引導學生認真學習老師批改的步驟及方法等。示范批改是培養(yǎng)學生自改能力的起步,教師要讓學生發(fā)表意見,實現信息的全方位流動,嚴禁教師的單向灌輸,應做到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從不同角度激發(fā)學生批改作文的興趣。
二、把好學生的自改關
改是對學生作文中用字、遣詞、造句、安排結構等方面的錯誤進行修改。自改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寫作前、寫作過程中和寫作后自己動腦,動手修改自己所寫的作文。引導學生自改作文大體可從以下幾步進行:
1.寫作前的搭架修改。老師布置作文時,引導學生在寫作前認真思考:寫什么?怎樣寫?確定什么樣的中心?選擇什么樣的材料?如何安排材料等,然后,引導學生列出寫作提綱,老師要從文章的開頭、結尾、主要內容、順序的先后等方面指點自改的方法。有的學生寫作文很紊亂,主次不清楚,中心不突出,內容不生動,結構不完整,就是寫作前沒有進行修改,因此,在寫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先有圖紙,后有施工”的計劃,不打無準備之“仗”,不寫無中心的文章。通過修改,對所要寫的文章作一個全面的合理的安排,寫作文時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因此,寫作前做好此步的修改很重要,是寫好一篇作文的關鍵。
2.寫作過程中語言表達的修改。當學生寫作前的認識水平得到提高后,便開始進行寫作,打草稿時,教師可巡視指導,并要求學生按自己的思路,依據寫作提綱,逐段逐段地往下寫,可邊寫邊改。要從字、詞、句、標點符號、正確運用修改符號等方面引導學生掌握自改的方法,一旦學生掌握了修改的方法,并養(yǎng)成了良好的語言習慣,寫的文章通順了,在表情達意方面就不會出現多大的問題。因此,要使學生明白,話寫得對,別人才能理解說話人講的意思,話寫得具體生動,文章才有感染力,因此,必須對學生加強練習與體驗的指導。
3.寫作后的通篇修改。學生寫完作文以后,根據文章所要表達的主題思想,認真檢查,反復修改很有必要。老師要指導學生把自己能解決的地方查改清楚,諸如改與主要內容無關的句子,刪掉與題目無關的地方,改作文中不規(guī)范的書寫等。通篇修改要根據作文內容的具體要求,靈活采用方法。文章經過反復查改以后,毛病減少了,語言更加精煉了,內容會更加豐富。其實,對文章進行通篇修改的過程,就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因此,進行此步的修改更不能忽視。
三、把好學生互批互改關
讓學生互相批改,既是對學生能力的檢查,也是對學生能力的具體實踐。由于學生之間經常相處在一起,彼此有著同感,完全能夠理解和信任,互批互改可以同桌交換,還可以分小組進行,在各組組長的帶領下有計劃、有重點地訓練,老師要指點修改方法,教給學生正確的批改符號;然后,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后,還要對學生批改的實際情況作一次講評,對學生別具一格的改法要當眾給予表揚,對批改能力差的學生,更不能批評、諷刺,要巧用激勵藝術,善于發(fā)現他們的閃光點,及時加以肯定,使他們真正體會到參與作文批改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同學之間互相批改,相互啟發(fā),相互學習,共同討論,共同提高,促進了集體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真正能把“要我改”轉變?yōu)椤拔乙摹保ぐl(fā)了他們批改作文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自改作文的能力,提高作文的水平。
總之,批改作文,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其中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自改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一定要加以重視。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體作用,才能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