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英帥
當前,教師要將自己的專業成長當成是自己本職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我們要使教師的專業成長持續教師生涯一輩子。對初中生物教師來說,也是如此,通過持續一生的專業學習和專業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技能、專業知識、業務素養,最終完成自己作為教師的的艱巨使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不斷促使自己成長呢?我們有下面幾個方面的思考和實踐。
一、通過不斷閱讀鼓勵自己成長
教師不閱讀,卻要求學生多讀書,那是笑話。因此,一個教師要將閱讀看成是自己教育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來對待。閱讀,對教師來說非常重要,既是基礎性的“必修課”,更是持續性的“專業課”。一個教師要不斷的保持成長的狀態、向上的姿態,不斷的閱讀是必須的。那么,作為初中生物教師該如何通過不斷的閱讀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呢?到底該閱讀哪些書籍才能促進自己不斷成長呢?我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專業雜志是閱讀的首選。作為生物教師要訂閱幾種生物學專業刊物,像華東師范大學主辦的《生物學教學》、陜西師范大學主辦的《中學生物教學》、南京師范大學主辦的《中學生物學》應該成為咱們生物老師必訂的雜志。這些專業雜志大都關注中學生物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方向,為我們一線生物老師提供可資借鑒的教學改革理論和實踐經驗。每期雜志上都有很多篇值得閱讀的文章,通過我們的認真閱讀,仔細研究,能夠較為全面地了解當前中學生物教育的基本形勢,進而較為準確和前瞻地把握中學生物教學改革的脈搏,不斷地吸收全國各地優秀生物教師關于中學生物教學的寶貴教育經驗,最終達到提升自己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的目的。在閱讀時我們可將專業雜志上的文章按教材相應章節作好記錄,對有價值、有借鑒意義的文章和篇目進行歸類整理。閱讀專業雜志應成為生物教師專業成長中的“首選必修課”!
第二,要注重閱讀生物學教育專家的專著。劉恩山老師主編的《中學生物學教學論》非常值得我們認真研讀。作為一線生物老師,山東泰安市泰山學院附中高級教師孫明霞是我們中學生物老師值得學習的榜樣,她所寫的很多書都值得我們去認真研讀。孫明霞老師所著的《用生命潤澤生命 ——孫明霞的生命化課堂》、《怎樣當個好老師——答一線教師36問》等書,語言樸實而實用,記錄了自己真實的課堂,孫老師的生命化課堂,是我們身為一名生物教師需要努力前進的方向。另外,作為中學生物教師還要閱讀教育理論書籍、生物學發展史、教育技術類及其它學科教育名師的著作,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實現終身學習、終身成長的目標。
二、通過持續研究促進自己成長
當前的中學生物教學實踐中,有許多生物老師把課堂教學和教育研究相割裂,這種做法顯然是非常錯誤的。教育改革的浪潮和學生成長的需要讓我們認識到,中學生物教師積極主動地去做一些教育研究,是提升自身素質、促進專業成長的必由之路。首先,我們要考慮自己的實際,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長和教學特長,利用自己的優勢進行課題研究。不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也不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其次,我們要根據自己的教育實踐,聯系自己的課堂,將教學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追問與探索。再次,要注重研究的實效性,不能為了研究而做研究,我們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要服務于教育實踐和課堂教學。為此,我們的研究要始終圍繞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研究教師的教,重點在教法的改進、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學技能的提升;研究學生的學,重點在學法的指導、動手操作能力的鍛煉、實踐實驗的意識增強。對我們中學教師來說,只有圍繞“教”與“學”開展的并能服務于教與學的研究,才是真正有實效的研究。
三、通過堅持反思鞭策自己成長
調查發現,大多數教師平時對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有價值的問題主動思考的很少。他們普遍認為,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是自己一個普通教師的事情,而是學校或者中層領導者的事情。其實,一個教師想要更快、更好地成長,有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教師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教育反思。上完一堂課,結合自己這堂課的表現,我們可以反思學生的反應,可以反思教育教學方法的應用,可以反思教學設計的是不是合理,可以反思教學目標的定位是不是恰當,可以反思教學語言的運用是不是流暢,還可以反思教學的效果,反思課堂教學中教學資源的運用,更可以反思板書設計是不是成功,反思習題設計是不是精煉……教師只有學會反思、自覺反思、善于反思,主動樹立反思意識,積極實踐反思過程,才能養成良好的反思習慣,鞭策自己快速成長,最終達到促進自己成長的目的。
教師的專業成長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作為中學生物教師,要永遠處在成長的旅途中,追求快速成長。堅持讀書是貫穿教師生涯始終的“事業”,進行課堂研究是保持活力的“源頭活水”,不斷反思是鞭策成長的“動力”。只要我們肯做,堅持不懈,矢志不渝,我們的成長一定會伴隨著學生的生命一起燦爛!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六十六中學)