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企業統計信息的概念和特點入手,闡明影響企業統計信息質量的主要原因,提出提高企業統計信息質量的措施。
關鍵詞:統計信息;質量;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6-000-02
引言
信息是企業決策的靈魂,其最原始的表現形式是數據,統計則是收集、加工數據的一項重要工作,統計信息對發揮統計的咨詢、監督、決策功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準確、全面、及時的高質量統計信息是統計工作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有效監督和科學決策的先決條件,但在實踐中許多企業不重視統計工作,加之統計工作自身存在諸多問題,影響了統計信息的質量,更制約了統計信息作用的發揮。
一、企業統計信息的概念及特點
企業統計信息是企業各級統計組織工作的成果,是反映企業發展狀況的數字、文字、圖表和分析等統計資料,來源于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所提供的數據及企業外部搜集的數據,是企業內外情況的綜合反映。統計信息的質量,就是統計數據符合客觀實際的程度。高質量的統計信息具有三個明顯特點,即:準確性、全面性、及時性。
二、影響企業統計信息質量的主要原因
1.計量工作不完善致使統計數據質量誤差
企業的統計數據來源于計量和核算,計量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統計數據質量。計量設施的完善與否、計量點的選取是否恰當以及計量工具的精度適當與否、計量方法是否科學都會直接影響到不同形態物質的真實數量。計量設施的完善,是一項基礎管理工作。多數企業對其重視程度不夠,造成數據質量誤差。
2.統計基礎工作薄弱
為適應經濟的發展,大部分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都建立健全了統計管理制度。但是,部分企業仍然沒有健全規范的統計管理制度,沒有明確統計工作的職能部門和統計工作崗位,統計業務工作流程不規范,統計指標體系的建立以及統計調查方法的運用不科學,原始記錄、統計臺帳不規范不健全等,都直接影響到統計信息的可靠性。
3.統計技術手段落后
目前,多數企業的統計工作都采用了計算機,但是,尚未完全適應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需要。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統計工作方式和統計手段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建立在紙質原始記錄和手工統計臺賬基礎上的傳統的統計管理制度和統計方法已不適應信息化背景下統計工作管理的要求。
4.統計核算中出現技術性差錯
從主觀愿望看,絕大多數統計人員都想把工作做好,但受人們的認知能力、工作方法、統計制度和企業環境等客觀因素限制,造成統計信息與實際經濟運行過程脫節現象。
5.統計人員的專業業務水平對統計數據質量的影響
統計人員變動頻繁、缺乏必要的業務培訓、統計知識陳舊影響統計數據的質量。
6.企業領導對統計工作不重視對統計數據質量的影響
統計部門人員編制較少,統計人員整天忙于沉重的報表任務,而沒有精力對統計數據進行必要的分析、整理,其產品只是一些簡單、枯燥、無味的數據,這樣導致企業領導輕視統計工作,輕視統計人員。加之一些有才能的統計人員覺得自己付出多回報少,比起其他部門職員升遷的機會少,紛紛離開統計崗位,從而對統計數據的質量也產生一定的影響。
7.某些企業領導為追求政績,對統計數據進行干預影響了統計數據質量
企業各級領導給統計部門、統計人員提出統計任務,接受、使用他們提供的統計成果,綜合其他有關信息,加以通盤研究,做出決策。對統計成果的正確運用能給企業帶來有利的發展,但運用不好,就會給企業帶來危害。統計成果、統計數據常常與各級領導的政績密切相關。因此,企業年終考核也常常以統計數據為依據,這樣使得許多領導干預統計工作,迫使統計人員弄虛作假。
三、提高企業統計信息質量的措施
1.建立企業計量管理網絡,促進企業計量管理,提高統計信息質量
企業計量管理網絡的實施,可以有效解決傳統計量管理過程中分散式管理、手工式作業的弊端,有效減少計量管理的能級,從根本上保證了信息的實時傳遞,把計量人員從數據抄報、文件鑒發、報表傳遞的日常事務中解放出來,有利于發揮計量人員的自主性和創造性。
筆者所在的中鋁山西分公司已于2003年完成了當年的“生命工程”——二級計量設施的完善,終于甩掉有些計量數據無據可依的尷尬局面;計量進出廠物資的十幾臺電子衡依法由各級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科技人員定期進行校驗,2006年建立計量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數據共享;于2008年繪制修改完成計量管理網絡圖。筆者從事進出廠大宗原燃料和出廠產品的綜合計量統計工作已十五年,目睹了此一幕幕變遷,深感科技帶給工作的便利。
2.建立健全企業統計管理制度,規范統計工作流程,為統計信息質量提供制度保障
企業應建立或完善一套既科學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統計管理工作制度,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領導和監督。設立綜合統計部門和綜合統計崗位,明確其職責,規范統計工作流程。
筆者所在的中鋁山西分公司一些統計職能部門大多都早已規范了統計工作流程,但一些基層單位統計工作流程良莠不齊,有待規范。
3.大力推進統計信息處理技術現代化
統計信息處理技術現代化可從根本上解決數據的部門差異、環節脫離等信息糾紛,保證和提高企業統計數據質量,運用電子技術進行信息處理和數據審核十分必要。首先,要充分利用電子技術實現統計數據的采集、處理工作。其次,通過建立集管理、信息于一體的計算機軟件,實現企業管理工作與統計信息的統一和集成。通過實施系統管理軟件,可以實現企業信息的統一組織形式、統一編碼從而有機連接相關的管理職能和工作環節,使統計數據的采集處理與反饋于管理控制形成一體。
筆者所在的中鋁山西分公司已于2006年采用企業資源計劃(ERP)管理系統,保證和提高了統計數據質量。采用ERP信息管理系統,由于其信息平臺的作用,大量手工操作和重復操作被取代,提高了統計報表的及時性和統計數據的應用時效性;其通過源頭數據自動采集、遠程傳輸,規范數據來源,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此外,ERP的實施通過代碼、業務流程等方面的標準化,通過對同一數據信息的統一管理和使用統一數據庫的支撐,保證了數據的唯一性,改變了統計數據數出多門的現象。同時,由于在ERP信息管理系統中,實現了企業的財務、物資供應和銷售等各項業務管理模塊的高度集成,有效地改變了以前企業的業務、財務、庫存管理等方面各自為政、信息封閉的狀況,實現了信息透明、資源共享,強化了統計的信息、咨詢和監督職能。
4.加強企業基礎管理和統計人員的培訓,提高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
企業統計的基礎管理十分重要,但不少企業在這方面又是個弱項,故必須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加強。統計人員較高的業務水平是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的重要因素,而要提高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就必須經常組織業務培訓,并進行考核,使統計人員能夠及時吸收統計方面的新知識,以正確地進行各項統計工作。
筆者所在的中鋁山西分公司統計人員都有從業資格證,且依《統計法》每兩年定期培訓,參加相關統計專業、法規的考試,但也存在基層統計人員多為兼職、業務素質較低的弊端。
5.統計執法機關要加強對企業統計數據的檢查力度,制定有效的處罰辦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提高統計信息質量,是統計工作永恒的主題。統計信息質量不僅受統計工作各環節的影響,而且受相關領導、統計人員素質以及數據采集處理技術條件等多種因素的制約,統計信息質量實際上是多方面工作水平的綜合反映。在企業統計中,統計工作方法和統計手段需要不斷創新,同時,統計工作需要企業領導、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更多的重視和支持。
參考文獻:
[1]許明強.談企業統計信息質量.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8(10).
[2]梁玉金.改革企業統計制度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7(8).
作者簡介:薛瑞玲,女,山西河津人,高級經濟師,統計師,會計師,現在中鋁山西分公司計控信息中心計量科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